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悦笛提出"生活美学"的新主张,有其两个方面的深刻理由:其一,当代社会艺术与生活日趋同一使"艺术否定生活论"、"艺术自律论"及其理论基础"主体性关学"难以为继;其二,更高的、全面的现代性要求重构审美精神从而来论证"生活美学"的必要性."生活美学"要得以确立,关键在于能否从本体论上论证生活与美之间的本质关系,并由此出发解释各种美学现象,刘悦笛以现象学的哲学视角为主,结合马克思、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和杜威的思想做到了这一点.但遗憾的是,"生活美学"的作者却没有对"生活"做出更为具体和准确的界说,"生活美学"要确立自己与实践美学和生命美学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就必须说清楚生活与实践、生命等范畴的关系,理顺"生活美学"与实践美学、生命美学的关系.与此同时,"生活美学"试图在一种对生活的本质直观中超越主客二分的主体性美学.然而,超越主体性美学是可能的,但否定主体性或将主体性与客体性等量齐观于一种混沌状态中,却无异于返回到前现代美学,乃至返回到一种前人类的自然状态.历史上那些号称取消了主客二分的哲学和美学,无不暗中承认主体性的这一地位.但无疑,"生活"的确可以被解释成为一个比实践、生活更广的因而可以把实践、生活扬弃于自身之内的范畴,从而"生活美学"不仅可以成立而且是极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逻辑起点"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胶着点,"实践作为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的观点得到相当多的学者的认同.然而,这一起点的判断本身却缺少坚实的逻辑支撑.与"实践"相较,"关系"是一个更为恰当的美学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并庆祝浙江省美学学会升格为一级学会,浙江省美学学会(原名浙江省哲学学会美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以“毛泽东美学思想研讨会”为主题,于6月12日~13日,在浙江美术学院史论系召开。 就毛泽东美学思想的主题,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杨成寅说,要科学地对待毛泽东的《讲话》和他的美学思想,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是毛泽东美学思想的核心。毛泽东美学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国情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宝。中国共产党 80年的历史 ,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探求史 ,毛泽东国情理论从本质上讲 ,来源于全党的实践活动 ,同时又指导着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和掌握毛泽东国情思想的科学方法 ,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蒋孔阳是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与时俱进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实践美学的主要代表,还是新实践美学的开启者。他的美学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实践创造美学",实践创造美学的集中表现是《美学新论》。实践创造美学,从审美关系出发,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把美归结为多层累的突创和恒新恒异的创造,把美界定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开放性的美的本质系统。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研究是中国当代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是实践创造论美学直接连接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中介,还是促进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蒋孔阳的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开辟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天地,综合研究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儒道互补显著特征,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特征及其在音乐美学思想中的表现。蒋孔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建设工程的主要设计师之一。  相似文献   

6.
"旧实践美学"以笼统的"实践"作为审美历史发生的起点,"新实践美学"在实践与审美发生之间加入了具体环节,"后实践美学"把审美发生的起点转向了动物与人共有的"生命".以实践和生命为起点的审美历史发生理论存在着对人类史实认证不完整、缺乏理论根据、研究不够具体细致等弱点.认知美学认为,在审美历史发生问题上,生命是前提,实践是基础,而真正的起点是人的"审美智能".正是有生命的人在漫长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知觉模式,并能够区分事物实用属性与独立形式,进而引起非实用功利情感而具有完全抽象能力,即获得"审美智能",审美活动才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  相似文献   

7.
"实践存在论美学"以"实践"为人的存在本体,将"实践"与"存在"相结合开启关学思考的路径,"实践"范畴是其核心范畴,其关于"实践"及其与相关范畴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思考构成这一美学的理论基石.本文试图依循"实践存在论美学"自身的理论思路,考察其"实践"的内涵以及该理论如何将这种"实践"与密切相关的一些理论关键词,如"存在"、"审美活动"、"唯物主义"等相结合,并进一步对这一理论的美学阐释力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8.
简讯     
浙江省美学学会1992年会暨毛泽东美学思想研讨会于6月12、13日在浙江美术学院召开。 年会突出中心,对毛泽东美学思想进行了专题研讨,联系邓小平同志的文艺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审视,数十名会员作了发言。尔后,与会代表又进行了热烈的自由讨论。同时,《毛泽东美学思想概论》将由浙江美术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队建设理论中国化重大成果的组成部分。本文将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与列宁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军军队政治工作实践,以及中国传统的"德教为先"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杰出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在他的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中都有大量表述.但是,过去人们较多地集中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而对毛泽东美学思想却缺少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有鉴于此,美学学者蔡子谔同志积数年之功,认真研究毛泽东美学思想,发现毛泽东思想不仅与美学有内在联系,而且事实上存在着一个毛泽东美学体系.现在,他已将研究所得公之于世,这就是《毛泽东与美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读完蔡著,我认为,这是毛泽东美学大厦的一次成功建构.  相似文献   

