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多数老板心里,自己既担负着引领公司发展的重任,还要保证公司所有员工都有饭吃、有钱赚,绝对是一个好老板,在某种意义上,自己还是员工的救世主,为他们解决了生存难题. 这些老板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自我意识:我给了下属钱赚,所以怎样要求他们给我做事都是理所当然.或者我作为老板,每天兢兢业业早出晚归,下属加一点班也很正常.更有人认为,经不起折腾的员工都不是好员工,等等. 但员工心里可不这么想,几乎没有人打心眼儿里喜欢加班,也没多少人喜欢在别人的手下做事,更没有多少人喜欢接受折腾,在一些员工心里,自己老板简直就是个自大狂、吝啬鬼,甚至是个"混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初,一位中年男子在英国伦敦的东区大街上,经营起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店门口有一片开阔的空地,老板把它称作是"财路"一开阔才能笑迎四方客. 遗憾的是,路上来来去去的人似乎根本就看不到这家店一样,更别说进来买东西了,所以,他的商店经营得非常惨淡. 有一天早上,老板来到店里开门时,看见他的"财路"上停着几辆流动商车在做生意,老板愤怒地冲他们喊:"你们为什么停在我的门口做生意,这样不是要挡住我的生意了吗?" 那几位流动商贩听他这样说,愧疚地说了声对不起,然后离开了他的门口,到另一个空旷的地方去了.  相似文献   

3.
伊明 《决策》2009,(10):43-43
以下四则狡免故事虽然是很古老,但是一直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读之,想之,人生处世不是这样吗?[之一]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面包房,问:“老板,你们有没有一百个小面包啊?”老板回答:“真抱歉,没有那么多。”“这样啊!”小白兔垂头丧气地走了。第二天,小白兔又去面包房问同样的问题。老板还是回答没有。  相似文献   

4.
温馨提示     
《经理人》2005,(7):109-109
我最近加入这家企业.是分管人事的副总.该公司一直处于调整期,员工大部分已经服务了多年.但是我觉得这些人越来越缺乏做事的主动性和效率.公司因为历史原因也不想用裁员的方式.老板还是希望大家能积极做事,创造效益.所以他希望我加入。来改变这样的现状.请问我应该从哪里着手?  相似文献   

5.
企业中最令CEO头疼的一件事,是营销副总的任用及其替代者的培养或者招聘,查阅一下众多猎头信息,就会轻易看到相关岗位的觅才接连不断,长年都有公司在招聘。企业中常见的人才危机也是营销人才的危机:老板与营销副总产生激烈的冲突;营销骨干出走;营销团队哗变;竞争对手恶意挖角……,无不令人瞠目结舌。另一方面,即便是你的产品、服务都很好,可是在营销上出现  相似文献   

6.
向老板学习!     
我向老板学习,不是因为他是老板,而是因为他 优秀--我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老板而庆幸。 一个好上司会让你受用无穷。 我曾经有过一个好上司,他告诉我做生意的技 巧,也教育我经商的道德,对此我十分感激。后来我 升职了,担任了更重要的职务。然而,老板对我的器 重,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随之攻击我的流言蜚语也 不断传出,说我是老板的跟屁虫,处处模仿老板才得 以提升的。这些给我带来一种如负重袱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老板"原型"铑"产生于1000多年前,旧时"老板"有五大含义。建国后"老板"几乎销声匿迹。新时期,"老板"概念发生变化。在高校、党政机关等也出现了使用"老板"的现象,此现象令人担忧,弊多利少,是经济领域对学术、行政领域的"殖民"。"老板"的泛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有选择才有权力 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说:"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员工办事拖拉,一个要求达到10分的事情,通常只能办成8分。"我建议他把这样的员工换掉,他觉得就算换了一个人,也只是换成另一个"8分办事者"。这是中国企业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宋丽 《经理人》2006,(5):43-45
赢得一场战争, 就必须学会放弃一场战斗企业如何应对营销副总的突然出走? 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建立营销人才梯队以备不时之需?老板们如何防治集权力、荣誉和压力于一身的营销副总在企业内部拉帮结派? 应对出走危害营销副总的突然出走往往会给企业带  相似文献   

10.
秘书大都是女的。国外的公司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知道一家公司内幕,就去问女秘书。可见女秘书的能量有多大!女秘是老板的左膀右臂,是老板的"影子",女秘的工作态度和为人处事不再是个人行为,它直接影响到老板的工作效率和公司的形象。另外,顺便提一句,很多老板栽在女秘身上。  相似文献   

