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乡政村治”新体制取得了卓越的乡村治理绩效.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社会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需求和新矛盾使得乡村治理与和谐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2007年以来,浙江省舟山市回应农村社会发展新需求,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建构了以“协同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的重构,创新了农村基层社会的协同服务机制.同时,这一机制创新也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双创"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对"双创"教育的现状及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构建符合"双创"教育需求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探讨该课程体系的内涵、优势及实施措施,拓展开发具有"专创融合"特色的教材、实践平台、项目,开启创业体验等,以助推"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是促进"双创"教育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4.
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有赖于村民的政治参与.广东省顺德市一农村的"村民自治"情况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接受教育程度偏低、传统政治文化影响和村民自治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农村村民政治参与度低的成因.解决的途径在于发展经济,努力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大教育投入,消除文化上的贫困阶层;培养村民具有参与型的政治文化素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保证政治参与渠道宽阔畅通.  相似文献   

5.
深化高等学校"双创"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双创"教育模式,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重要工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模式已成为各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宝鸡文理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双创"人才为目标,立足学校实际与特色,从更新"双创"理念、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构建了地方高校"335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先富群体治村"是近年来基层民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乡村精英治理格局的回归,并与村民自治的原则和实践产生了紧张,折射出民主治理与精英治理两种模式问的张力,矫正"先富群体治村"趋势、消除民主参与的结构和观念障碍,需要在制度建设上着力.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村民代表会议是践行民主治理原则的载体,亦是平衡"先富群体治村"现象的重要机制,但它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规范.  相似文献   

7.
王振亚 《唐都学刊》2013,29(3):125-126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乡村作为基层社会的核心组成部分,历来都是国家政治活动展演与嬗变的重要场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蓬勃发展,治理理念逐渐被我国学者所接受,乡村治理成为继村民自治之后又一重要的分析概念,极大地丰富并拓  相似文献   

8.
农民合作组织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以河南兰考县胡村合作社为例,要想推进偏远落后地区农民合作组织的形成,应该发挥结构性外力的作用,动员村"两委"的支持和参与,培养村庄能人成为合作组织的骨干和领导者,并通过"选择性非经济激励"的办法和在当地能够奏效的"土"办法提高农民觉悟,从而使合作组织不断获得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宓、缪凤林是"学衡派"中谈论人性较多的学者.他们主张人性二元论,认为人性有善有恶,可善可恶.他们的人性论有重要的西学背景,但主要是对中国传统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的复归,表现出"学衡派"作为文化民族主义派别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11.
当前转型期的基层社会治理处于"街居制"与"社区制"共存的状态。因街居制与社区制是基于截然不同的社会治理理念而形成的社会治理机制,当前基层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是因为社会治理环境、治理机制和治理理念没有相匹配而造成的。社区制取代街居制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它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发生改变和完善。其途径是,以服务型执法确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角色;简政放权、行政管理重心上移;以预算制度保证决策主体与执行主体的效率;以法治建设保证转型后的社会治理机制不走样。  相似文献   

12.
13.
H村村民为Y某争取选民资格的选举事件是一个典型的集体行动案例.此案例呈现出的行动轨迹是:危机引发民众创新期待--精英引导与动员--精英主导的村民集体参与行动--实现行动目的.这其中也相应地蕴涵着危机促动的行动发生逻辑、精英主导集体参与的行动运作逻辑、理性参与的策略选择逻辑.H村农民集体行动的结果,不仅实现了直接目标,而且促进了村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诱致了制度创新.本案例表明:底层社会行动在社会变迁和制度创新中具有积极意义,理性化的集体行动是取得制度创新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裘斌  齐陈骏 《学术交流》2007,(2):136-140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几个政治相对清明、社会比较稳定的“治世”时期。当时的统治集团能够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措施,从而为劳动人民的生产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古代“治世”时期实行的经济措施,主要有解放奴婢,驱民归农;奖励开垦,兴修水利;轻徭薄赋,厉行节约等等。认真分析古代“治世”的经济成因,对于现今我国农业的发展乃至新农村的建设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的多种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的多样化;在坚持土地承包制的同时,运用多方力量,完善农业生产的各种设施,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同时,应加快面向农村的各项制度改革,多管齐下,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系统梳理整合各级政策、资源,把不同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活动、创新竞赛合理安排在学生的不同年级阶段,使之有效衔接,构建科研引导型"阶梯式"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有效地提升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三年的实践证明,科研引导型本科创新人才"阶梯式"培养路径切实可行,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先发"地区的先行法治化是指中国东部地区在其经济与社会"先发"的基础上,在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下,率先推进区域法治化.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纠纷解决机制的要求也就越高,这是东部地区法治先行最为基本的动力.先行法治化虽然发生在局部地区,但具有全局意义,其实质性的推进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区域法律生态学"是针对中国法治转型的特殊性而在理论上提出的一个初步的线索和指引,期待能以此为方向,进而形成更为丰富、具体的指导理论.浙江省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先发"地区先行法治化具有一定的基础,在现行体制下完全可行,其完全可能成为中国向法治转型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8.
蒋丽丽 《创新》2007,1(3):106-110
随着我国运输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铁路面对来自公路、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强力竞争,压力巨大,形势严峻.柳铁宏扬"双自"精神,适应生产力布局调整,有自己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自身条件,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和需求,体现了它的时代、地域、行业特色,是企业应对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需要重新崛起的特殊时代条件和民族传统的群体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该文面向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基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交叉融合的理念,从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方法五方面入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通过研究,重构了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了"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开展了课程改革,产出了一大批学生创新创业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