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伟 《现代妇女》2014,(4):201-202
农村弱势群体群体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导致其处于不利社会地位,在生活、就业、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多方面存在着困难,尤其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危机的唯一途径,就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这些孩子自信、健康成长,使他们从根本上摆脱"弱势"。  相似文献   

2.
农村弱势群体子女可能由于由于家庭条件差、父母缺失、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产生自卑、焦虑、任性、冷漠和强烈的不公平感,这些不正常的心理问题久而久之,最终让他们形成了心理和人格障碍。这些学生的心里是否健康对他们今后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如果能够及时对这些子女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对于他们今后的全面、健康发展是非常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吴永波 《职业时空》2008,4(5):101-102
社会弱势群体是指人类社会中创造财富、积聚财富能力弱,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活能力差的人群。在农村,一些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出现抗风险能力低下、选择只生一个孩子的父母面临养老保障的挑战,一些农村家庭由于劳力少致使难以致富,形成了大量的农村计生弱势群体。如果农村计生弱势群体达到相当数量、社会不公平加剧,社会阶层之间或社会成员之间就形成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4.
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的好坏,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成才往往起关键性的作用。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在对待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仍存在许多缺陷。本论文将针对玉环县范围内的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受教育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当前玉环县范围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层面、学校层面、政府层面出发,为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提出相关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分析农民工子女与城市社会的关系,发现农民工子女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亲子关系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家庭通过经济支持、环境支持以及教育支持等多个方面,对子女人际交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支持能力对子女人际交往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反之亦然。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农民工家庭的支持能力促进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的发展,包括促进农民工家庭城市融入、提高农民工家庭的文化层次、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的指导等。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但受到条件限制,无法把子女带到身边,而将子女寄养在亲戚如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身边,使其成为留守儿童。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教育欠佳、家庭教育意识薄弱、教育方法不当和教育内容失衡等问题,从家庭内部环境、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寻找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法,从而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展,不同家庭阶层、经济、文化、居住地背景的社会成员是否享有均等的高等教育机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云南省13所高校1590名彝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彝族各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总量及入读学校的层次、类型均有显著差异,但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各阶层之间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小;当彝族父母有本科及以上教育背景时,其子女就读重点高校的机会大幅增加;高职高专院校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相对多的入学机会;伴随着高收入家庭子女争取更高层次和质量的教育机会的同时,彝族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有逐步上移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子女生存状况及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农民工子女自身的切身感受,从农民工子女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家庭及其生活质量、受教育状况、社会交往等维度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群体存在着自我认知有待调适、社会关系有待优化、家庭教养模式亟需改善及学校育人环境需要改观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60户有0—6岁儿童的来沪务工家庭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座谈会方式,了解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结果显示。进城农民工普遍重视子女的学龄前教育,责任心强,教育投资和期望都与上海本地家庭相当: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等社会经济状况相对不利,所以在亲子时间、养育知识与技能、幼儿园教育认同与社区参与等方面存在不足,进而影响到他们对子女的照料投入、教养方式、控制感、成效感、投入度以及与幼儿园和社区教育的配合。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是子女受教育过程的起点,但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供求关系不对等,不仅影响了孩子和家庭的未来,更影响社会的发展。探究家庭教育对外来务工子女供给情况的深层次影响,以浙江省玉环市楚门镇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家庭为例,引入供求均衡理论,按照"什么是家庭教育供求均衡—谁是供给者—谁是需求者—供求问题分析—怎样供给"的脉络,解析家庭教育供求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维国 《现代交际》2010,(12):271-271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子女所实施的教育,也包含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家庭教育是社会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孤儿学校因其特殊性,承担着孤儿家庭教育的重任。本文详细探讨了孤儿家庭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袁家传 《现代交际》2010,(6):34-34,33
新仓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很多务工人员也将子女带到了新仓。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受成长环境、教育水平等影响,在入学时在智力水平、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文明习惯、学习基础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出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和教育问题,尤其是他们子女的英语学习的滞后问题引起了我们英语老师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学校的英语整体质量,更为了能帮助这些孩子改善他们英语学习的滞后局面,笔者决定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外来流动人员社会工l作服务中发现,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在适应工业型社区环境的过程中,因为心理适应、家庭关系调整、学校与朋辈群体改变、社区文化差异等,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笔者结合所在工业服务区内外来流动人员子女的生活现状及需求情况,尝试从“家庭一学校一社区”层面探索出有效的社会工作辅导介入模式,以提升工业园区外来流动人员子女的心理素质,改善其成长环境,营造“共融共享”的社区新环境。  相似文献   

14.
家庭"冷暴力"正在成为家庭暴力的一种新形式,有着隐蔽性、影响持久性等特征。家庭"冷暴力"对子女造成的不良后果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这种现象应该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为形成社会良好风气,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主义和谐社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丛菁 《现代交际》2012,(6):46-47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民工携带妻子、子女进城务工,进而产生了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的生活及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的心理问题和矛盾。本文简要列举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从制度、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角度分析了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即影响因素,旨在提出一些保障和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原生家庭的家庭关系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它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为探究原生家庭关系中的代际隔阂问题,基于"90后"子女和父母双视角出发,从原生家庭父母与子女沟通理念、城市与农村家庭代际隔阂、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家庭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互联网背景下,父母及子女沟通理念的不同加剧了原生家庭的代际隔阂;城市和农村地区原生家庭父母的教育理念的不同,使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方式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加剧了农村地区原生家庭的代际隔阂。  相似文献   

17.
农村初中寄养子女寄养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假设(一)问题假设———寄养的原因与家庭贫困相关 ,家庭越贫困 ,子女寄养的可能性越大。———寄养时间越长 ,对寄养子女的负面影响越大。———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宝贝 ,不大可能被寄养。———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男孩与女孩相比 ,不大可能被寄养。———由于角色的不明确 ,寄养子女在寄养家庭中的负面感受可能会很强烈。———寄养子女对寄养的感受会影响他们对自己以后是否将子女寄养的行为倾向。在寄养中负面感受较多的人 ,不倾向于对自己的子女同样寄养。(二)概念的操作化在一般法学辞典里面 ,寄养常常被定义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兰溪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民工涌入兰溪,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兰溪民工子女学校教育的现状,并就如何促进民工子女学校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以打开目前的局面,为民工子女学校教育问题的解决献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每个人出生的摇篮,它不仅对个体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也对个体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现代家庭对子女人生观教育的功能却相对弱化了。本文试分析现代家庭对子女人生观教育功能弱化的原因、表现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徐孝才 《职业》2016,(28):90-91
农村中职教育的教育对象大多是弱势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关爱.本文从细心关爱、巧妙施爱、持续热爱等多个方面入手,阐明了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为解决中职学生管理方面的难题提供了帮助,而且为中职学校班级和学生的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