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敦煌写本通俗白话诗王梵志诗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初盛唐时期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狱观。其主要内容有:阎罗王取代了太山府君,成为地狱的主宰;"冥判"是地狱的中心环节;"奈河"已在冥界出现。这种观念世俗化为"七七斋"在民间流行。王梵志诗还反映了初盛唐时期佛教地狱观念与儒家孝道文化在民间的初步融合,表明佛教地狱思想已开始中土化、世俗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孝道观主要由儒家孝道思想和佛教孝道思想以及先秦诸子的孝道思想所构成.儒、佛孝道观在三个方面相互融合儒、佛孝道观虽外在形迹有别,但内在实质一致;儒家的世间之孝道与佛教出世间之孝道相融合;儒家之孝与佛教之戒相融合.在"以德治国"思想的指导下,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能够为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成书于先秦的《孝经》是儒家论述孝道和孝治观的经典之作,汉唐对其应用达到鼎盛,其阐述孝道伦理思想成为后世历代统治者理国安民的治世圭臬。作为东亚最早成文法之一的《唐律疏议》,代表中华法系最高立法成就。在这部法典中,继承并发展《孝经》之"孝"的思想就有58条之多,体现了对《孝经》的承嬗离合。其表现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孝为德本"——以孝治国;"孝道五要"——以法保障;"罪莫不孝"——以刑严惩。  相似文献   

4.
陈一风 《南都学坛》2003,23(2):23-27
孝道问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碰撞交流的起因和重要内容。儒家最初只是对佛教剃度、弃家、不婚娶的一套教规提出伦理上的质疑。东晋以下,佛教的发展壮大日益影响到世俗权力阶层的现实利益,儒佛对立也趋于尖锐。儒家在孝道问题上逐渐联系政治、经济、社会现实问题来批判佛教,直到对其全面否定。在这整个过程中,佛教不与儒家作对抗,努力调合儒佛观念,其最初基本上采用“贵道忘迹”的方式来回应儒家的指责。到东晋慧远则已能通过专心论证佛儒相合来为佛教教规不违孝道提供内在的根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儒佛孝道观念的交融。此期儒佛孝道之争对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和孝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彦 《南都学坛》2010,30(1):70-74
省亲是归家探望父母的礼俗。唐前省亲诗仅表达了个人思归的家园情结。唐代省亲诗则反映了唐代官员、士子、僧人等社会群体的省亲现象,及这些省亲群体的忠孝观念:官员省亲诗表现了唐代官员"忠大于孝"、"孝大于忠"或"忠孝两全"的不同伦理观念;士人省亲诗体现了科举士子扬名显亲的至孝观念;僧人省亲诗蕴含了中晚唐僧人、士大夫"孝能通禅"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佛教孝亲观是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重要方面。本文从介绍中土佛教在孝亲问题上寻求与中土传统契合的几种方法入手,考察了中国佛教在孝亲问题上进行自身理论建设的过程,初步探讨了中土佛教孝亲观的成长进程及其理论特色。本文认为,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佛教的孝亲观与儒家纲常更加接近,形成以佛言孝、劝佛行孝、助世行孝的统一,佛教孝亲观走向中土化、世俗化,终于达成佛法与纲常名教在孝亲观上的契合。这既是佛法向纲常名教靠拢糅合的产物,又是中土佛教走向注重现实的内在需要,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化佛教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激烈碰撞。传统的孝道观发展至这一时期,不仅对"孝"德的含义作了积极的再定义,而且对"孝"德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追求、"孝"德所发挥的社会效应都作了独特的阐释,具体表现为五大特征,并显示出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孝道慈观为核心的封建孝道思想内容丰富 ,源远流长 ,强调子孝是封建孝道的主要特色之一。在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的关头 ,面对逐步转型的社会 ,认真分析封建孝道的精华与糟粕 ,我们认为从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缓解现代社会家庭人伦冲突出发 ,通过对养育子女人伦观和赡养人伦观的改塑 ,建立以父慈为核心的家庭人伦观 ,唤起对未来家庭人伦观的伦理警觉 ,无疑具有明显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孝道是中国传统专制文化的现实与历史基础,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延伸。而《周易》则建构了孝道的理论基础,《易传》彻底改造了《易经》中的先天平等思想,由所谓"先天不平等"(天尊地卑)的虚构逻辑前提出发,推演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妇卑"的理论主张。后代的统治者与御用文人,在理论上把这种专制性的孝道观加以细化,在实践中加以制度化、法律化、典范化,导致了奴性化、反科学性、反人性的严重后果。只有彻底抛弃专制基础,对传统孝道观加以扬弃,才能真正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0.
孔子孝道思想探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分析孝及孝道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孔子论孝的重要性及其孝道的内涵,从而认识到孔子的孝涉及父母、家庭、自然、国家等,是大孝、全孝。再结合当今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主张人们行孝要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中践履孝道。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强调全社会孝道重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收录在《广弘明集》中梁武帝所作的《孝思赋》,从内容上看是一篇宣扬儒家孝道思想的文学作品,然而,唐代道宣法师却将其当作弘扬佛法的护教文献加以收录。这一现象表明,中国佛教试图在伦理方面实现与儒家传统的融合,实现佛教伦理的本色化。在梁代,中国僧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试图体现佛教对儒教孝道的包容,而梁武帝将奉佛与尽孝结合在一起,更是实现了在道德教化上的儒释共弘。对孝道的吸收,突出的表现了中国佛教的本土伦理特色。  相似文献   

