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于油画艺术起源于西方,虽然我国一直也在油画艺术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但油画艺术仍是归属于西方的绘画体系。本文主要从"意象油画"的形成描述了意向油画的由来和发展。然后就意向油画与中国文化关系,对"油画民族"这一概念进行思考:油画民族化乃是出于对油画技巧世界化的一种保护心理,它和意象油画本身的发展并没有很强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将中国油画史笼统的看作是意象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结果,有两种相对立的意见:有人认为,消除现代化的负面结果的唯一出路是终止社会现代化过程;另一些人则认为,只要实现现代化,这些负面影响可以不加考虑。我认为,上述两种看法都有不妥之处。事实上,在西方发达社会,许多学者和思想家对现代化作出了较为深刻的反思,这些反思和批评不仅对我们了解西方现代化有所启发,而且对我们正在进行中国现代化过程有借鉴意义。下面我主要结合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社会的批评谈谈对现代化认识。  相似文献   

3.
王军 《现代交际》2010,(12):117-117
本文从中西方教育理论课程目的性和本质性的差异,左脑型的思辨、批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东西方艺术教育本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李毅 《现代交际》2012,(3):65+64
蓝棣之教授的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学批评中独树一帜,另辟蹊径。他将西方的精神分析法与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相结合,以文学文本为中心进行症侯式分析,并对文学作品的潜文本、作者创作中的潜意识进行深度挖掘,这既是对文学作品的重新发现和解读,也是对文学批评方法的一种拓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狄金森在美国诗歌创作文坛上曾叱咤风云,盛极一时,而他的诗歌作品也对时代下的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就以艾米莉·狄金森的代表诗歌为基础上,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以及理解,着重点主要落在生态批评这一视角,从该视角出发对诗歌中出现的种种生态意象进行描述以及内涵发掘,深刻剖析狄金森的自然观以及生态观念,从而进一步影响受众者的生态观念,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他立足于中国的美学和文化,充分吸收西方当代美学成果,把美学提升为人生境界,他的美学观念概括为"美在意象"。美育是"美在意象"在实践中的作用和升华,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完整的人性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梳理当前话语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认知隐喻理论的批评话语分析模式,提出基于语料库的金融话语批评隐喻实证研究范式及其路径,为实际语料分析提供可操作的模式,从而验证认知隐喻理论的可靠性和解释力,揭示西方媒体围绕中国金融国际化战略的话语表征,以及这些表征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特征,为中国金融国际化战略的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建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小说《喜福会》中的神秘东方意象进行分析解读,试图证明作者并非为了取悦美国主流大众,而放大小说中的东方主义元素,相反,作者期盼中西方能从对抗走向融合,实现多元文化共存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马雷  颜培芬 《现代妇女》2014,(6):290-291
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以凝练的语言、别致的声律和丰富的意象满足人们的社会情感需求。作为东西方诗坛中的两枚瑰宝,唐诗与十四行诗的研究成为研究者探讨的永恒话题。本文将通过对比唐诗与十四行诗中相通的自然意象,探究隐含在两种艺术形式后的隐喻和原型模式,从而揭示出人类相同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告隐喻的喻体意象为研究对象,以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首先阐述了意象图式理论的含义,其次分析了意象图式理论下广告、意象与隐喻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广告翻译中若借助隐喻的修辞手法,能更加充分地对产品进行语言描述,更加准确地表达出产品特点,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分析广告隐喻喻体意象翻译的实质、过程和关键以及意象图式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我们能更准确地表述广告隐喻喻体意象的翻译原则,精准地传达广告信息,实现广告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英美新批评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三十年代在美国成形,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达到顶峰,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逐渐式微。新批评曾经对西方的诗歌批评产生重要影响,进入中国后也对"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批评工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荒野是人类最初的家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荒野的地盘日益缩小,荒野不在是人类的故里,反而是一种神秘恐惧而又陌生的"他者"。荒野意象在在西方文学发展中重要的母题之一。作为一名当代作家,阿特伍德不仅娴熟地运用各种后现代艺术手法,如戏仿、互文、元小说、不可靠叙述等,而且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参与叙事。其中荒野在阿特伍德笔下便是一个高频意象。  相似文献   

13.
日暮意象是陶渊明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相较于陶诗中的鸟、酒、菊花等意象而言,日暮意象受到的关注和就此开展的研究并不多。日暮意象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内涵,研究陶诗的日暮意象对于把握诗人的情感,探究陶渊明独特的意象群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从日暮意象入手,先回顾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暮意象,再分析陶诗中日暮意象的特点,接着探讨日暮意象丰富的意蕴,并解读陶渊明的心境,从而更好地理解陶诗中"借日抒忧"和"托日言乐"这两大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传递至关重要.本文突破了字面和语法层面上的意象分析,并以福科尼耶和特纳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意象翻译的概念整合过程,总结出一些翻译策略的选择性规律.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文化,文章主要讲述20世纪西方几股重要文化潮流,包括迷惘的一代、女权运动、马克思主义、意象主义运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运动。正是这些文化潮流相互促进制约,带来20世纪的文化繁荣的盛局。  相似文献   

16.
海子短短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创立了仅属于自己的意象,形成了独特的诗风.本文从意象入手,进入诗歌的文本中,对其中出现的诗歌意象进行梳理,力图找出世间万物在海子心灵中折映出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陆游诗歌中的灯意象颇多,其中以灯写愁的更多。这些灯烛往往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出现.而是与其它意象结伴而来,写尽了诗人心绪中的愁结。  相似文献   

18.
浅析美国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心全 《职业》2011,(2):165-166
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危机不断放大,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的破坏,特别是西方国家经济的损害程度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问题,但从深层次上分析,是西方民族的思维出现了  相似文献   

19.
意象油画是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体系在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通过油画技法来表达中国精神内涵的一种绘画形式。"意"即"写意"、"意韵"、"意境","象"即"物象","不求形似"只是"取其意气所到"的写意性追求使意象油画取得了与中国写意造型语言相近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意象油画是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中华文化内涵以及中国诗意魅力。所谓"意向"油画,顾名思义就显示出其兼具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的双重属性,将客观的事物抽象画、意象化,实现"物我合一"的状态。本文以独具特点的中国意象油画为分析对象,试图通过对意象油画内涵和发展历史的简要介绍,分析其中蕴涵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诗意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