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某些特殊性及现实性 ,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途径、主力军及辅助途径等做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开发涉及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等众多因素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劣势分析就十分必要。 (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1.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农林牧资源,尤其草原畜牧业长期以来是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西部集中了我国巨大的天然牧场,草原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和毛皮等畜产  相似文献   

3.
4.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数量、结构、文化素质、产业结构配置四方面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 ,并就人力资源中的优秀群体———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分布与配置的二元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相当严峻,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并且应针对西部地区的特殊性,树立更为主动的“人类与其他物种平权、平利”的环保理念;从提高实效性的追求出发将环境保护效率作为西部环保的第一价值追求;在运作机理上更多地选择动用社会政治大厦,更多地倚重权力,给权利以必要的限制;在制度构造上,关注以尊重私权为逻辑起点,重新设计自然资源物权制度,使人们在享受权利所带来的利益的同时去主动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西部大开发日益推进,西部经济有了高速增长,外商在我国西部地区的投资也大幅增加。但是,受政策、观念、成本和效率以及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东部和西部利用的外资,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差距仍然很大。东西部的差距看似是经济差距,实则是观念上的差距,它决定着知识、信息、教育、体制等改革和创新。所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焕发精神成为西部开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许晔 《学术探索》2003,(7):77-80
产业结构是重要的经济结构 ,产业升级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指出技术进步和政策因素是其产业升级最基本的推动力 ,西部地区应通过发展技术和制度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8.
对西部地区宗教认同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几个典型宗教认同状况的分析,认为西部地区的个体普遍有宗教认同,并对其共同的特征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潘海岚 《兰州学刊》2005,(5):348-350
发展教育对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然而西部地区教育仍面临规模小,投资不足,结构不合理,师资流失严重等棘手问题.基于此,发展西部教育应遵循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已十年有余,目前西部正处于经济增长的徘徊期。前一阶段依靠政策扶持、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已渐现瓶颈效应,而集聚经济的引入正好为西部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文章采用产业集聚静态指数和产业集聚动态指数对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现状进行测量,指出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存在工业整体集聚水平不高,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集聚受资源禀赋的影响,产业集聚的区际差异较大,产业分散、区域专业化程度低等特征。相应地,文章提出西部产业发展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等优势,创造条件,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己优势的产业集聚,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软环境建设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广鹏 《兰州学刊》2005,(5):152-153
所谓软环境主要是指与招商引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和吸引、留住人才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观念习俗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人文环境.新的历史时期软环境建设对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地区应从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司法和政府行政管理环境、市场软环境和文化观念环境等几方面着手,通过建设良好的软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权威部门统计,全国80%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而人口众多的乡镇医疗卫生资源却极为有限。以相对不发达的辽宁西部地区五个城市及其所辖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对辽宁西部地区城市及其所辖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为各级政府和医疗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客观翔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长期基 本方针。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深入分析了西 部退耕还林(草)地区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能够确保西部地区脱贫、发 展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的环境改善目标、改善路径和可行的对策措施,以建立可持续发展条件 下的西部地区环境整治与重建体系,从而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基础的稳固与坚实。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人口迁移形势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在20世纪50~70年代曾是全国主要的人口迁入区,进入80年代,人口迁移态势发生重大逆转,已由一个净迁入区转变为净迁出区,且净迁出率还有逐步增大的趋势。逆转的主要原因是全国生产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投资重点转移;而西部许多地区干旱半干旱和山地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口发展的制约,也有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部省区10年来以就业人数计算出的克鲁格曼指数平均值为0.6915,高于全国平均值0.5583.这说明西部省区制造业专业化程度偏高,且呈上升趋势,对于西部的经济发展而言,并非全然有益.对于地区专业化水平对经济发展影响显著的省区,应当走强化优势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促经济腾飞的路线;对于地区专业化水平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地区,应当将维持和发展已有的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作为政策重心;对于影响不明显的广西、重庆、四川三省区,应更注意对产业结构的统一协调以及对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主导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培养;对于西藏、青海、宁夏三个特殊省区则应结合当地特色,发展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过程中合理与不合理因素、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并存造成中国地区差距原因的复杂性。目前国内学者对地区差距问题所持态度大体为三类:(1)主张控制与缩小差距,以西部人士居多,亦有少数东部学者;(2)认为缩小差距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将损害国民经济增长效率,以东部人士居多;(3)主张在全国经济一体化中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使差距自然得以缩小,具有中立的性质,亦以东部学者为代表。对待地区差距问题不同的理论主张将对区域政策的制订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一、现行增长理论对经济现实缺乏合理解释新古典主义选择无规…  相似文献   

17.
18.
西部地区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半壁河山,其地域极其辽阔,包括6省1市4个自治区,拥有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陆地边境长达16000多公里,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其战略地位和国防地位十分重要。西部地区资源特别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铅、铝、锌、锰等大众矿产,铬、镍、钒、钛,钴、稀土等稀有战略性矿产,磷矿、钾盐、岩盐等化工非金属矿产和建材非金属矿产也很丰富、由于地理区位、自然条件、社会历史等诸多因素,西部地区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10个省区市,拥有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目前有人口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建国后至今,经过50年的建设,西部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带动影响分析、专门化程度分析、收入弹性分析和外贸出口优势指数分析等 4种方法 ,对西部地区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经综合对比分析 ,选择的西部主导产业有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和医药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煤炭采选业、机械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以及商业、农业等产业部门。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第一 ,主导产业高度反映了西部资源导向型的开发战略。第二 ,结构导向型开发战略初露端倪。第三 ,农业仍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第四 ,在主导产业中有很多产品具有较强或颇强的出口优势。第五 ,部分省、市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具有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