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戴少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
《〈呐喊〉自序》是一篇自传体的文集序。它真实地记录了鲁迅前期生活和思想的艰苦历程,显现了这空前的民族英雄、伟大的人民战士勇猛奋进的高大的身影和坚定的步伐。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呐喊》的时代价值,也有助于我们学习鲁迅的崇高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2.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忘却的“梦”,即《呐喊》的“来由”究竟是指什么。二是《呐喊》诞生之前,作者陷入“寂寞”的原因、时间、实质和结果。 相似文献
3.
毛灿月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110-113
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学术专论《红楼梦魇》的非学术隐义的表征。她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对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评点和考据《红楼梦》作为间接诉情文本,消解其对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给了我们一个解构其人其文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余新明新作《〈呐喊〉〈彷徨〉的空间叙事》运用空间理论和叙事学方法来审视鲁迅小说集《呐喊》与《彷徨》的思想艺术特质,并从文学建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三个层面深刻剖析小说叙事与空间的内在联系,挖掘小说文本背后潜藏的艺术原创性。 相似文献
5.
王冠英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Z1)
从《坟》的印行说起鲁迅先生一生写了大量杂文,结集出版了许多杂文集。《坟》在鲁迅先生众多杂文集里占有重要地位,有着许多鲜明特色。它跨度大。集子里收集的20多篇文章,是作者从1907年到1925年期间陆陆续续写下的。时间,耗去了近20年。空间,或东京,或北京,辗转更迭,颇多变异。历史发展,从清末封建王朝的覆灭到民国的告成,到袁氏称帝,张勋复辟,到此起彼伏如转轮的军阀统治,真是 相似文献
6.
评张国光《“两种〈水浒〉说”与“两截〈水浒〉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文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3)
张国光在《“两种〈水浒〉说”与“两截〈水浒〉说”》一文中 ,称罗尔纲先生的《水浒》研究是“袭用”他的“双两说” ,指责后者“学风不纯”。这是一种污蔑不实之词。罗先生自 2 0世纪 2 0年代后期起 ,追随其师胡适、郑振铎 ,悉心研究《水浒传》。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突破了 6 0多年来定下的《水浒传》原本为一百回的框框 ,提出了许多有影响的真知灼见。罗先生研究《水浒传》有着与张国光完全不同的出发点、立论基础、研究方法以至结论。如果非要说两人有什么相同的话 ,那只能是张国光的主要论点同罗先生几十年前曾有过的观点在本质上相同 相似文献
7.
杨元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著名翻译家周珏良教授提出用“译述”法翻译文艺批评的理论性文章 ,本文试通过“译述”法在《〈李尔王〉分析》中的成功运用分析译述者的主体性特征——目的性、受动性以及能动性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高信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Z1)
《读题〈呐喊〉》与《题〈彷徨〉》是吴奔星同志研究鲁迅两首五绝诗的论文,发表在一九七九年第四期《吉林师大学报》上。这篇论文,在详细地解析了《题〈呐喊〉》和《题〈彷徨〉》后,提出了这样一个论断: “这两首五绝是我们研究鲁迅文艺思想的发展的最可宝贵的资料。”它们“表现了鲁迅文艺思想的演变历程,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笔者对吴奔星同志解析《题〈呐喊〉》持有异议,对于上述论断更不敢苟同。鉴 相似文献
9.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92-93
<正>王富仁先生为我的这本书作序,开篇从我与他的缘分谈起,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而人与书也是有缘分的。《春秋左传》是我生命中情有独钟的一部书,他凝聚了我人生中太多刻骨铭心的情事与情感。60年前的那一个龙年,我的父母把我带到人间一个温馨的小康之家。我这几年在课堂上讲欧阳修和苏轼,都会告诉学生,人生有一个好母亲是最大的福气。我的母亲是完全意义的大家闺秀,端庄贤淑,心灵手巧,不知书而达理(那个时代,家境再好的女子也多不能接受学校 相似文献
10.
许剑宇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1998年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出版一百周年。关于该书的著述目的 ,作者马建忠在它的《后序》里有这样一段话 :“斯书也 ,因西文已有之规矩 ,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 ,曲证繁引以确知华文例之所在 ,而后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焉 ,其成就之速必无逊于西人。”可见 ,著《文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用。今天阅读该书 ,固然可以让我们学到许多切实有用的语法知识 ,同时 ,对于我们准确理解词义、语义也不无帮助。本文仅以《后序》中的“群”字为例 ,作一分析。“群”在《后序》中共出现 15次 ,正好集中在… 相似文献
11.
单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3):27-31
德里达的思想道路是由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跟进开始的 ,本文试图从德里达早期的《〈几何学起源〉导论》一书来看他如何从胡塞尔现象学本身返问出胡塞尔思想隐藏的矛盾 ,由此激发出德里达的“延异”思想 相似文献
12.
