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隋代的文、炀两位帝王对待文学有着不同的态度,因此对隋代的文学审美状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隋文帝阻遏了隋代文学美学的发展,而隋炀帝受南方文化、美学环境的孕育,融汇气势于华丽之中,促进了隋代文学美学的发展。南北朝的长期割据,使南北两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美学风范,南方清绮,北方质实。南北文学美学之差异反映了地理文化之差异。随着隋代在地域上的统一,为南北文学美学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自 1945年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分裂至今已过去 50余年。在这50余年当中,韩朝关系发生了变化:一、“冷战思维”下的对峙;二、三次对话高潮及南北几次高级会晤;三、梦醒时分的韩朝关系以及朝鲜半岛的未来趋势。由武装对峙让位于和平统一,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试论康德美学的主体性支宇康德是西方哲学和美学重要转折点上的人物。正是他才完成了笛卡尔提出来的任务,即由宇宙本体论向理性本体论的过渡。康德美学散发着一种浓烈的主体性。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主/客对峙中,康德美学实现了主体置移。美的本质成为审...  相似文献   

4.
巴罗克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欧洲十七世纪同新古典主义美学并存、并与之相对峙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美学流派。严格地说,它同文艺复兴美学、新古典主义美学一样都属于艺术学美学。巴罗克美学上承文艺复兴美学、下接近现代美学的作用,它在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发展历史上的作用,它指导艺术自身复归、使艺术真正成为艺术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新古典主义美学。尽管如此,它历来却不象新古典主义美学那样得  相似文献   

5.
论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北体育风尚之差异卢鹰陕西省委党校文史室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长期的政治对峙和军事对抗,及两大区域经济状况、社会环境、整体价值取向与民族生活习俗的诸多不同,使两汉以来已初成体系的中国传统体育风尚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并发生了巨大的裂变,出...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美学主潮是由主观论美学和客观论美学两大体系的对峙发展汇集而成的。但是这两个体系的对峙关系,仍然不能概括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全貌,如果仅仅局限在这种关系中认识问题,那么许多理论现象就难以解释,例如胡风所陷入的矛盾纠葛与主观论美学并没有多少关涉,而朱光潜对美感经验能动性和直接性的强调,与客观论美学也无根本的冲突。实际上,中国现代美学近百年的历史过程是一个较上述对峙关系远为复杂的结构,其中还包含着另一个特殊的理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两个与主客两大美学体系表面上相似而实质上有深刻差异的理论形态。中国现代美学的历史发展,就是在这多种关系和理论形态的错综复杂的交织中呈现出来的。研究这个特殊的系统得以形成的条件及其内部两种形态的特点,对于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极化”是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深层运动形态。在美学理论形态上表现为现代人本主义美学和科学主义美学两股潮流的起伏、摇摆和对峙,但70年代后,有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从“极化”运动来考察,“后现代主义”文艺现象只是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革与发展,并未形成独立的思潮。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在其创作过程中特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也会通过作家的审美而对共产生深刻的影响。隋唐以前,中国经历了三百馀年的南北政权对峙时期,政治的分裂与军事的对抗,使南北地区文学创作处于隔离封闭状态,双方各自强化并发展了本地域的审美林征:北地崇阳刚之气,南方尚阴柔之风。隋朝年祚较短,而由唐王朝巩固并发展了政治统一的局面,从而使南北文学各自强化发展的两种审美风尚渐趋融合。总的来说,盛唐诗歌融南北双方发展到极致的两种美于一体,以刚健质实为其骨,以柔婉华丽为其联,两者相依互补,形成了盛唐之音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淮河上游地区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成为南北双方争夺的重要对象。趁势而起的蛮族势力以之为凭借,依违、游离于南北政权之间,但不足以在南北对峙之间成为第三方独立的政治、军事力量,一般是作为南北朝的附庸,通过不可忽视的战略角色凸显出来。在这个大动乱的历史进程中,淮河上游原有的地域社会文化逐渐瓦解。通过战争洗礼和蛮族融入而重新建构起来的地域文化(淮西风俗),对淮河上游地域社会产生了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分裂对峙,互相攻伐,出身寒门而欲求仕进的南朝文士对战乱的时局尤为关注。在他们的边塞诗中,其一寄寓了御敌靖边、建功报国的豪情壮志;其二揭露了君主的寡恩刻薄和边将的昏庸无能;其三表达了厌战反战的情绪和渴望和平安宁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美学推进与哲学语境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美学研究似乎已经停滞不前了。如何摆脱困境 ,开拓新的局面 ,使美学研究恢复到2 0世纪 80年代初那一鼎盛时期 ,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这是同行们所关注的。笔者以为 ,若要使当前的美学研究现状有所推进的话 ,应该允许一部分同行在哲学语境的转换中进行探索 ,作出拓展 ,形成另一类纯学术性的知识谱系 ,从而在不同的侧面上构成更为巨大的矛盾反差与对比体系 ,在相持对峙却又是相辅相成之中 ,进一步丰富我国的美学研究的整体状貌。长期以来 ,我们的美学研究与讨论 ,不管是客观—自然派、客观—社会派、主观派、主客观统一派 ,直到 2 0世纪 90…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袁世凯及其代表的南北政府侨务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贵祥 《江汉论坛》2005,2(7):95-99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在中国政坛上渐次出现南北对峙的两个政府,即以袁世凯等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京政府(又称北洋政府)和以孙中山为领袖的南方革命政府。在民国初期侨务政策的基础上,南北政府均制定了相应的侨务政策,并做了一些侨务工作。南北政府的侨务政策虽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在本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诸如保护华侨权益方面,南方政府比北京政府更加积极全面,深入侨心;大力发展海外国民党组织则为南方政府的独出特点;吸引侨资的效果北京政府不如南方政府显著;南方政府侨务政策比北京政府影响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13.
康德是西方哲学和美学重要转折点上的人物。正是他才完成了笛卡尔提出来的任务,即由宇宙本体论向理性一体论的过渡。康德美学散发着一种浓烈的主体性。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主、客对峙中,康德美学实现了主体置移。美的本质成为审美主体“心意诸功能的和谐运动”。另一方面,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性的活动,它不同于人类的  相似文献   

