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这是我国明代诗论家朱承爵对于诗歌创作的异常简约,而又颇具权威性的阐释。(显然,朱承爵所指谓的“诗”,与当今通常认定的抒情诗属于同一概念。)诗人在他的创作活动中如何达到“意境融彻”的水准呢?梅圣俞这样认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1)王国维也有过近似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韵语阳秋》文艺美学“意”本体定位有两个立足点:一,文艺作品内蕴之“意”相对于诸形式因素的本体性;二,审美主体(“意”)相对于审美客体(“境”)的本体性。它重视“意”之“情”层面并进而认为,“意”之终极指向是超越“情”而达于“道”。它关于“意”与“境”及两者关系的论述,在我国“意境”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诗意之所在,也是衡量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尺。王国维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人间词乙稿序》),“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诗歌意境创造的自觉时代。唐代诗人和评论家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对意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异采纷呈的意境构成了千古卓绝的“盛唐之音”,也是唐诗臻于成熟的标志之一。胡应麟说:“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诗薮》)。翁方纲指出:“盖唐  相似文献   

4.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提倡的“兴趣”,指的是诗人凭借表象进行直觉思维而形成的意境,严羽认为它受理性制约而不被理性思维所取代。——这便是“兴趣”说的要义。本文试图利用现代中外美学、文论、宗教学、心理学、思维学的成果结合笔者的研究心得,加以阐释。所以,本文颇多引用他人见解;但这些见解一经本文连接贯通,便显出一种他人从未说过的新的意义,本文的独创价值也由此获得。 一 “兴趣”与意境 首先阐明“兴趣”即是意境(不完备的意境)概念。  相似文献   

5.
杨朔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的散文清新隽永,深沉明朗,具有浓重的诗人气质。他的散文继承了我国古代散文托物寄情,追求意境,感情醇厚,用字精炼,结构精巧的优良传统,但又富有造新精神,带有深刻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个人特色。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格调新颖,掩映多姿,反映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显示出深刻的社会意义。 杨朔的散文,有着独特的风格: 第一,托物寄情,言微旨远,物我交融,意境相托,不断寻求诗情美与意境的创新。 托物寄情,物我交融,是我国散文的传统,杨朔既有继承,更留意创新。“物”与“情”,他常在“情”字上谋取新意;“物”与“我”,他时时剖露出赤子之心。因之,他的散文题材细微(如蜜蜂、蚂蚁,茶花、红叶、海罗杉)而诗意醇厚,语不惊人(好比友人之间款款  相似文献   

6.
中国艺术意境创造中对“道”的认同是通过一种“圆而神”的悟觉思维实现的。它与整个中国艺术意境创造中对“道”的认同是相同的,中国绘画艺术中也同样追求“圆”之美。从表层(“象”之审美层次)而言,是追求着一种外在形式与结构之“圆”或完整的“空间境象”,包括特定的物理空间之圆,而从深层而言,则是要达到“气”圆与“理”圆。  相似文献   

7.
古典美学意境范畴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中尚难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或术语。近代的王国维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意境”这个词是经他提倡才流行起来的,有时他也称作“境界”。他在《人间词话》中大力标举意境,把意境视为诗歌艺术的最高品格,并且初步探讨了意境的涵义与特征,提出物我统一、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基本规律,并把意境从创作方法上区分为“造境”(偏于理想)与“写境”(偏于写实),从情感色彩上区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等,为中国意境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王国维之前,意  相似文献   

8.
我们民族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常常以“淡远”为极致,而散文意境所显现出来的审美功能,也就在“淡远”之趣中所作的最高灵境的启示上。这种意境的层深创构就在于它“能于浓重之中作淡远之想”(孙犁语)的民族审美趣味的积淀之中。综观中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我国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审美内涵,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王国维,则是这一概念内涵明确化和规范化的集大成者。他对“意境”的内涵把握及对具体作品的审美分析评价中关于“意境”的探究,表现出他对“意境”的认识,突破了前人,达到了一个高层次。唐代王昌龄《诗格》称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可算是最早在诗论专著中提出“意境”这个概念的。但这里的“意境”并非一个独立的专门术语,其与“物境”、“情境”相提并论,便可知王昌龄心目中的“意境”,与今天作为文学批评特定审美概念的“意境”内涵不尽相同,因为我们现在说的“意境”,实际上是包容着“物境”和“情境”的。王昌龄的“意境”说,应该是中国古代“意境”说的滥觞。  相似文献   

