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时期新的表现手法,在以德、奥为中心的西方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抒发感情来满足和表现浪漫主义音乐家内心情感。本文论述的声乐套曲《冬之旅》是舒伯特以艺术歌曲形式写成的大型声乐套曲,充分体现浪漫主义精髓,套曲由24首相互联系的歌曲组成,1827年创作,舒伯特根据奥地利诗人威廉·缪勒的同名组诗谱写。它旋律优美,洋溢着难以描绘的浪漫和忧郁,戏剧性的咏叹与充满失望、无助的独白融会在一起,使歌词意境和细腻的钢琴伴奏得到自然而完美的表现,对后人在艺术歌曲创作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时套曲《冬之旅》创作结构与钢琴伴奏织体的研究,显得格外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以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晚期艺术歌曲作品第88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部声乐套曲的创作背景的梳理,着重研究了作品的曲式结构、声乐艺术风格、音乐表现特征,以及演唱方面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声乐专业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张鹂 《职业》2011,(14):150-150
《菩提树》是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这首作品意境深远、旋律优美,是舒伯特作品中最受世人喜爱的歌曲之一,也是整部声乐套曲中最有效果的一首。《菩提树》描写的场景是:一个青年失恋后,离开家乡踏上了茫茫旅途。  相似文献   

4.
王磊 《现代交际》2014,(8):68-68
为了更好地表现声乐表演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也是更好地表现表演者水平的需要,在声乐表演过程中需要进行再创作。其实声乐艺术包括两个创作过程,原创者对声乐词曲的创作被称为"一度创作",表演者的表演过程其实也是艺术再创作过程,被称为"再创作",也叫"二次创作"。声乐表演中进行艺术再创作,是更好地挖掘和理解声乐内涵的表现,是更好地表现声乐魅力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5.
声乐艺术的语言创作是整个声乐艺术创作的一度创作,在它的诸多艺术美中,最为重要的应该就是逻辑美。本文作者强调了艺术美学中逻辑的掌握,并提出了建立逻辑美的概念,这有助于我们在创作声乐艺术时对语言进行凝练,或在演唱、欣赏声乐艺术作品时加深对声乐作品艺术美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6.
声音与情感是声乐演唱中两个主要的元素,两者在声乐演唱中占有同等的份量,需要演唱者认识和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由于声音演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声音来传递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感,同时声乐演唱又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进行加工再创作,而后运用恰当的演唱技巧来进行声乐演唱。  相似文献   

7.
何远 《现代妇女》2013,(12):338-338
声乐创作分为两个阶段,作曲家将声乐作品创作出来并记录在乐谱上,我们将之称为一度创作,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声乐属于听觉艺术。作曲家记录在乐谱上的只是一些静止的音乐符号,需要通过演唱者的二度创作被人们所感知,从而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8.
高师声乐专业的艺术实践是声乐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汇报与总结。通过艺术实践,不但提高了声乐专业学生的声乐学习与实践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能力,表演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9.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表演艺术相当于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演唱者应该忠于原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创作意图,同时还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增加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声乐作品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更好地展现出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基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对演唱声音、音乐感觉、演唱情感、声乐表演艺术形象的审美体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声乐表演是连接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声乐作品以声乐表演得以体现,从而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表演实践对于民族声乐的重要性为许多民族声乐教育家所重视。而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表演实践更成为近年来民族声乐研究的重要课题。2000-2010间声乐表演基础理论研究文献主要围绕"声乐表演的心理因素"、"声乐表演的艺术处理、审美及表现性"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本文旨在通过综述来理清声乐表演基础理论的现有成果,和当今声乐表演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声乐作品创作中传承民族特色之时融合一些当下时代的特色并加以创新,是民族声乐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徐沛东的《黄河渔娘》和《春来沙家浜》两首作品为例,详细阐释了声乐作品中蕴含的深刻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奥尔夫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表现出的综合性、人本性、多元化、即兴性特点对声乐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极大帮助;但同时也存在理论认识表面化、自主创作能力弱、理论与创作脱节等问题,可以从加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学理论学习、加强学生的声乐训练、培养学生的即兴创新能力等反面来有效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听孟勇老师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作品虽有许多创新之处,但还是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不缺乏强烈的时代感。看看他创作的众多歌曲名字就知道。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例如《山寨素描》、《斑竹泪》、《阿妹出嫁》、《扯开嗓子一声喊》,可以看出孟勇老师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将音乐的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结合起来。这使得他的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彩。他的声乐作品音域宽广,基本上都达到或者超过两个八度,具有较大的演唱难度。他的民族声乐作品为演唱者充分发挥声乐技巧、掌握歌曲的风格、丰富艺术表现力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他的许多作品被高等艺术院校选编入教材,并多次用于电视大奖赛演唱曲目和音乐会曲目。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歌曲《山寨素描》看孟勇老师创作特征和演唱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声乐中运用情感表达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在对声乐和情感的基本概念及特点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歌曲歌词、歌曲风格方面探讨如何在声乐中正确运用情感,并提出提高演唱基本功、增加生活体验、进行二度创作和增强情感表达技巧四方面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的审美想象和情感表达是完美演绎作品创作主旨和情感内涵的关键要素。本文根据声乐作品的演唱经验,从深化对作品的内涵理解、对作品情感特征进行有效把握、音色的应用三方面,论述了声乐演唱中演唱者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从表象、思维、想象、审美四方面,论述了审美想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美术及音乐工作者均认为,色彩与音色的关系极为密切。音色在乐音属性及音乐构成要素中均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演唱者只有在理论知识丰富、演唱技巧娴熟的情况下才能对音色进行自如地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声乐演唱中的音色运用,然后从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作品风格、表达创作情感三个方面对声乐演唱中的音色价值体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声乐演唱来体现,歌唱着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当你拿到一首歌曲时,如何着手把谱面上的东西唱活呢?我认为,要对歌曲进行分析和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18.
陈利 《职业》2015,(9):165
声乐艺术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最有表现力的媒介之一,但是声乐艺术作为最难以掌控的"乐器"之一,中职学前教育学生难以将其技巧做到"精""细",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对非技巧性因素的掌握。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唱风格、情感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方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19.
<正>民间歌曲在音乐历史发展的浩瀚无垠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彰显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而“中国民族声乐”这一理论的提出则是要在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声乐和音乐体制,并紧跟时代步伐,体现当代精神。面对当今学术界层出不穷的学术热点,对与“中国民族声乐”学术建设的热情却一直有增无减。当作者读到中国音乐学院青年女高音博士黄茜所著的《采音观乐:寻找圆融、自在、灵动、美妙的音乐人生》一书时,让我看到了“中国民族声乐”学习的正确路径。该书是黄茜在中国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创作的,是在其博士学习生涯中以及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亲身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多种艺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文章从声乐创作的融合、表演形式的创新、传承渠道的突破三个方面阐述了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