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周末,我带儿子回家看望母亲。推开院门,孩子欢快地喊着姥姥,母亲欣喜地应声,却不能马上迎出来,七十多岁的人了,双腿又骨质增生,动作没有那么麻利。没等母亲站起身,我们已经进了屋。眼前又是那熟悉的一幕:母亲坐在那台陪伴了她半个世纪的缝纫机前,面前堆着针头线脑,旁边放着她的老花镜。  相似文献   

2.
冰心一生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作品,其中纪伯伦散文诗《先知》的译作堪称译界经典,两人同为爱与美的信奉者,相似的文学创作理念和心灵上的高度契合,使冰心的译本独具特色。《先知》的冰心译本,运用顺真美三原则将原作的神韵和美传递给读者,既忠实于原文,又对读者负责;不仅真实传递出纪伯伦诗作中深邃的哲理,又兼顾了行文之美。  相似文献   

3.
一凡 《老年世界》2014,(1):27-27
用了六年的手机终于罢工了。那天一大早,我和妻子一起去选购新手机。  相似文献   

4.
翟杰 《老年人》2011,(11):30-30
用了6年的手机,不经意间竞出了毛病。一大早,妻子就陪着我去商场购买新手机。  相似文献   

5.
徐上峰 《老年世界》2006,(22):29-29
2004年,我办了一家针织厂。开始还真顺风顺水,第一年便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相似文献   

6.
钱国宏 《老年人》2010,(1):31-31
时下,一种叫“QQ农场”的娱乐游戏正风靡网络,这股风也刮到了我们家里,就连我那六十多岁的老母亲也“身陷”其中,如今已经荣升“农场主”了。  相似文献   

7.
海星星 《老年人》2005,(3):33-33
把儿女们养大成人后,母 亲已是满头霜花了。为了照顾 她的晚年生活,我把母亲从老 家接到了城里。 母亲原本十分仁慈,对待 每个儿女都一视同仁,不曾有 过偏心。但自从住进我家后,在 我和妻子之间,她手上的“那碗 水”就开始倾斜了。 我和妻子的生日在同一个  相似文献   

8.
《母亲》是俄罗斯著名作家高尔基的成功代表作,它是当代俄罗斯的传统文学的发展与继承,小说中也极力强调了人与人平等自由的权利。本文通过小说中母亲的转变详细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张金刚 《老年世界》2013,(13):24-24
拿起电话打给母亲:“娘,吃了吗?”放在平常,母亲肯定乐滋滋地说吃了饺子、面条,惹得我流口水。意想不到,母亲竟然答非所问:“想呀,你说能不想吗?有一个星期不回家,也没打电话来,树上的李子都黄了。”我一头雾水,抬高声音“吼”道:“我是问您吃了没。”母亲这才意识到自己没听清,略显难为情:“现在耳朵不好使了,唉!”一声叹息,母亲很是难过,我更难过。一句“吃了吗”却听成“想我了吗”,看来母亲正在惦记我这个离家的孩子呀!  相似文献   

10.
母亲今年93岁,当了一辈子的红娘。每次谈及往事,她都如数家珍,我从她的红娘经历中看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择偶变化。  相似文献   

11.
郑文 《老人天地》2010,(7):43-43
母亲有领导欲。我们家人口简单,我便成了她的重点“管理”对象。敬重父母是儿女的天职,是无可厚非的,只是我不想被她管得太多,于是琢磨请个钟点工,每天两小时。  相似文献   

12.
近半年来,退休之后赋闲在家的老妈突然间“抖”了起来,整天喜笑颜开,精神头十足,出来进去,风风火火,俨然是全家最忙的人,而且上周还从县老干部大学捧回来一个大红的聘书:“客座教授”!这是我和老妈“斗法”的结果。一年前,忙碌了大半辈子的老妈退休离岗。退居二线的老妈极不适应这种“闲人”生活,整天在家里唉声叹气,行走坐卧,不知所措。这种生活状态继续下去如何使得?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社会导刊》2009,(13):21-21
四川汶川映秀中滩堡刺绣小组负责人邓汉蓉:“社工进来这么久了。真是太感谢了.一直在陪灾区老百姓.在为灾区做很多实事。对我们太好了,要是社工能坚持呆下去就好了.刺绣活动继续搞下去.我们就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15.
翟杰 《老人世界》2013,(6):17-17
用了6年的手机,终于罢工了。那天一大旱儿,我和妻子就一起去选购新手机。我这人不喜欢追求潮流,手机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就行。于是,我让导购员拿出一款最便宜的。对方伸手摸起“半块砖”,说这是一部老年人专用的手机,虽然价格低,但却不太适合我。妻子接过来,在手里来回地翻看着。“这款手机除了铃音响、按键大之外,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有‘SOS’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俄关系不断深化,对俄罗斯文化的热度再次上升,俄罗斯母亲这一概念作为俄罗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全面了解俄罗斯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从该概念的民间及宗教的角度来研究俄罗斯母性崇拜的起源。  相似文献   

17.
蒲苇 《老年世界》2008,(17):14-14
从我记事起,便知母亲“嗜钱如命”。 小时候,母亲牵着我去菜场买菜,常常为一分钱和摊主争论不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空瓶或废纸废塑料总是捡回家,然后卖给收破烂的,与收破烂的自然也要讨价还价一番,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偶尔竟然会挽起衣袖拉开架势。  相似文献   

18.
渐渐地他长大了,大概是13岁以后,我发现他不愿意跟妈妈一起了。很多妈妈只看到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其实很多情况下,倒是母亲更离不开孩子,我便是如此。丈夫从儿子出生到现在一直在外地工作,儿子基本上是由我独自抚养长大。小时候,儿子跟着我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19.
母亲是个心软嘴硬的人,对待我们姐弟四个有关“待遇不公”的抱怨,她从来不做什么“十个手指还不一般长”“手心手背都是肉”之类的解释,总是一句话:“我一碗水端平!”  相似文献   

20.
明云 《金色年华》2008,(9):33-33
自从父亲中年病故,家里所有重担就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没有正式工作靠打工维持生计。母亲的工作很不固定,营业、保管员、保安、清洁工什么都干。有段日子,母亲一下打了两份工,白天钟点工,晚上去医院照顾病人。没日没夜地干,无序的时差让母亲渐消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