10.
“兴”和意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民族特色。“兴”和意境都是物对。动的感发和心与物的契合、相融而呈现在作品中的美。作为审美对象,诗歌“兴”的出现似乎先于意境,但诗歌意境滥筋于“兴”。但随着历史的演进,文艺创作的发展,诗歌“兴”和意境的创造逐渐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和特色,“兴”和意境终于增变发展成为中国传统芙学中的两个耀眼醒目的范畴。本文拟从‘兴”与意境同源而分流的角度,对它们审美结构及其审美特性的异同作简单比较。一、诗歌意境独特的审美结构及其审美特性。在文艺美学中,意境是一个标志艺术本体的审美…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是杰出的写意小说家,他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文言小说与诗歌的艺术精神,建构了用传奇写“意”以创造与诗画意境同构但又具有小说特质的意境的艺术模式,《聊斋志异》中的写意小说超越了前代小说“局部性”地创造意境的水平,通篇“整体性”地创造了意境,将我国古代的写意小说推向了顶峰。  相似文献   

12.
一、揭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奥秘的一把钥匙 意境,是我国诗歌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从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提出“物境”、“情境”、“意境”的“三境”说,到王国维倡导的近代意境理论,人们对意境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建国以后,对意境理论的研究和阐发也不断发展,从1957年李泽厚发表《“意境”杂谈》开始,到近年间发表的不下数十篇专论,意境理论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在这些论著中,贯串着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把意境分解为“意”和“境”,即主客观两个方面,认为“意境”就是“在这两个方面的有机  相似文献   

13.
屈赋死亡意境的构建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关于死亡的描述 ,包括诗人自己的死亡 (自杀 )、历史人物的死亡及用隐喻手法表现的死亡 ,二是对于死亡超越———“梦幻神游”的描写 ;前者属“写境”、“无我之境” ,后者属于“造境”、“有我之境”。屈赋死亡意境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 ,是诗人为“美政”而死这种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古典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学习古代文学 ,分析和掌握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 ,会加深我们的文学修养 ,丰富美感 ,提高艺术鉴赏能力。那么 ,怎样欣赏诗歌的意境美呢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术语。《老子》“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庄子》“天地有大美不言”等艺术思想 ,其追求弦外之音 ,像外之意的美学特征 ,已与今之“意境”内涵相近。意境一语最早出自托名王昌龄所撰《诗格》。王昌龄提出诗有物境、情境、意境三境 ,意境意味着“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 ,则得其真矣”。这主要是指诗歌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内心感受 ,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古风《意境探微》的“意境”研究提出四点商榷性意见。本文认为 ,1 .意象这一范畴的意义所指 ,是普泛而具有空间性的 ,意境为中华文艺所特有 ,富于特异的人文品性与人文深度 ;2 .意境之本体在无与空之际 ,而境界存在于人类一切生命与生活领域 ;3 .唐代王昌龄所言“诗有三境” ,是指诗有三种品格、层次而不是指诗有三种意境 ;4.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意境”之说的演变与涵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境”是艺术整体呈现给读者的影真、情真、意真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意境”一词被引用于文艺、美学理论中,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则正式产生于唐代中叶.明清时期,“意境”说更趋完备,至晚清王国维,他在集中概括了古代丰富的意境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完备的“意境说”.  相似文献   

17.
意境范畴中的“境界”概念源自佛家,有两个基本涵义:一是主体所处的外在时空;二是主体意识状态。作为时空之境,它不等于“景”而包含“景”。明清人以“景”充“境”并以情景关系论意境,犯了不相称的逻辑错误,无法对意境作出正确界定。文章认为意境是未经充分言说的特定时空的感悟。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的意境文章要有意境,才可能成为好文章;读文章也要进入作品的意境,才能读出味来。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创设出浓厚而美好的意境,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吸住每一位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境,先贤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孔夫子就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愤”,“悱”  相似文献   

19.
意境漫议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特性,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研究,可以置于不同的理论构架中去研究。意境可以被理解为意象的格式塔。所谓意境的情景交融,实是指相对独立之“景”,由于灌注了作者之意(情)而成为意象,使意象具有了某种张力,从而在人心中能形成一格式塔(完形),即意境。例如马致远《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二句共六个词组,每个词组一个意象,各词组互不关联地出现。后二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透出万千落寞无奈,在读者心中,前述六个单独的意象便被那种落寞无奈的意绪灌注而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味之不尽的意境。 意象的格式塔,可以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去分析。从创作方面看,即是选择一定的  相似文献   

20.
意境这个范畴具有双重性意义,它既是审美要求,又是创作法则。郭熙谈意境所说“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林泉高致》,下同),就是这个意思。在今天看来,好的绘画都应有美的意境,不论是何画种,但从绘画理论史上考察,中国绘画的意境提出,并非对人物画,而是在反映自然美的山水画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所提出的创作要求和审美要求。中国山水画起源于东晋南朝,宗炳论山水给人的美感享受是“畅神”,王微是“画之情”,他们并未提出意境问题。宗、王的山水画可能会有意境,否则宗炳赏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