14.
生命哲学的艺术诠释──王国维美学思想综论李慈健(河南大学)在20世纪最初的10年间,呈多元对峙的中国文坛,出现了王国维卓特不群的美学理论体系。言其卓特不群,是说其理论取向既不同于革命派作家充满对未来世界狂想的创世纪文学思潮,又迥异于以儒家文化为本源的...  相似文献   

15.
南北朝宗教文化之地域分野孔定芳南北朝时期,儒学独尊的一元文化格局崩坏,文化发展呈多元趋势;在划江而治的南北对峙的政治环境下,南北文化出现历史性的地域分流。作为宗教文化的佛、道二教,南北大异其趣,风骚各领。佛教之分为南统与北统,道教之分为南宗与北宗,南...  相似文献   

16.
1917年7月,孙中山先生从上海来到广州,筹建护法军政府,同北洋军阀政权南北对峙。军政府从同年9月正式成立起,中经桂系军阀的篡权把持,孙中山被迫离粤,尔后又将桂系逐出广东、重新掌握领导权,直至1921年5月军政府改组为正式政府止,历时约四年之久。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发展周然毅与西方古代美学的重视概念、判断、推理和范畴的演绎运动不同,中国古代美学更重视直觉和感悟。严格地说,中国古代美学并没有科学意义上的美学范畴,只是到了近代,自王国维将优美、壮美、喜剧、悲剧作为美学的基本范畴明确提出之后,人们...  相似文献   

18.
审美判断之二律背反——康德美学方法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美学是个充满矛盾的整体,“二律背反”贯穿并牵制着这一整体。它是康德阐释审美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逻辑支点。“美的判断”和“崇高的判断”是康德运用“二律背反”对审美判断力的总体设定,表现为形式和无形式、感性和超感性、有限和无限的区别和对峙。另一方面,康德美学作为一个过程,驱动美向崇高转变的逻辑支点则是他关于“纯粹美”和“附庸美”的先验假定,这是康德美学动态层面上的“二律背反”。康德运用“二律背反”揭示了审美活动最深刻的、最重要的内在矛盾,这是康德美学方法论的根源,也是康德美学的主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可能性问题”是西方思想的基本追问方式。海德格尔本质性地深化了“可能性问题”,将西方思想引向更深入。在海德格尔的“存在”思想中,美学正位于可能性问题的核心;美学之可能性问题与美之可能性问题形成历史性对峙。海德格尔将美学置于可能性问题中,使得美学本身成为西方思想的内在需要和必然后果。  相似文献   

20.
康德在形而上学领域发动的"哥白尼式革命"彻底改变了主客体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先验论。正是先验方法在美学领域的运用,才使康德得以超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形成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扭转了当时西方美学的研究方向。在当下美学转型的语境中,重温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对于超越美学研究中感性话语与理性话语双峰对峙的理论困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