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了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结汇、售汇及付汇制度”。目前,新汇率制度运行正常,人民币汇率从一美元兑8.7元人民币渐变为一美元兑8.5元人民币的水平。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对改善我国进出口状况创造了一定的条件。1993年我国贸易进出口出现120亿美元的巨额逆差,实行新汇率制度后94年1—7月份,我国贸易进出口出现持平的好势头,这是与汇率并轨的因素分不开的。但是,汇率并轨在短期内对我国进出口影响有多大,这是本文主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就用弹性分析理论作些分析,说明人民币汇率并轨对改善我国进出口贸易状况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2.
去年11月16日国家再次调整了人民币汇率,美元与人民币比价由原来1美元兑换4.72调整为5.22元,人民币下调9.57%,这是自1989年12月17日,美元与人民币比价由1美元兑换3.72调整为4.72,人民币下调21.2%后又一次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调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实行二次重大调整,它是在怎样的一种经济背景下作出的,二次调整的背景有何不同,对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图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3.
国家/社会视角下中美人民币汇率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 《理论界》2008,(11):214-215
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汇率纠纷从2002年开始,到2003年以后该问题到白热化程度。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美国政府认为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币值人为低估,导致美国出口降低,中美贸易逆差甚大。2006年12月14~15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美国财长保尔森要求人民币在2007年内继续升值5个百分点,也就是人民币2007年升到7.44美元兑1美元,并称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核心问题是人民币汇率问题。本文主要从国家/社会视角分析美国提出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动机,并对未来人民币汇率问题走向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正> 当今国际上实行的是一种从1973年开始确立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的特点是,在外汇市场上外汇的汇率由外汇的供求情况决定。外汇供过于求时,汇率就下浮;外汇求过于供时汇率就上浮。由于影响外汇供求的因素非常多,特别是投机因素的存在.因此,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每时每刻都在变动之中,而且变动无常,有时甚至是暴涨暴跌。1973年至今美元和西方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就是这种浮动汇率制规律和特点的生动写照。从1994年1月1日开始,我国也进一步加入了国际汇制行列,确立了人民币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多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跌每日都在波动,且跌中有升,已从汇率并轨时的1美元兑8.7000元人民币升值至近期的近1美元兑8.3000元人民币,初步显示了浮动汇率制的特点。国际国内这种浮动汇率制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汇率风险。而且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都会大大增加。因此如何采取必要的防范汇率风险的措施,是摆在当前外贸企业面前的一个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迫切问题。本人认为在现行汇制下,围绕对外贸易合同,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方法主要有合同法、修正合同法、配合合同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对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而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不断加剧,作为对外投资参与主体的对外投资企业直接承受着较大的汇率风险。文章以境外资产总额和对外投资存量较大的30家中国对外投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针对对外投资过程中使用得最多的三种外币——欧元、美元和日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运用双变量GJR-GARCH模型考察对外投资企业的汇率风险暴露。实证结果表明:上述对外投资企业存在显著滞后一期的汇率风险暴露,其中80%、60%和67%的企业分别面临人民币兑欧元、兑美元和兑日元的汇率风险暴露,且风险暴露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兑不同外币的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大部分企业受损于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分析罗源潮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经所今年年初,国家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本次汇率并轨是官价向市场调剂价靠拢,由1993年的官价1美元兑5.8元低于8.7元,人民币官方汇率一次性贬值50%,是人民币贬值中幅度最大的一次。全国统一的银行间...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6,(1):33-42
本文选择1997年1月到2014年10月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美两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前后,盯住美元与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的人民币兑美元购买力平价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在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下成立,在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则不成立;包含盯住美元与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转轨的全样本下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成立;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依次受到汇率、中国PPI、美国PPI及其协整机制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从长期看不影响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成立。  相似文献   

8.
2002年以来,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之下,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从原本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揽子货币,并自2005年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此次调整引起了对于人民币更大的升值预期,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人民币确实应当升值,但目前条件尚不具备。  相似文献   

