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专业认知是专业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的专业行为和专业情感,而新生的专业认知对其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等各方面均会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9年入学的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情感和专业期待6个方面对新生专业认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招生政策的改变,加大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生“高知识、低技能、高情感、低素养”的专业认知偏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动机缺乏自主性,对其专业认知有重要影响;已有经验和实习经历能够有利促进新生专业认知,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生源类型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生专业认知有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应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2.
论专业异化     
专业异化指人们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把专业绝对化、把人完全专业化的现象。从专业名称出发,用专业属性规定人的特性,人异变为专业的符号,人的全部等同于专业功能。专业异化是消极的,专业教育代替了整个人才培养;片面强调专业功能,人异化为工具;"专业"名称遮蔽了专业实质和专业人性。对于专业异化的消解主要依靠观念鼎新,配合一定的措施,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有望得到缓解。目前,对于专业异化问题的探讨更大的价值在于理论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3.
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决定因素应该是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现行高考制度只考虑语文、数学、外语等公共科目,反而不考虑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等因素,显示其设计已经陷入了逻辑误区.分专业高考制度,合乎逻辑,也更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专业建设的好坏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专业规范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规范,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是促进专业建设的有利措施.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专业评估细则,定期开展专业评估,能够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文章结合专业评估的过程与经验,对专业规范下的专业评估做了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结构现状调查与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抽样调查,对其设置的专业进行了统计归类,利用专业归类数据和计划招生数,解析了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结构现状,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河北省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专业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发展的要求、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集中度和专业聚集度较低、专业名称不规范等等。同时,提出了加大农业等基础类产业的专业比重、发展高新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产业的专业、各职业院校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专业的内涵建设等加强专业结构的调整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主动适应新形势,科学调整专业结构,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任务。在专业建设和专业调整中,要注意处理好适应性专业与战略性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数量与质量、宏观调控与专业自主设立、专业口径宽与窄、市场经济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专业归属感是衡量研究生专业认同程度、影响专业学习努力程度,事关专业发展深度的核心要素.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是影响研究生就业的两大关键因素.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缺失、专业学习兴趣缺乏,被动“困境”亟需改变.专业建设应整合资源、拓展专业的深度与广度,增强专业竞争力;教师应主动作为,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树立专业自尊,提升专业角色认同;学生个体应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专业归属感,增强学习主动性,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8.
论职业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专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入手,概述专业文化建设要整体规划、系统整合和科学运作,才能使其能量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引导出专业文化建设塑造着整个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及渗透在职业素质养成过程中,最后得出专业文化建设与实施要成立专门机构、增强教师专业归属感,规范教师专业行为,引领教师做专业文化的执行者、明确学生发展目标,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做专业文化的践行者、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基地功能,营造专业文化氛围、推进课程改革,以项目教学为抓手,强化专业文化建设以达到专业文化引领作用,提升专业内涵和实力。  相似文献   

9.
专业伦理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实践良好伦理秩序的形成至关重要,而专业社群与专业共识尚未形成,创制成为专业伦理生成的艰难选择.辅导员专业伦理的创制应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引导和促进辅导员在专业化发展中培养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意识、提升遵守专业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全面提升辅导员的服务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0.
把特色专业作为成人高教专业建设的重点,是由成人高教固有特点决定的。建设特色专业是个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必须明确建设的原则、要求。需要正确处理好特色专业建设与其发展环境的关系,特色专业建设与其他专业建设的关系,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与评审结果的关系,特色专业建设与保障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码艺术设计是数字化时代新兴的艺术形式。发掘数码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艺术渊源,是丰富数码艺术语言和正确表现数码艺术形式美的关键。正确认识数码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特点和表现风格,同时吸收不同文化,各学科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是数码艺术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服装面料外观再设计现状的思考与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向,服装设计已不再局限于款式和色彩上的变化,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处理显得越来越突出。服装面料外观再设计以视觉创新和工艺特殊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以SPOC模式的诞生背景与概念为切入点,就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特点,以及具体的SPOC模式下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设计与方法,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期望为推动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的能力成长与适应行业人才需求,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职技高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培养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出发,注重数字多媒体技术和教育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培养,使受教育者能够胜任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教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程教学,学校或企事业的信息技术服务、远程教育实施、企业培训、数字化教育软件开发等职业岗位,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面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变化,呼吁建立活性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机制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现多元服饰文化共存,保持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的生命力和云南旅游大省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6.
明朝对李氏朝鲜的冠服给赐是明朝对朝鲜外交礼仪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历代冠服给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明朝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以及朝鲜的实际情况对不同人员赐以不同品级的冠服,并将冠服给赐与对朝鲜王室的册封相结合,展示了明朝与朝鲜之间的朝贡藩属关系,反映了明朝的等级尊卑观念与制度,是明朝朝贡体制的一个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17.
服装对于人们不仅具有使用价值 ,同时还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服装及人们穿着服装后的着装状态———“装扮”进行美学考察 ,探讨了服装审美的客观标准及其社会作用 ,以及服装美的层次性和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现今的苗族服饰种类繁多,其来源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中原说”认为现今的苗族服饰是中原服饰影响的结果,但“中原说”缺乏可靠的立论依据和必要的论证基础,存在诸多问题。苗族服饰不是源于中原服饰,而是自源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民族服饰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鄂温克民族服饰也不例外。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往往形成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形成民族服饰的独特性。鄂温克族的服饰,与北方其他民族的服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使鄂温克族服饰又独具一格。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上。由于居住分散,产生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生活在森林中,以狩猎为生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有生活在草原上,以牧业为生的通古斯鄂温克人和索伦鄂温克人。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森林文化和草原文化,这两种文化在鄂温克民族服饰上有显著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试析民族服饰色彩与宗教文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色彩是服饰的表情,对于斑斓绚丽的民族服饰来说,它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色彩以符号的方式,通过象征的表现手法,昭示着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尤其是蕴涵于服饰之中的宗教文化。这不仅是色彩的符号功能决定的,更是由于宗教文化在民族服饰上的广泛体现。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揭示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