高振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十大经》,曾引起史学界的广泛注意和讨论。《历史研究》一九七五年第一期刊登了高亨、董治安的《〈十大经〉初论》一文,对《十大经》进行了一些探讨。现在,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我就《〈十大经〉初论》的一些观点,提出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和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3.
朱传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中文第2版)出版之际,喜读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罗郁聪教授和哲学家苏振富教授合著的《〈反杜林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获益匪浅。可以说,该著在众多“研究”中是别树一帜的。在它出版后,之所以立即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它对《反杜林论》全书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阐述。自《反杜林论》中文版1930年出版以来的60多年的历史中,对其“哲学编”的研究和阐释的著作较多,对其“政治经济学编”的研究和阐释的著作也有,但不多。而对全书作全面、系统研究和论述的著作,除了这部《研究》,尚未见到其他“研究”的出版物。因此说,这部《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恩格斯著作研究的空白;同时对加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也有很大意义。该著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显著体现和深刻阐明了恩格斯强调的“希望读者也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思想。该著依据“借助辩证方法,以唯物史观为轴线”的原则,将《反杜林论》的三大编概括为21个专题,分别列为21章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述,清晰地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内在的有机联系,揭示出“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联系的内在机制,启迪着读者一方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作为统一、严整和科学的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是缺一不可的,也不容分割地有着各自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的理论基础地位和方法论作用,是相对和紧密结合着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而立的。如 相似文献
14.
许全兴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2):1-9
毛泽东的《矛盾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从任何书本上抄不到的。以事实为根据,厘清了它与苏联哲学、李达的《社会学大纲》、陈伯达、艾思奇等的关系,驳斥了否认毛泽东是《矛盾论》原创者的谬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张红柳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82-84,91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认为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而不是从"具体"到"抽象",马克思以此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将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割裂开来,没有从整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基于此,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实质,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杨晖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3):51-52
在迫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文艺学的语境下,关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问题”成为近几年来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热点。其中,中国传统文论在当下的学科建设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能够扮演什么角色与怎样扮演角色等在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经过一番有效的争论,对于为什么转型、能否转型所作的肯定性选择已基本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如何转型的问题却众说纷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参与者的争论大多局限在学理层面上作形而上学的分析,具体的实证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新近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一书可以说是在文论转型的… 相似文献
17.
肖发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68-71
朱熹在建构自己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对张载的思想有较多的继承和发展,而这与他对张载著作的整理和研究是分不开的。朱熹对张载《横渠集》的校补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从他对张载《文集》遗文的搜集、版本的比较研究、刊刻的具体思路和做法,以及对吕祖谦刊本的肯定和批评来看,他确实对《横渠集》下过一番整理的工夫,这是无法否认的。但是,笔者却很难赞同束景南先生"朱熹有《〈横渠集〉校补》并刻版"的结论。可以说,朱熹之于张载《横渠集》,是有"校补",但不一定有"《校补》",更难说有过"刻版"。但不管怎么说,对《横渠集》校补的关注和投入,的确是朱熹全面理解张载思想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8.
吴立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正> “不虚美,不谥恶”,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写传记,必然要对传主作出评价;写文学家传记,必然要对其作品进行剖析.这一切均离不开实事求是原则.因此,首先要解决的是怎样才能实事求是,这就牵涉到一个评判标准问题,或者说一个作者的立足点问题.八十年代初,沈从文在为重新发表《从文自传》所写的附记里,希望有人“真正打量采用 相似文献
19.
孙玉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读过《野草》,人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这部散文诗集的语言写得很美。远在二十年代末,鲁迅曾同冯雪峰多次谈及《野草》和《彷徨》艺术美的特质。冯雪峰后来这样回忆说: 而据我看来,《野草》和《彷徨》,作为艺术品看,鲁迅先生自己是很爱的。事实上,除去艺术的高度优美性之外,如《野草》,其中不少篇仍都是思想健康的、战斗的作品,……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鲁迅先生自己也不愿对它们予以过低的评价。所以,当谈到《野草》,他自己几次地说他“现在,不会再写那样的东西了”的时候,我都觉得这句话有两种意味,好像他为自己不能再写那样的作品而感到可惜,但同时又分明是宣告他以后不再写那样的作品了。这里姑且不谈鲁迅对于《野草》思想内容看法变化的痕迹。就艺术方面来说,鲁迅显然是十分珍爱这部散文诗集的。他“不愿对它们予以过低的评价”,甚至为不能再写出这样的作品而 相似文献
20.
滕新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冯天瑜先生在多年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基础上,创制了一个具有独特内涵的概念———“文化元典”。这些文化元典,“率先系统荟萃先民智慧,其思想富于原创性,其主题具有恒久性,因而元典有着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超越性,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人生等普遍性问题,在回答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