11.
彭萍 《云梦学刊》2007,28(4):93-97
周扬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第一个向中国完整地介绍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用现实主义来为“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定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他用《讲话》精神来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把文艺的大众化方向、文艺的政治功能等纳入其理论体系之中。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受到质疑时,周扬积极倡导“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新时期以来,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没有根本改变,只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有所反思,作了某些调整。  相似文献   

12.
朝鲜战争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了同西方国家的"和平竞赛".与战争形式不同,"和平竞赛"是两大阵营在较为缓和气氛下的一种角逐.虽然冠以"和平",但终归是角逐.经济、技术、国防等实力总体上落后于西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希图通过迅速提升国力,赶上并超过西方国家.有专家考证,最早提出"和平竞赛"的是苏联的马林科夫,他在朝鲜战争停战的翌年即表示苏联主张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进行"和平经济竞赛"[1](P147).  相似文献   

13.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在农业方面,毛泽东义无反顾地率领全国五亿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干社会主义事业、奔共产主义前程.按照这一理念,他一贯倡导的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公、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精神,总之是提倡一个"公"字,反对一个"私"字.依这种理念和精神的逻辑推理,干部、社员隐瞒粮食产量并且"私分",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然而,耐人寻味并出人意料的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从总体上看,毛泽东对隐瞒粮食产量的做法采取的并不是反对和批判的态度,而相反地是同情、赞赏甚至鼓励、提倡.  相似文献   

14.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的重要目标.确立这样的目标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用多长的时期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赶超.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运动,就是一场企图在短时间内实现赶超目标的大实验,结果欲速则不达,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薄一波曾作过重要评论,他说:"大跃进'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主要表现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等方面的盲目冒进."[1](P75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冒进突出表现在乡社合一的公社所有制在全国的普遍建立(毛泽东在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上誉之为"大公社")和以所谓供给制为核心的农村分配制度的急剧变革上.  相似文献   

16.
高准、邱捷对拙文《军事对峙时期两岸文学的互动简史(1949-1979)》提出的批评,完全是意识形态挂帅,如高准不止一次把政治著作当作文学互动例证,还把提倡文学现代化的余光中比做红卫兵;尤其是邱氏用政治批判取代文学批评,把大陆来稿视为统战特稿,共产主义入侵台湾,这种恐共心理真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相似文献   

17.
丁来先 《文史哲》2004,(1):129-133
在面对自然美的问题上,传统的"实践美学"会遇到双重诘难:从理论上讲,这种美学观点并没有超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固有局限;从实践上讲,恰恰是那些没有经过人类改造过的自然才具有着一种先天的美学价值。因此,要摆脱自然的从属地位,使其获得一种伦理性的尊严,就必须放弃"实践美学"的理论偏见,以审美人类学的眼光重新审视自然。  相似文献   

18.
梁艳萍  聂运伟 《云梦学刊》2001,22(2):107-110
"创造美学"是蒋孔阳先生建构的美学思想体系和美学学派.蒋孔阳美学体系所以卓然自成一家,就在于它的对于美与实践、美与创造、美与艺术和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独到的阐述和极具建树的概括,及其包容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点.蒋孔阳创造性地把"实践美学"推进、发展、延伸到"创造美学",拓展、丰富了"创造"概念在美学中的内涵,是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历史进程、研究现状、未来发展的思考性总结,也是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德侠 《河北学刊》2002,22(3):143-145
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当代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我们党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先导。今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必将使我们党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美学主要指1980年以来在美学论争中逐渐形成的“旧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三大美学理论流派。轰轰烈烈的中国当代美学论争在根子上不过是这些美学流派的哲学基础之争。本文的任务是指出这一理论事实,并着重分析各派美学哲学基础理论的局限,希望能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走出困境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