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红时  杨玉华 《职业时空》2008,4(6):148-149
一、生态系统发展观生态系统发展观是系统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的融合。生态发展观认为个体的心理活动不是孤立的,它既受其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其外部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进行。个体主动塑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在塑造着个体,个体力求达到并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以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2.
消费社会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它影响着个体性的发展并使之呈现了"双重"性。文章通过对消费社会特征的分析揭示了个体独立性、自主性的增强同时个体的连接性、认同感的需要也增强这样的双重特征。这种双重性特点的个体是消费社会影响下的必然趋势。然而,"双重性"的背后则是再次延续了社会学的传统命题个体与社会,双重性诠释了个体既是社会共性的参与者,又是独立个体的活跃者。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剖析二战,解析纳粹背景下小人物的心理,本文运用荣格原型理论来分析小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主人公的心理历程,主要从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自性以及智慧老人等原型去解析,并通过人物关系对原型理论深入探讨,通过研究得出原型影响下大时代小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领导者的领导能力萌芽于青少年早期阶段。在当代一些西方国家,领导力被视为个体能力培养中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实际的少先队工作中,也包含着许多领导力早期培养的因素。领导力旱期发展是领导理论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连续性的要求,同时体现着终身发展趋势。在领导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上,领导力特质理论强调先天因素的重要性,而领导行为理论和情境理论则强调环境对领导力发展的作用。家庭对领导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环境影响领导力特质发展,性别、出生顺序影响领导行为,亲子关系和领导力发展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庞红敏 《现代妇女》2014,(4):126-126
社会责任意识是个体根据所处的社会关系,关于对自身、他人、集体及国家所担负使命的心理认知和自觉意识,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障。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排斥是指个体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排斥或拒绝,个体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排斥会引发多种不良效应,如诱发个体的攻击行为。然而对社会排斥是否是因为引发情绪悲观而产生攻击行为的理论目前仍存在着争议。心理学者普遍将竞争态度分为良性竞争和过度竞争,并且认为过度竞争的个体存在着攻击他人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刘波 《现代交际》2012,(8):208-209
现如今,人们在时代环境和社会环境下意识到家庭是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生活场所,家长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知识水平、逻辑结构水平以及家庭中教育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身心健康以及处世的态度,尤其是对子女个体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统称为家庭因素,这些因素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及其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兴趣是个体追求某种职业或从事某 种职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性向。职业 兴趣可以使个体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优先选 择某些职业,它能够在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 中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助于发掘智慧、潜力和 工作效率。我们经常面临着许多的职业机会, 怎样把它们归为数量有限、适合操作的职业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分配政策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在不同阶段,分配政策与青年价值观之间不断进行着互构与调适,这是一个个体理性行为选择的过程:分配政策通过为青年个体设置价值导向、目标和手段影响青年价值观,青年个体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理性地做出选择,或是选择接受政策导向性价值观,或是推动分配政策的变迁,进而影响甚至改变政策导向性价值观。现阶段,应该按照平等、公正原则设定分配政策目标,给予青年人更大的自由度,更好的收入预期,使更多青年通过符合个体理性原则的制度化途径走向成功,从而增强分配政策导向性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与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对于"教育目的"的认识,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各执己见。教育目的指引着教育的整个过程,同时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关系着国家民族的人才培养。以"教育目的"为讨论对象,从历史发展的维度,在介绍国外典型"教育目的论"的基础上,概述我国的"教育目的"情况,结合我国教育目的现状,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异化表现,进一步探讨和反思,指出教育目的不应该违背天性,而是应该肯定重视个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网络成瘾的多元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尤芮·布鲁芬瑞那提出的生态理论观是当今个体发展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它将个体发展视为周围多层次环境关系的复杂系统,认为环境是一系列相近的结构,从家庭一直扩展到学校以及孩子每天生活在其中的街坊环境,环境的每一个层次都被认为对个体的发展产生着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聂玉洲  朱晓光 《职业》2017,(7):63-65
教师人格特质是教师职业所特有的、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展示出的教师个体所特有的个性特质、气质修养、工作态度、学术作风、管教艺术等显性特质,是教师个体持久的、带有职业倾向性的性格特征,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显著变量,是学生个性的发展、智力发展和学习学习绩效中最为活跃的影响因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便是一种教学资源,不同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职业人格形态,会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影响着学生.  相似文献   

13.
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发现阅读教学,特别是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超原型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探讨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超原型阅读理论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文言阅读兴趣、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汉语综合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以原型范畴化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以"power"为例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认知阐释。通过对"power"一词的分析,发现在"power"原型的语义范畴中,包含基本义和其他边缘义项。这些义项以基本义为原型,其他边缘义项则是通过原型转化、原型分裂和次范畴化等途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个体自我评价、参与锻炼的动机、喜欢参与的形式和项目等几个方面着眼,目的在于探寻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积极的,互联网+正在影响着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学校的运动气氛和朋友的带动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面对地震灾害所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损害不是任何个体所能抵御的,但又离不开单个个体的努力。社会政策既可以在宏观方面调动和整合个体、群体及各种物质资源,也可以在微观方面指挥着个体的行动并涉及个体的资源分配状况。本文拟从个体需求、能力建设与社会参与、社会公平、社区为本、社会心理性社区重建、救灾策略秩序等六个方面,对汶川地震灾害救助社会政策进行反思,为未来灾害救助积累政策经验。  相似文献   

17.
社会化研究虽然是社会学探索的一个旧话题,但在今天,若能从人类身心健康的角度对此作一次尝试性的考察,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按照广义社会化研究的观点.人的社会化几乎贯穿于人类个体的整个一生,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危害个体身心健康的因素.我们姑且把在这个过程中因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个体心身损害的结果,简称为"社会化后遗症".它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社会化前后遗症和社会化中后遗症.  相似文献   

18.
刘炳震  郑立冬 《职业》2022,(23):33-35
涉农职业培训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养了多种实用人才。目前,涉农职业培训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政策应急取向、项目管理粗放、个体需求薄弱等问题。为提升涉农职业培训质量,应从政策扶持、项目管理和提高劳动力个体需求方面寻求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宣仲良  杨永娟 《职业》2008,(10):56-57
自我评估是个体选择和规划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理性客观的自我评估结果决定着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质量。对于个体自我评估这样兼有系统工程和复杂心智活动特征的行为而言,确立评估的原则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估方法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从而导致每个孩子个体之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原因的相互作用,幼儿期的注意力在个体上的表现存在差异性。因此段时期注意力的培养关系着童年期学习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幼儿期注意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后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