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不同于学术型、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本文从培养模式、专业筹建及培养方案、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经过实践与探索,提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及其基本思想,并具体阐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以及为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应在师资队伍能力的培养、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的探讨、注重产学结合的研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等方面所做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提出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物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体系,通过明晰培养定位、整合课程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等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学习、实践和职业技术能力相结合.而当前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无法保证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造就高素质师资队伍,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污水处理教学平台在培养学生环境工程实践能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依托污水处理教学平台,采用课程实验教学、综合实践,让学生参与污水处理教学平台运营管理的方式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应用技能、技术管理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环境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PLC技术及应用"课程本科教学的现状,主要围绕培养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了高等学校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并提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训练并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调整与优化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设置多种实践教学手段,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实践证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江珺 《人力资源管理》2014,(12):226-227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注重的是"应用性",强调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现在高校普遍存在教学创新不足、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教学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根据《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的特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些教学创新方式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释了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内涵,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定位、专业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措施:通过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直接引进”和“双聘双挂”,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三个方面的措施,尝试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依托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项目,安徽新华学院从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环境工程专业实施了专业改造和建设,并从专业教育的适应性、专业教学水平、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声誉等方面对专业改造与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服务于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第二课堂活动,必须坚持“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着眼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知行统一注重能力培养、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探索创新”四个原则,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积极构建以“一二课堂无缝对接的实践育人体系、以学术创新就业创业为重点的学生成长助推体系、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品牌化国际化多样化的校园文化交流平台”为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在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现路径,才能真正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落实到具体环节,真正做到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改革课程设置,以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教育为课程体系核心,重新整合知识体系结构,形成注重行业特色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教学途径,实现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综合设计、创新研究、各类竞赛活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实践和创新能力,构建以专业工程师素质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