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马振远  张娜  张惠瑀 《职业时空》2008,4(8):179-179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被推向市场,即由原来的政府分配就业转变为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具有以前那种明显的学历优势和政策优势,开始融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双向选择市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已初步形成。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总体的供求关系发生急剧变动,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强、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2.
韩林峰 《职业》2012,(6):48-49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迅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当前,我国虽然逐步建立起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但大学生就业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仍然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如何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摆在高校共青团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恢复高考之后,就一直在探索更加公平的高校招生制度,与此同时,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形成了现在多元化,相对分权的招生制度以及扩大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权,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特点的就业制度。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也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与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时代的产物。本文主要分析了近年来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状况。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人群,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压力重大。吉林省作为高校大省,高校毕业生占全省新增劳动力总数的40%以上,加之中国当前就业体制的改革,由原来的国家统一分配到现今的求职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高校毕业生在思想上存在很大压力。基于以上因素加强吉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对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金明 《职业》2008,(9):62-64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场伟大的变革。在这个背景下,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模式从原来的国家“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种模式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大学生的就业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全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也步入"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模式"阶段,笔者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力的群体,是民族振兴的生力军,是实现我国在新世纪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越发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各个院校、各个家庭的大事。现阶段,各职能部门、各高校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任务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一种新型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8.
对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场伟大的变革.在这个背景下,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模式从原来的国家"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种模式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9.
林海峰 《职业》2011,(8):18-19
199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过去的"国家统一包分包揽"向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转变。这一历史性变化,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我国现行就业制度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中专高职院校建立起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种机制是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在逐步改变“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各地区及高校随之相继开办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毕业生与一些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通过竞争落实就业单位。为此,对于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如何调整好就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勇敢的迎接挑战,在就业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双向选择"以来,因为可以自主择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2l世纪,高校扩招的结果摆在了人们面前,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成千上万的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甚至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已经采取了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鼓励毕业生创业,面对西部和基层就业,高校加强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创业教育、扩大就业市场,举办校园招聘会。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但大学生就业问题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仍然存在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本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大学生的分配也由传统的国家统一分配转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这种转变的结果是:一方面,显示出市场的灵活性,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引进人才,毕业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适于自己发展、能够展示自己特长的用人单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就业体制由"统招统分"走向"双向选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到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及其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在不少地区失业群体中出现了大学毕业生"新失业群体".  相似文献   

15.
当下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择业、就业模式,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使毕业生的择业更自主化,但是毕业生成功就业几率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密不可分。金融风暴引发就业机会显著减少与求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使得毕业生需承受比以往毕业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能否正确认识自我,如何适度设置就业期望,加快调整好个人的就业心态,是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6.
阮敏 《职业时空》2010,6(8):106-108
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应发挥其主体作用,高校应升华就业主导职能,政府应完善以人为本的就业保障机制建设,用人单位应构建科学的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的考察调研,笔者发现,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普遍关心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在毕业生的"诚信就业"上.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这是一个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18.
马思萌 《职业》2015,(10):78-79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教育与就业之间、学生学习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自高校扩招以来,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他们面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只有通过系统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指导,才能使学生在个人择业与岗位择人的互动过程中提高适应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出自己合理的职业选择。随着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上岗"为主体的劳动就业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职业学校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结合笔者职  相似文献   

19.
邱萍  熊道陵 《职业》2008,(36):13-14
<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从"计划分配"逐步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逐步转入以市场为导向来配置人才资源的轨道。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刨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党的报告,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就业工作思路,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实就业工作内容,增强就业工作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