12.
朱熹"孝"论     
朱熹对孝的理解涉及孝的多层含义。对"为人子,止于孝"的强调集中体现了他从个人道德的角度来定位孝的基本立场,这是其孝思想的逻辑起点;基于以天理为最高概念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对孝根原进行探寻,这是对孝德做出的哲学说明与论证;在仁与孝的关系上坚持仁体孝用观,揭示了孝之德的心性论基础;在孝行实践中重视孝心的重要性,为孝德的真正实现提供实际指导;从教育内容、方法和教材等方面来看,朱熹思想体系当中存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孝道教育体系。朱熹"孝"论的这些内容比较具体地体现了朱子学作为新儒学的基本精神,在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孝道探源     
探寻孝道产生的本源,对我们今天弘扬孝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孝道的产生中,其中重老尚齿风俗是"孝道"产生的前奏,祖先崇拜是"孝道"的宗教体现,西周血缘宗法制是培育"孝道"的适宜土壤,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是催生"孝道"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14.
[摘要]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核心,也是佛教与儒家争论的焦点。佛教认同孝道,但又不完全认同儒家的孝道,而主张佛教也有更高的孝道,是大孝、真孝。洞山良价坚持佛教的孝道,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具有佛教特色的师友伦理观,丰富了中国传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佛教对中国孝文化的贡献集中体现在经典、观念和方式三个方面。《佛说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及《父母恩重难报经》等都是提倡孝道的佛教经典。在中国的佛教信众看来,劝亲信佛、出家修道、慈悲为怀等都是在尽孝道。儒佛两家在如何行孝上有着重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对立,而是对中国行孝方式的丰富和发展。佛教对中国孝文化的贡献是我们今天弘扬孝道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6.
孝,作为支配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已经渗透于人们的骨髓和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思维定式,构成了中国传统主流伦理范畴系统的核心部分。陈献章以天道自然作为自己孝道观的理论基础,主张孝以"爱亲为大"、孝要"一以贯之"、孝应"尽其在我"。这样就使儒家传统的孝道理论与道家的天道自然法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道家思想对陈献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梵志诗、寒山诗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梵志诗、寒山诗比较研究陆永峰关键词:王梵志诗,寒山诗,唐诗,雅俗之别王梵志诗与寒山诗常被视为唐代白话诗的代表,这种并举有利于对唐代白话诗发展脉络的认识,但一定程度上也模糊了它们的区别,特别是对寒山诗全貌的把握。本文拟重新审视这种并举,揭示二者异同,...  相似文献   

18.
徽州名儒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继承儒家"孝"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孝是百行确立的基础,是"忠"之本,是强国固本的基础,因而非常重视孝道。徽州名儒对践行孝道的方法也进行了总结,认为应将孝贯穿于先人生死两界,应用物质载体和形式承载孝道,长辈应对晚辈言传身教,晚辈对长辈应行孝尽孝。徽州名儒围绕孝所开展的活动,对徽州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全社会表彰和宣传孝道,严惩不孝者,将孝体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各种形式的祭祀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徽州地区孝风盛行,"孝"维系了徽州人之间的良好关系,维护了徽州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王梵志是初唐著名白话诗人。他的诗语言通俗,口语俚词皆可入诗;形式自由,信口信手随意拈弄。再加他又身为梵志,故其许多诗作与佛寺禅门有关,禅机佛语尽在其中。他的诗是口语词研究和佛教语言研究的好材料。“着(或作著)”在王梵志诗中出现较多,近五十次,涉及到了它在中古的好几种用法。以此实例,我们想能说明以上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作为早期儒学的一个重要阶段,曾子学派的仁孝关系无疑具有考察意义,其典型仁孝关系体现在以泛孝论为突出特色的孝思想之中.作为孝道起点的爱敬涉及两个层面:主体态度与对象利益,在前一层面,曾子学派发展出一种超越精神,即"忠"之概念,与此一层面之仁相呼应;在后一层面,其仁孝关系中以德致位、以德保位的主张产生了仁与孝的有益互动.但此互动受到孝道对象利益的限制,这种限制也体现在其敬身、保身、"谏诤从亲"及"谕父母于道"等思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