11.
老板在咖啡厅里和一个外地来的客户代表谈生意,正谈到节骨眼上,手机响了,是厂里的保安打来的. "老板,车间铁门坏了,打不开,下班时间到了,工人们出不来!"保安在电话里急匆匆地说. 老板皱了皱眉说:"叫开锁工人来开,我这会儿正忙着有事,先这样."老板说完,挂了电话,继续谈生意. 10分钟后,老板的电话又响了,还是那保安,口气比之前更急:"老板,开锁的人来过了,也打不开,说是锁的某个构件坏了,要用电气割才行!"  相似文献   

12.
Jessie Wang 《领导文萃》2010,(13):117-121
<正>大家是一条船上的表面上老板是建造大船的出资者,实际上大船不是一个人能够建造成的。船长要组织人造船、驾船(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首先得让人相信这船造好了之后大家都有份坐才行。打造企业这艘驶向未来的诺亚方舟,必须有让大家一起"坐船"的愿景,才能吸引更多"船员"加盟。员工选择老板,公司的前途和发展平台在很多情况下比薪水更能成为决定性因素。老板的吸  相似文献   

13.
<正>战略是老板的,也是大家的,但归根结底是老板的。老板说话管用,是终极决策者,战略便寄托在老板身上。是老板的活儿,别人干不了。不在其位,难以谋其政。当然,执行和实施战略则是大家的事儿,谁也跑不了。一个昏庸的老板,可能不如聪颖的下属有战略头脑和技巧,但这并不是说组织的战略就应该由下属来定,而是说应该由聪明的下属来当老板。下属无论如何能干,不当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尽管薪酬和奖金是吸引和留住员工的重要手段,但它很快也会变成保健因素,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尽管很多老板都喜欢说:"员工是我们最大的资产."不过大家都很清楚,这句话通常也只是说说而已,在实际运营中就不是那么回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不景气随时可能发生,因此,企业必须在对待员工激励问题上,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尤其是面对通货膨胀、企业运营成本高、人力成本上升等现实矛盾时,如何运用好"非薪金激励"才能在经济寒冬来临之际,不仅从容过冬,而且能够逆势上扬.  相似文献   

15.
在犯错这个节骨眼上,有勇气坦白,效果会更佳。在工作中,经理人犯错是常有的事,但造成公司很大问题出现时,许多经理人的做法往往是以隐瞒的手法来应付,久而久之,老板一旦知情,其局面就难以挽回。但若你向老板报告,会让你更具经理人专业素质,并有勇于承担的精神,可起到扭转乾坤之势。开门见山说原因躲躲闪闪的手段并不是处理过失中标准的手段,开门见山说出事情的真相通常是最好的策略。既然失误已经发生了,老板迟早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小本生意赚大钱",如果你有中意的店铺,有意识让手里的钱动起来,就有可能赚取"一桶的金".有了创富的信心,当一个老板并不是很难.而当一个有文化品味的老板,则更可以提升自己的老板"档次".要做一个有文化品味的老板,首选的是开一家文化店.这些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小店,本钱小,利润可观.至于如何经营,就看你是不是真的有"文化品位"哦!  相似文献   

17.
周建华 《经理人》2004,(2):96-98
通常公司老板只有一个,但在一个60多人的小公司,却有20 多个“老板”。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老板和管理者在员工面前都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他们总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坐上"官儿"的宝座,肯定是因为自己有着某种异于常人的"过人之处",否则,为什么我是"老板",你是普通"员工"呢?诚然,能当上管理者的人,确实总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长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如果因为这  相似文献   

19.
“地位最高,待遇最好,势力最大”,是人们对营销副总的普遍印象在风光的背后,营销副总们面临着复杂的考验:业绩不佳、功高震主、空降失败、替罪羊、无法适应企业的长大、无法适应新的老板、内部政治斗争、CEO与营销副总的信任关系很难建立、授权不充分、监督不力……并且这些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20.
锦旗     
张三走进诊所时,老板正在打瞌睡。张三打了声招呼,老板揉揉惺忪的眼,笑道:"哟,是张三回老家了呀。"张三环顾四周问:"我记得以前你这里生意很好,怎么现在这样差呀?"老板叹口气说:"以前诊所少,生意当然好。现在诊所多了,生意自然不好,再这样下去,我只有关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