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菊花是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字内涵。古代的文人不仅用它来象征自我淡泊,坚贞的性情,而且书写青春易逝、人生苦短的悲叹。此外,菊花特殊的无物性价值,往往折射出古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2.
张艳 《职业时空》2012,(4):142+145
《驶向拜占庭》是叶芝晚期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平实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塑造了一个充满艺术与生命的永恒的理想国度。其中如"拜占庭"、"老人"、"旋转"等象征意象,则更好地体现了叶芝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永恒的渴求。通过这样的意象,叶芝诠释了自己心中对于永恒的理解——即艺术的永恒将带来生命的不朽,只有艺术才能拯救人的灵魂,并帮助人类获得永恒。  相似文献   

3.
荒野是人类最初的家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荒野的地盘日益缩小,荒野不在是人类的故里,反而是一种神秘恐惧而又陌生的他者。荒野意象在在西方文学发展中重要的母题之一。作为一名当代作家,阿特伍德不仅娴熟地运用各种后现代艺术手法,如戏仿、互文、元小说、不可靠叙述等,而且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参与叙事。其中荒野在阿特伍德笔下便是一个高频意象。  相似文献   

4.
温庭筠词中描写了众多女性形象的服饰,它们不仅为人物形象增光添彩,也反映出晚唐五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对温词服饰意象的深入研究,既有助于认识温词笔下的人物类型,也有助于认识温词笔下人物的心理状态,进而对温词做出客观的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5.
意象使用的过程,实际就是作家自己情感编织的过程。在这个编织的过程里,他需要材料,需要载体。剪裁与使用,这和一个人的人生际遇有很大的关系。杜甫、贾岛、姚合这些人就是喜欢追求孤寂清冷的意象,最终形成他们诗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意象油画是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体系在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通过油画技法来表达中国精神内涵的一种绘画形式。意即写意、意韵、意境,象即物象,不求形似只是取其意气所到的写意性追求使意象油画取得了与中国写意造型语言相近的意味。  相似文献   

7.
长诗《漂木》是诗魔洛夫晚年将其生命体验和思想探索结晶的巅峰之作。在第一章同名诗篇中,诗人成功地运用意象思维,使得诗作不苟于叙事俗套,同时采用这种迂回的表达方式对整个生命进行宏观感知。本文则从此章中的意象出发,窥探洛夫先生具有生命寻根、宿命色彩以及生命自我特点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万千世界,景物异呈风采,最具有浪漫色彩的当属月亮,它很容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带给很多文人创作的灵感。古时,月亮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在诗歌中出现的现象屡见不鲜,有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思乡念亲,有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寂失意,有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的边塞独感……不同情境,不同意蕴;不同风格,不同内涵。本文即通过分析各类含“月”的诗歌,来浅谈古诗中“月”意向的含义,感受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别样心境。  相似文献   

9.
陆游诗歌中的灯意象颇多,其中以灯写愁的更多。这些灯烛往往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出现.而是与其它意象结伴而来,写尽了诗人心绪中的愁结。  相似文献   

10.
马雷  颜培芬 《现代妇女》2014,(6):290-291
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以凝练的语言、别致的声律和丰富的意象满足人们的社会情感需求。作为东西方诗坛中的两枚瑰宝,唐诗与十四行诗的研究成为研究者探讨的永恒话题。本文将通过对比唐诗与十四行诗中相通的自然意象,探究隐含在两种艺术形式后的隐喻和原型模式,从而揭示出人类相同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诗词,我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每个轮回都有自己的阴晴圆缺。人生多情,明月转移了我们的情思,给了我们一种寄托。明月这个意象高悬在中国诗坛上空,中国人从古至今保持着对它温柔的狂热,成为我们生命中恒久相伴的诗意。太阳圆满而热烈,它充满了光明,它代表着我们在社会人格中的进取心,月亮却是阴晴圆缺永远变化,它代表着我们自然人格中的平常心。  相似文献   

12.
苏童的中篇小说《三盏灯》1995发表于《收获》第5期,和苏童的其他小说相比,《三盏灯》未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还较少。本文试图从人性的探索和意象的建构两个方面分析苏童《三盏灯》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审定教材《语文》第一册至第四册中的古诗篇目,一共20首诗,其中10首诗中含月与酒。月与酒是古代诗人们最喜欢用的意象之一,本文在此对月与酒的意象作为探讨,对学生在课外阅读诗歌时有着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常常通过对意象的描写进而借物抒情。而这种意象的使用也使中国古诗词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喻意美。在诗词英译的过程当中,由于语言、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也常常需要译者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中文诗歌意象翻译的研究在中国的翻译发展与文化传播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汪涤 《中外书摘》2008,(8):48-49
认识画家王宏卫已经很久了,印象中他是一个生气勃勃、非常勤奋好学的人。他读书很广,家里的藏书有好几面墙。他结交朋友很多,不仅有艺术上的,还有理工科、人文学科的人士。这些在当今青年艺术冢中可说是另类。在艺术上王宏卫是一个很有包容性的人,早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追随张定钊、刘七一等著名画家学习写实油画,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后,他的嵌趣变得更为广泛,对抽象艺术的历史和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哈罗德·品特的作品一直围绕着孤独、困惑、分离和失去这些主题,而这些主题都呈现出某种异化现象。这篇文章将从《看房人》中的桶佛像和插头这三个意象分析沟通异化、信仰异化和人际关系异化这三种异化现象在该剧中的体现以及阿斯顿为缓解这些异化所做的努力和最终的失败,并探讨这些异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刘以鬯先生创作的故事新编系列,善于用旧瓶装新酒,为旧的故事注入新的灵魂.《蛇》取材于古老的历史传说,在现代意识的浸润下被重新审视和诠释,呈现出崭新的现代风貌.随着角色身份和故事风格的变化,小说中蛇的意象,具有更加丰富多元的现代化内涵,阐发关于现代社会和人性的思考.本文将基于现代视角,从小说故事新编的变化中,...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诗词中最直接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是打开诗歌思想的门径。小学诗词教学,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以提升小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美的能力。文章以人教版的山水田园诗词为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以意象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旨在为小学诗词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何淑媚 《职业》2012,(14):190-191
指导学生通过掌握意象,感受意境来读懂诗歌,最终达到与作者进行思想及情感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每位诗人都有自己独爱的托物言志之物,如菊,梅,莲等,而伟大的诗仙李白却一生钟情于月亮。在李白的诗中,月亮是故乡,寄托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思乡之情;月亮是征夫孤寂的身影,有着无限的孤独与思念;月亮是诗人理想的寄托,充满郁郁不得志的寡欢。在诗人笔下,月之皎洁的意象不仅照亮了诗人的心魂,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