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青年白领移民的社会适应状态是该群体能否在所居城市永久居留的重要表征。城市外来移民居留意愿的选择,历来存在客观因素决定论和主观因素决定论两种研究取向。调查发现,青年白领移民生活压力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性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的平均社会适应水平对青年白领的呈偏低态势,多数的青年白领移民有居留趋向。虽然研究数据一定程度上支持客观因素决定论的研究取向,但决定白领移民是否居留应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所在城市的主观认同和归属是青年白领移民真正植根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2.
文化适应是当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直接接触时,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类型所产生的变化。对于移民而言,努力适应迁入地原有居民的文化意义重大。因此,我们以贵州省异地扶贫搬迁移民为例,从移民生产方式的适应、生活方式的适应、宗教信仰的适应、身份适应等方面对其文化适应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三江源生态移民继续教育工作是生态移民工程中一项惠及农牧民生产生活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有利于生态移民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收入,对推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青年新移民的社会适应与发展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议题,对519名青年新移民的问卷调查显示,青年新移民在各个维度的社会适应程度是不一样的。在经济融入维度青年新移民存在明显优势;在行为适应维度青年新移民与原住民的交往频度和深度不高、社区参与度低;在文化接纳和身份认同维度青年新移民对"上海性"认可度较高,对"上海人"身份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在并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青年新移民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存在,新移民在文化上具有山寨性、快餐性、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既是他们扎根城市生活的生活写照,也显示了他们永不言弃奋斗精神之下潜伏着的集体张力。新移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再次点燃了城市的文化活力。新移民文化所拥有的现象特征与内生动力,显现出其所蕴含的城市革新力量与未来发展潜能。他们是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的一环,乃至成为整个中国未来现代化事业中值得信赖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6.
从库区移民的产生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政策、生产扶持开发及基础设施改善等几方面介绍了汾河水库库区移民问题处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参考,以促进移民工作顺利进行,并为其他地区移民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三江源地区的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中的一项惠及农牧民生产生活长远发展的民生工程,不仅有利于生态移民更新观念、增加收入、提高自身素质,而且有助于推动藏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藏区现代化进程,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学军 《职业时空》2008,4(8):161-161
一、和谐校园构建中文化适应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的民族构成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越来越频繁。在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融中,不同文化个体尤其是少数民族个体置身于一个比较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难免会出现文化不适应,甚至出现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象。“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研究”课题组在对本院89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相当部分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  相似文献   

9.
对在主流文化地区就读的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调查表明,亲缘网在少数民族学生社会网络中超过九成,这在时间推进到一定阶段后有所改变但不普遍,一小部分学生建立起了于促进其文化适应有益的人际关系网络。提示少数民族学生应注重对其社会网络的拓展和维护,以促进助其更好地适应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汪大乐 《现代交际》2013,(11):43-43
千年瓷都景德镇作为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正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宣传和推广景德镇地方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的研究是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核心理论适应选择论为理论基础,以瓷都景德镇的本土文化的对外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为研究者们更多地提供一个研究地方文化英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袁宇 《职业时空》2008,4(8):70-70
移民迁建后的长治久安,始终是困扰世界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大难题。移民迁建后如何保证他们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地方又如何利用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带动移民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发现在移民的迁建过程中,移民原有的文化属性、水准及受教育程度,会对移民的迁建速度和社会经济生活重建产生重大的影响。而这些又都与移民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生态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最新走向。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借鉴生态文化理念,致力于校园文化生态的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管理生态、学术生态和信息生态,以推进新世纪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单介绍了舒曼的文化适应模式,以及分析了其在我国中学外语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依此提出一些建议供中学外语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78年John Schumann提出文化适应模式理论来解释阿尔贝托的案例研究。这一理论提供了二语习得的一个新模式: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文化适应和二语习得中非常重要。但是,这一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文中就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是现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生态文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体系建设亟待加强,需要从提高生态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推进生态文化全民宣传教育;创新生态文化服务的传播体系;加强生态文化服务的保障机制建设;建立生态文化服务的评估体系等方面加强生态文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鲁忠周 《现代妇女》2013,(11):239-239,259
东归爱国主义文化是“土尔扈特东归”为内容的旅游文化,是额济纳生态旅游文化的闪光点,它使该地区的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对于带动该地区经济文化跨越式发展,实现双赢目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幢建筑物是建筑,而两幢建筑物则是城市景观”,建筑是硕大的户外博物馆,反映了城市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物质文明和文化内涵:一方面,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受到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建筑的类型、风格等又必然会受到时代内容和建筑师个人因素的影响。城市建筑与其他历史文物一样,甚至比它们更直观地记录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化的轨迹,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城市演进的里程碑。基于此,本文拟从芝加哥市的建筑人手,来考察美国多元文化的形成与成熟。  相似文献   

18.
孙冶 《现代妇女》2014,(4):128-128
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学生文化研究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大学生文化渐渐走向了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的方向。但近年来社会上的有些不良风气也渗透到了本应该是圣洁殿堂的大学校园中,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在大学校园里发展和研究原生态的大学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探索"美丽中国"理念的生态文化基因、含义与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理念,当前的生态文化要紧紧围绕生态制度文化建设、生态科技文化建设、生态伦理文化建设三方面协调推进布局,从而打造多元共治的协同机制,有效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赵继敏 《城市》2011,(12):74-79
北京在奥运会之后,提出了建设"三个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对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围绕"绿色北京"、"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命题,绝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城市建设的资源环境管理、生态科技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对于"绿色北京"精神层面的问题关注不足。有文章曾指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大障碍是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冷漠的环保意识,即生态文化培育的不足。本文主要讨论北京生态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