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巴蜀文化是起源于先秦的巴文化和蜀文化的合称,是长江文化中的内陆盆地型文化.巴文化和蜀文化经过长期的冲突与融合,逐步趋向一致,以至学术界常以"巴蜀"并称.但巴蜀毕竟是来源不同、地域不同的两个族团,其文化也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并延续至今,以至产生了"巴出将、蜀出相"这一有趣的历史现象.本文试图对产生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作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两汉时期西南人才地理特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汉时期西南人才地理特征探析黎小龙"巴有将,蜀有相。" ̄[1]这是汉晋人对巴蜀人才地理分布的概况,这种说法,就自然环境与地区性人才群体素质构成的区别而言,可谓把握住了巴蜀两地的区别和特征。但两汉时期中国西南人才的地理分布和开发的实际情况,较之"巴将蜀...  相似文献   

3.
文翁化蜀是蜀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巴蜀乃至全国吏治、文教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翁化蜀的结晶集中体现在文翁石室上.经东汉高联修复学堂及兴建周公礼殿、西晋张收增益圣贤图像、后蜀毋昭裔刊刻蜀石经,到两宋时,石室讲学盛况空前.经元代的中衰,明代的战乱,石室终毁于张献忠之乱.经清初的复建,石室延续其教化功能于后世.文翁化蜀的盛举实际上是通过引进中原文化、继承弘扬巴蜀传统文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玄奘少年时表示"愿入蜀受业",入蜀后驻锡成都空慧寺,空慧寺地望及玄奘在成都修习功课要迹均可考证.唐僧玄奘与巴蜀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巴蜀文化与玄奘之间的互动,起码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考察.(1)巴蜀文化从学风和做人理念两方面启发了玄奘最终的"舍身求法与西游取经".(2)巴蜀道、释底蕴为玄奘两大经典<老子>与<般若心经>的翻译奠定了学养基础.(3)巴蜀观自在佛缘促使玄奘形成了观音信仰,玄奘观音信仰又影响巴蜀形成广泛的观音菩萨崇拜.(4)玄奘为巴蜀禅系的形成增添了新养料.(5)玄奘入蜀与出蜀路线为巴蜀文化旅游资源留下了一笔潜在遗产.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存在与生物群落的存在有相似之处 ,中华文明是一个自成系统的大文化群落 ,是一种“母文化”。其中包容着种种子系群落。各子系群落的汇聚点形成了母文化的核心。巴蜀文化从来不是先天性具有封闭性的文化类型。它从巴蜀的巴蜀成为中华的巴蜀以后 ,始终是中华文明母体中一个最活跃开放的子系群落。它在中华文化系统中与其他子系文化群落不断互补、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开展前后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年1949年),此阶段由于考古发现资料很少,故研究者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学方面着手研究,老一辈的史学大师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董作宾、童书业、卫聚贤等对巴、蜀民族的由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这是巴蜀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第二阶段(1950年1949年),此阶段由于考古发现资料很少,故研究者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学方面着手研究,老一辈的史学大师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董作宾、童书业、卫聚贤等对巴、蜀民族的由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这是巴蜀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第二阶段(1950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据广元宝轮院、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几处战国时期墓葬的发掘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提出了"巴文化"概念,进而认为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资料当属"晚期巴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峡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对其文化性质,专家们分析认为应属"早期巴文化遗存",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此乃巴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潮;第三阶段(1980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据广元宝轮院、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几处战国时期墓葬的发掘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提出了"巴文化"概念,进而认为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资料当属"晚期巴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峡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对其文化性质,专家们分析认为应属"早期巴文化遗存",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此乃巴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潮;第三阶段(1980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发掘出了大批巴人遗址和墓群,对巴文化起源由过去判断是在夏商时期的认识又向前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建立起了一批巴文化学术研究的组织,举办了多次巴文化研究的学术活动,创办了一些巴文化研究刊物,这一时期为巴文化学术研究活动的最高峰。文章对巴文化研究活动兴起与深入前后80余年研究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概况。  相似文献   

7.
具有当代科学意义的“巴蜀文化”,于抗战时期由卫聚贤提出。但“巴蜀文化”概念和基本内涵形成和确立的标志,则是《说文月刊》两期“巴蜀文化专号”的出版。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是“巴蜀文化”概念发展最明显和丰富多彩的时期,川渝两地出现分流:四川出现由“巴蜀文化”向“古蜀文明”和“巴蜀文明”的提升和拓展,而重庆则出现从“巴蜀文化”“巴文化”向“巴渝文化”的嬗变。“巴蜀文化”与“巴渝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形成,既顺应了学术发展的趋势,也适应了特定历史时期(抗战、三峡文物抢救保护)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文化概念的创新,意义非凡,不仅直接推动了学术的发展繁荣,更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  相似文献   

8.
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开展前后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年~1949年),此阶段里由于考古发现资料很少,故研究者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学方面着手研究,老一辈史学大师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董作宾、童书业、卫聚贤等对巴、蜀民族的由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这是巴蜀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第二阶段(1950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据广元宝轮院、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几处战国时期墓葬的发掘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提出了"巴文化"概念,进而认为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资料当属于"晚期巴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峡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对其文化性质,专家们分析认为应属于"早期巴文化遗存"。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此乃巴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潮;第三阶段(1980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发掘出了大批巴人遗址和墓群,对巴文化起源由过去判断是在夏商时期的认识又向前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建立起了一批巴文化学术研究组织,举办了多次巴文化研究学术活动,创办了一些巴文化研究刊物,这一时期为巴文化学术研究活动的最高峰。文章对巴文化研究活动兴起与深入前后80余年研究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概述。  相似文献   