9.
央行通过调节政策使人民币汇率风险最小,即一篮子货币汇率风险最小化。本文选取2005年7月25日至2012年7月24日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兑人民币汇率为样本数据,采用C藤copula来研究按篮子货币投资的组合的市场风险,其中市场风险用VaR(在险价值)来衡量,分析篮子货币之间的相依结构,计算在一定置信水平下使VaR最小化的篮子货币权重向量。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构建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外汇储备配置和投资者方面的应用以及对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济高速增长,9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实际增长11.8%;二是高通货膨胀率,全年消费物价上涨24.1%,零售物价上涨21.7%,今年上半年势头虽有所减弱,但通胀一直在高位运行;三是对外贸易迅速发展.94年全年进出口2367亿美元,较上年增20.8%,在近年首次出现53亿美元的顺差.今年上半年出口又较去年同期增三成,创下了半年外贸顺差120亿美元的新记录,外汇储备猛增,上半年已达到630亿美元;四是人民币汇率坚挺,1994年1月1日并轨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为8.7:1,目前已上升到8.3:1左右.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导致货币实际购买力降低,从而汇率降低;汇率本身的升高会使进口增加、出口受限,不利于国际收支的盈余.然而,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高通胀下出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为阻止升值过快,中央银行投入巨额人民币,造成控制信贷规模的困难.高增长速度、高通货膨胀率、出口增长迅速而进口受到抑制,本币升值、国际收支盈余迅速增加,这诸多现象的同时存在,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少见的,用传统经济理论更难解释.如何看待当前高通胀下人民币汇率的攀升,人民币汇率走势将会怎样,这一走势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当前经济界所关注的,本文试从人民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上升,目前已达到1美元兑7.39人民币的历史高位。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将带来什么影响呢?本文将就此问题从利弊两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自1994年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的波动幅度很小,实际上已经成为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我国加入WTO之后,扩大汇率范围的呼声日益高涨.2005年.央行确定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方针、原则、核心内容并做了一个初始的汇率调整,即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本文将对我国汇率改革的方向以及汇率改革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做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参考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民币篮子中货币种类及其权重的合理假设,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中间指导价与“钉住”中间价显著相关。与“钉住”一篮子货币确定的汇率相比,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指导价波幅小、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这其中有汇率制度本身的原因,也和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以及我国2005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收支顺差在继续扩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人民币兑新台币的均衡汇率的研究成果较少,而且在理论基础和实证检验方面均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本文选择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借鉴LeVan、CouhardeLuong(2006)的做法构建一个包含内外均衡的理论分析框架,推导出金融因素、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是均衡汇率的决定因素。本文进一步选择资本回报率、净出口占GDP比重、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代表金融因素、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并基于海峡两岸1994~2012年的数据,测算人民币兑新台币的当前均衡汇率和当前均衡汇率失调程度、长期均衡汇率和长期汇率失调程度。最后,本文提供促进人民币兑新台币实现均衡汇率的若干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上升,但由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且贬值幅度大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因此人民币对以摩根士丹利和汇丰银行估算权重值计算的一篮子货币是贬值的。然而,因为人民币对美元和日元的升值幅度较大,而且以美元和日元结算的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了绝对大的比重,所以,人民币汇率变化降低了我国的进口价格,提高了出口价格。  相似文献   

16.
汇率并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前途,本文分析了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至今,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国内物价、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等国民经济主要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12月 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人民银行也随即公布了银行业开放的时间表。入世使中国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开放的水平 ,中国经济也将更大程度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国际经济交往的不断扩大 ,资本流通的快速增长 ,都将对我国的汇率管理体制提出挑战。因此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 ,以适应入世后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 ,是当前需要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我国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的特点1994年我国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是 :…  相似文献   

18.
罗丞 《兰州学刊》2005,(5):130-131,134
对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简单回顾,并分析了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步骤和措施:退出单一钉住美元制、选择爬行美元区间制、最终实现有管理的浮动。  相似文献   

19.
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实行重大改革,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统一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前,我国的汇率制度是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复汇率制度。人民币官方汇率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和对外经济政策制订和宣布的汇率。它打住“一篮子货币”,随着若干种主要货币币值的变化进行调整。人民币调剂市场汇率则是在外汇调剂市场上由外汇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汇率。它随着外汇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而调整。我国取消其汇率制度后。中国…  相似文献   

20.
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对中美双方的经济利益也意义非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作为中美之间重要的经济纽带,它的变化或波动对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影响异常深远.自2002年初,美元就开始贬值,致使当时采取单一汇率政策钉住美元的人民币也被动贬值.2005年7月,中国放弃了单一的汇率政策,人民币升值2.1%,但是美元还是持续贬值,这种汇率变化对中国外贸出口、外资利用、房地产、外汇储备及宏观经济结构造成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