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体.但在传统的现代化追求中,却导致了人的价值的失落,造成了现代性的悖论.实现入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优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在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的有序发展中,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二者协同发展,相互影响,但人的现代化对整个社会现代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看,既有以人的革命推动现代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忽视人的素质提高造成现代化畸形发展的失败教训,人的现代化理论正是这些深刻教训得出的结论。理论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的现代化才是社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改变目前国民素质较低的状况,把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跨世纪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人的现代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我们应该优先发展人的现代化。相对于社会现代化而言,人的现代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前发展,这在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是可能的。所以,我们研究人的现代化的超前性,就是要研究如何在后发型现代化的中国,充分发挥人的现代化在社会现代化中的先导作用,进而加速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关系问题,历来是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曾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当代中国伟人邓小平也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两位伟人的精辟论述道破了人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突出了人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计划经济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结构转变,实施这一社会结构转型工程的是现实的人。只有处理好人的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关系,才能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从而完成向现代人的转变,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要尽快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目标,首要的和基本的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科学发展观明确回答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的、根本的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蕴涵了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发展的文化维度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资本至上的西方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反映在三个方面。从理论逻辑来看,唯物史观是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社会关系、自身关系以及世界历史进程中审视的,精神世界的全面丰富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尝试,而体现在历史现实之中的对人的现代性转型的理论自觉与实践探索;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以中国面临的古今中外的复杂矛盾为实践起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实践目标,以坚定中国道路、坚持全面发展、人民至上、守正创新、胸怀大局为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与历史的进程是一致的。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只有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才能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城市人的形象塑造置于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之下,与人的现代化进程联系起来,试图揭示城市人形象塑造的基本指向、途径和过程,以期对目前正在进行的形象塑造工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现代化起步比较晚,不能循序渐进地前进,丧失了正常发展的机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思想的困惑.这对于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抓住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是我们的既定方针,也是我们赶超先进国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导致的社会分裂,使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追求形成了一种乌托邦式的情结.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判断和对传统理想的弘扬,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机制.从民生主义到新民主主义,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发展过程展示了现代性、乌托邦与社会主义选择中的历史关系.只有在现代性与乌托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勒纳的传播与发展理论首次揭示了传播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因果关系,开辟了一个将传播学探讨和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过程联系起来的新思路,对发展传播学有学科创始之功。其中的"西化"取向是20世纪50年代"现代化理论"影响下的产物,其局限事实上是一代人的局限,是一个时代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现代化追求与社会主义选择统一起来,是关系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康有为和孙中山以不同的方式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现代阐释,用以判断资本主义,追求世界大同,把现代性置于道德乌托邦统摄下,但并没有消除二者之间的对立。毛泽东在计划经济框架下寻求二者的统一,使中国社会主义走向了难以解脱的困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结合起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土耳其政治现代化属于“援引型”发展模式 ,并以民族为基础 ,以西方化为中介 ,以世俗化为主要表现形式。这种特征是在内外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产生的。土耳其在政治发展上缺乏一定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政变与反政变活动、政府与传统和宗教势力的冲突时有发生 ,在一定范围内还出现了伊斯兰教的复兴。因此 ,虽然土耳其政治现代化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民主化程度也相对提高 ,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阻滞因素 ,尤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挖掘、分析和整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年1月—2021年8月的3 866篇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文。围绕该领域作者、机构、关键词信息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理清、归纳和刻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研究力量、热点内容和演进路径。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在核心作者群、机构地域分布、学术合作等方面有待改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现实境遇、国际背景、研究力量等,未来应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研究,构建富有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问题意识”和“解决方案”相结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为主旨的东方社会理论,其实质是马克思思考东方社会现代化道路问题的理论成果。东方社会理论把社会主义看作是能够同时解决东方社会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使东方社会走上现代化的现实性力量。其在社会发展的思维方式上破除了历史的单线进化论,体现出反对西方中心论的基本论点和理论特色。在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代化实践中,毛泽东和邓小平从真理的趋同上实现了两者的前后呼应,并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作出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尤其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社会中的一大热门话题.对此,理论界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当今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和途径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最新论断,是中国现代性话语的最新表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三重超越”性质,既具有现代化的普遍性特征,也蕴含现代化的“新”特质,与西方现代化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共享的现代化、人民民主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民性、民主性、共享性、正义性与和平性,是有“根”、有“魂”、见“人”、见“物”的现代化。消除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阿碦琉斯之踵”,做好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大学问”,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新”向度。  相似文献   

19.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和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有效促进人的现代化,在国家现代化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人的现代化视角来考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价值意蕴,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既是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又是一个逻辑实践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以农民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从福建沿海五地市农民的问卷调查中取得一手资料,考察农民现代性的获得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农民具有较强的两性平等观、效能感、时间观念、教育期望,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对传统的家族观念逐渐淡漠,自我取向开始增强,但是农民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风险意识低。同时,教育程度、务农年限以及人际关系对农民现代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