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口形势转变,人口计生部门工作的性质正逐步由行政管理为主向实现优质服务转变。刘延东副总理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提升人口素质服务,为计划生育群众服务。"这"三个服务"为今后人口计生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济南市人口计生系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群众至上、服务为先"的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计生技术、便民服务、奖励扶助、家庭发展"四个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把更好更优的服务送到计生群众家中,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怀柔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始终坚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让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以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机制为抓手,推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技术服务体系作用,人口计生工作内容由以计划生育为主向以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转变,人口计生工作对象由以育龄群众为主向全人群转变,促进了全区人口计生优质服务提质提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嘉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逐步由"处罚多生为主"向"奖励少生和处罚多生并重"转变,建立和完善具有嘉鱼特色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使计生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调动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促进生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人口计生委在获得"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称号后,不断创新理念,着力在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升级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以打造品牌为重点的人口计生事业,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为更高水平的美好新宜宾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理念创新为导向。始终坚持理念创新,不断引领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和人口计生工作的转型发展。一是"以人为本、关爱为先、服务至上"的核心理念。人口计生工作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到公共服务、依法行政,以核心理念引领,逐步实现人口计生工作的转型升级。对待群众包括违法生育的群众也要从关爱入手,服务着力。二是"品牌"理念。人口计生是社会管理服务部门,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太原市人口计生工作进入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太原市人口计生部门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和手段方法,积极开展创建诚信型计生工作活动,不断拓宽行政服务,大力开展计生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促进了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对象由常驻人口向流动人口拓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也进入了新的时期,过去那种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为此,在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要逐渐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单纯的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综合治理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工作机制转变。在实践中,如何既抓紧又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在完成人日控制目标的同时,使计划生育成为群众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是摆在计生工作者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7.
卫生和计生部门与职能的合并,对每一个计生工作者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并存。怎样实现从过去着重于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向关注全人口的生殖健康,从过去着重于育龄人群计划生育工作向关注全人口生命全程的健康促进转变,从而促进个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成为计划生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历史使命。"健康促进"的理念和内涵为每一个计生工作者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并成为应当了解和把握的必备新知。本文希望为新时期计生工作者开阔眼界,转变理念,拓展职能,创新工作,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坚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如何转变人口计生工作的方式方法,变"让群众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群众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变"行政推动、管理为主"到"倡导观念、服务为主",是宝鸡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口计生工作者始终在思考的重大问题。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无疑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有效  相似文献   

9.
自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吉林省的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省累计少生1000多万人口,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的势头得到遏制,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计生家庭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人口发展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计生卫生部门机构整合后,全省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相似文献   

10.
项目背景与意义 "十一五"时期,中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进入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对人口计生原有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更好地履行职责,成为人口计生部门在"十一五"时期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以往责任目标考核制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一大法宝,在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口计生工作基础、群众基础、干部基础均发生了新的变化,但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以后,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传统的考核办法已不适应新形势、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严峻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运用思想教育、经济手段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计生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是专门管理计划生育的部门,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其行政行为也须具有法律依据,受法律约束,即依法行政、依法治理计生环境。本文就依法管理计生工作的强制执行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发布,标志着人口计生事业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人口计生工作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都将发生历史性转变,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建设服务型人口计生机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计生部门应深入思考和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人口发展正处于历史的新起点上,将人口计生工作置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服务水平,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是当前和今后长期的重要任务。深刻领会把握十八大对人口计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要求。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5.
"转型"是时代对我国社会发展模式提出的新要求。实际上,不仅在社会发展模式上需要实现转型,在人口计生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必须实现转型。当前人口计生事业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以宣传教育为先导"是人口计生事业30年来实践中得出的成功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口计生工作已由单纯的控制人口数量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在这个重要转型期,如何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的作用,是我们今后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进一步促进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更好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甘肃人口委在全省开展了"生殖健...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岚皋县以深化计生工作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机制为着力点,推动经常性的基础工作深入贴近群众,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从行政管理型向优质服务民生型转变。从2010年以来,先后获得了"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增强优质服务能力完善工作机制,激励发展动力。岚皋县委、县政府把人口计生工作放在农村工作的"三基"(基本国策、基层组织  相似文献   

18.
谈计生工作思路的转变罗家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计生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其工作思路正在由以往的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往的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沾化县始终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作为全面发展人口计生事业、统筹推进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大胆探索实践,建立并完善了由县级行政部门牵头的"四个工作体系",具体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出现问题落实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20.
一、提高思想认识,实现“五个转变”推行了30年的计划生育,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仍是天下第一难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群众生育愿望与国家生育政策之间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亟待改革创新。为此,必须开展综合改革,加快实现“五个转变”,建立体现以人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政府要求的新机制,从行政制约为主转变到依法管理;从群众被动接受转变到尊重群众主人翁地位、实行村民自治;从单一管理转变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由处罚为主转变到奖罚并重;从计生部门孤军奋战转变到依靠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