9.
<正> 晋人常璩《毕阳国志·蜀志》云:蜀王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提出四川农业的出现在蜀王杜宇时代;又曰“巴亦化其教而力务农,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认为川东巴人的农业学自川西蜀,所以“杜主君”世代得享巴蜀人的祭祀.这种论点在晋代以后的史籍中多所引用,形成巴蜀农业起源的传统说法,但与巴蜀地区原始农业生产的实际不尽相符.  相似文献   

10.
黄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驱。巴俗事“道” ,尤重老子之术 ,文章对早期道教———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道陵两次赴 (巴 )蜀及正史中所载的几个善方术的巴蜀籍人物 ,进行了分析 ,从中寻找巴人与黄老道的历史渊源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就文化产业本身的价值和作用来看,统筹城乡文化产业是贯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纽带。巴蜀文化内涵与行政区划不同,它将川渝连成一个无法分割的文化整体。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对于川渝两地有非常特殊的战略意义。有鉴于此,川渝两地文化产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远比全国其他区域性文化产业的合作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巴蜀地域文化给左翼川籍作家烙上了"巴蜀印",使其倾向于描写巴蜀乡土世界,喜欢以自己熟悉的人物为原型,真实地刻划人物,将政治意识、阶级意识和文化意识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左翼文学中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3.
四川保路运动是巴蜀文化性质发生裂变,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标志,是百年来中华文化由古典时代进入现代化时代的标志。它突出地表现在城市化意识的加速与市民意识的转换、巴蜀文化对西方民主意识的吐纳与民族革命精神的突起、巴蜀古史的救国主义新解读与巴蜀生活习俗和文化心理的转型三大方面。它为百年来的民族文化觉醒与复兴开启了大幕,也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将来的去向指示了路标。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巴蜀语言学一直以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研究框架,重视语言的"本体"描述.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语言的多向交流,巴蜀语言面貌已发生悄然变化,这就使得很多依靠传统语言学视野的研究出现了局限性.本文旨在倡导一种语言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即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手段去观察巴蜀地域的语言--诸如方音、词汇、方言岛、言语社区、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文本作品语用等的演变,以此构建全新的巴蜀语言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5.
唐宋巴蜀诗不仅多方面反映了巴蜀地区的经济、军事、社会、风俗,而且也留下了有关对巴蜀地域富于时代特色的地理感知,特别是其中所折射的感觉地理认识,对于巴蜀文化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唐宋诗歌中所反映的山川奇异感、蜀道诗的文化内涵、“山南”诗中古典农业地理景观的玩味三个方面对唐宋诗歌中的“巴蜀意象”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集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四川正面临成渝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殊机遇。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四川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四川应以神奇神秘神妙的巴蜀文化作为文化资源整合的"金钱",以创意产业为龙头,以"三大领域"为重点,以"四大模式"为途径,加快四川文化资源整合,做强做大四川文化产业。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发展四川创意产业,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集团的十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巴蜀文学在两汉时期大兴。对巴蜀文学区域性的研究历来都为许多学者所关注。至今人们已经或从个体著名的文学家、文学群体出发进行深入研究,或者已经写出巴蜀文学史,或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方面探究巴蜀文学及巴蜀文人的独特性。以文学编年的方式来研究两汉巴蜀文学是一项新的尝试。通过这种方式,从纵向上可以对两汉巴蜀文学发展脉络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横向上可以考察同时代文人之间的师承、交游及相互影响,当然这些都是将来进一步的工作,而文学编年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区域性的文学研究,许多材料挖掘不够和许多文学家长久以来都被忽略,其相关研究甚至是空白,因而研究空间还很大,尤其是对唐以前的研究。而《两汉巴蜀文学系年要录》收录了很多以前不被重视的作家作品,有的作家甚至只出现一次,以求收录尽可能的全面。另外对于作品的界定采用大文学观念,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诗、赋、散文,还包括各种奏议、碑铭、民谣等。  相似文献   

18.
以文化资本推动城市空间再造是现今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这种文化导向型的发展策略缔造多方共赢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困扰,尤其是对地方源文化形成冲击,造成空间的变异和文化的危机。文章以历史街区为实例对城市文化资本转换的失效性进行分析,认为建设一个真正与文化相连、不同于资本逻辑主导的良性发展的城市,关键是要对城市空间进行一种规范,突出城市文化资本的范式铸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互惠共生的复兴理念,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地方性资源的转换和城市精神的融合提供了全新的分析向度。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在新旧诗学交替过程中,巴蜀诗学依然保持着传统诗学的传承。这种传承是通过巴蜀学人对传统诗学的坚守来完成的。刘咸炘的诗学思想是民国时期巴蜀诗学史上传统诗学传承的一个缩影。刘咸炘诗歌理论回归于传统的诗学观,倡导温柔敦厚的诗教论,提倡学习汉魏诗歌,延续汉魏风骨的诗风。作为传统诗学的捍卫者,刘咸炘并没有表现出对新诗创作的反对,他对新诗的创作,不是避而不谈,而是保持一种隔岸观火的态度去认识和理解。刘咸炘创作的古体诗融入通俗语,反映时代特征,体现了当时巴蜀诗坛旧诗人在新旧诗体的交替过程中坚守传统诗学、努力为旧诗的发展寻求一条新的道路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廪君巴从清江流域兴起与发展,后来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发展到四川境内外,从而有了“巴蜀文化”的共称。自考古学兴起,在长江三峡与清江流域里,发现了以夹砂褐色陶器为特点的文化遗址,时间可早到夏商时期;器物类别以釜、罐为其大宗。许多学者认为这就是早期的巴文化。笔者认为对廪君族系文化与巴文化应区别对待,以还原历史阶段的不同。廪君族系的历史融合与发展,在清江与长江三峡地区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并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土家族这个民族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