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唯钊  陆倩倩 《现代交际》2023,(5):36-43+12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在价值逻辑上,西方现代化遵循资本逻辑,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人本逻辑,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使广大人民群众解放出来。在价值规范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式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与竭泽而渔、掠夺式发展的道路有着本质区别。在价值旨归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人的现代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传统与现代化”及“人与现化代”一直是史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域在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发展进程中。呈现出较为独特的发展路径和显著的发展成果,对此中原因的探索也成为让人感兴趣的课题。最近,由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主编的《无锡人与中国近现代化》正是有关这一课题的一本力作。该书探讨了无锡市在1840年之后到20世纪末,如何从一个江南小县城成长为全国性特大城市的原因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刘江  赵海月 《现代交际》2024,(2):77-85+123
中国式现代化是带有中华文明特质规定性的现代化,其生发逻辑与价值面向体现着“和”文化基因。从渊源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规引。其中,“与天和性、天人合一”规约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宇宙观,“与邦和谐、协和万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国际观,“与人和睦、和而不同”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观,“与心和解、人心和善”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心理学界提出的本土化概念经常被误为是与现代化、全球化相对立的概念,并用之来作为反对本土化的理据。本文首先试图澄清本土化是指研究者在作研究时思考问题的本土化,亦即指研究者逐渐把自己文化传统放在研究思考现代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及行为之框架之中的过程。它与现代化及全球化这两个探研实质社会变迁的概念不属于同一层次,因此不可混为一谈,也无所谓相互排斥的问题。作者甚至发现目前对中国社会现代化之讨论及研究急需要本土化,因此提出一个思考框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及全球化等概念整合起来,并且提出一些研究现代化问题着手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戴旭 《炎黄世界》2013,(6):20-22
近百年前,中国军事战略家蔡锷说,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迈过日本这道坎,今天看来,这句话依然没有过时。认识日本、研究日本、了解日本,都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存必须课。  相似文献   

6.
184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开始启蒙,其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现代化的布局是片面的,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启动全面现代化工程。1978年的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催化剂,社会发展领域各方面的现代化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现代化的最终成果体现在人的现代化,可以说人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个人心理的现代化和个人行为的现代化两方面来研究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在科技快速发展、文化繁荣推动社会前进的同时,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为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的社会科学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空间。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高度概括性和阶级性的科学,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及唯物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推动了中国特色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史璐霞 《公关世界》2022,(18):57-58
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文化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科技的现代化。传统文化吸纳科技文化的动态过程,就是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科技创新是社会现代化的驱动力,而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因此,需从科技文化视角出发,审视与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现代化错失机遇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察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时 ,我们发现中国有多次现代化发展的机遇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错失了这些历史机遇 ,与现代化失之交臂 ,在世界现代化大潮中一再落伍。因此 ,探究影响中国社会现代化错失机遇的种种原因 ,为我国当代社会现代化实践提供历史借鉴 ,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是囊括了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特殊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 ,中国是一个后来者。中国是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 ,在早发现代化国家的侵略下 ,被迫开始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因此 ,我们要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社会现代化错失机遇的原因 ,就必须把它置于世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现代化建设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正确处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通过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背景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主要内容,探究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人文精神是对现今社会人文精神发展现状的真实反映。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精神的外在表现,其实质就是发展中人的自我认定和主体价值性。作为哲学思潮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者在内涵上对人文精神的发展产生了指引作用,其现代化发展路径更是在实质思想层面与中国当今人文精神的构建原则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自觉运用两种主义的现代化路径建构中国人文精神原则,会促使中国社会发展进入理性阶段,切实引导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2.
“潇洒人生”题记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造就一代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现代人是中国脐身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关键。然而,现代人的观念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作,它具有多维、系统、动态、开放等一系列特点.我们写下这组文章是希望通过这些点的解剖.引出人们关于现代观念的更多思考。使人们对于人的现代化有更深的了解,因为这些文字都从人生这一角度切入,故而冠以“潇洒人生’这个栏目。人是独立的个性,人又是群体中的一分子。没有独立性和没有群体性,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人,这是矛盾的统一,也是人生的一大难题。一种人是没…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近代化”指称中国“现代化”是否准确?作者提出了异议,并从现代化模式、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应该以“中国早期现代化”取代“中国近代化”这一概念。作者认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基本模式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低度发展,其具体特征是:意向性的追求甚于实际性的建设;明显的二元结构;过多的冲突的存在;缺乏平稳性,摇摆度过大。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柯锦华//中国社会科学,92.06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权力机制转型与伦理结构演变的相关性分析/张佩国//探索与争鸣,92.06 杜尔凯姆、马克思与荀子对同质个体社会的研究及其启示/肖功秦//天津社会科学,92.06 试论人的现代性的整合/扈海丽//江苏社会科学,92.06 传统,现代化与人的生存/王平//学术月刊,92.09  相似文献   

15.
在为振兴中华的现代化建设中,青年人应该站在队伍的前列,起先锋的作用。青年人要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先锋作用,首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那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有的人把这两者分割开来理解,这显然是不对的,三中全会路线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现阶段中国的创造性运用;离开了这条路线,还谈得上什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任务。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进社会发展进步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存在于同一个历史进程中的。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啃现代化     
劳动节放长假,4600万人拖家带口满世界旅游,飞机火车饭店宾馆,很像电影上老外的作派,很现代化。到底有多现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日前宣称,中国现代化水平在世界120个国家中排名第66位,如果按眼下的发展速度走下去,还有13年我们就现代了。现代化标准有10项,中国有4项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4项是成人识字率、医生拥有量、平均预期寿命、人口净增长率。6项劣项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非农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城市人口比重、非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大学生比重。知道了落后就要努力,20年来中国人步步进步。但也有盘整回  相似文献   

18.
推进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是,地方政府负债投资的形式是否为最佳方式?这种方式是否能持续?从更深层次观察,地方政府负债是财政问题,这势必涉及财税体制安排、中央与地方事权分割等基础性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安排。显然,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建立现代化国家治理结构中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夺取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探讨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子睿  宋俊成 《现代交际》2023,(4):21-28+121-122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马克思精神生活观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分析人的精神世界,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是一个以精神需要为起点,经过精神生产、精神转化,从而对人本身与外界产生影响。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中,马克思精神生活观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美好精神生活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容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