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对研发全球化和全球研发网络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通过研究我国本土企业研发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以及我国本土企业海外研发投资的态势,提出我国本土企业嵌入全球研发网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作为非正规制度的社会关系网络发挥重要作用是近代中国商业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外国企业来说不能融入中国本土关系网络,就不能了解中国市场。外国企业通过雇佣、保证、利益捆绑等制度约束方式,将本土关系网络与企业层级制度相结合,实现对本土关系网络的控制及效益最大化。本土关系网络的嵌入与应用是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活动本土化的重要表现,亦是外国企业渗透并进而控制近代中国相关行业市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比较世界经济史说明,对于发展中大国来说,国内经济一体化优先于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发展成功的关键。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一直流行至今的"用开放倒逼改革"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几乎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上,从而严重地损害了国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地方保护主义甚至成为外商垄断我国市场最有力的工具。过度的国际经济一体化不仅是导致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国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高昂的运输成本、商业流通体制严重不畅和外商垄断我国市场的情况下,我国扩大内需战略是很难实现的,国内经济一体化是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新的攻坚点。  相似文献   

4.
在逆全球化和全球产业链重塑背景下,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提升中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兼顾经济发展与安全的主动出击。当前,我国专精特新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注重研发与创新、发展韧性足、产业支撑强,但也面临着创新动力不足、金融支持匮乏、人才基础薄弱、企业家的信心低迷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不足等挑战。立足于打造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着力从“补链、强链、固链、畅链、优链”五个方面,深入挖掘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禀赋、夯实专精特新人才基础、巩固专精特企业新发展根基、畅通专精特新企业协作网络、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理念,支持企业向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方向不断创新和突破,巩固和提升我国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李正东 《学术论坛》2012,(6):168-175
当前,社会需求以及问题的关注点正在从生活世界转向工作世界,建立应对工作世界社会需求和问题的企业社会工作制度机制,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内在趋势与要求。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命题下,社工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社会意识的转变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为企业社会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平台基础。基于这一时代趋势与命题,文章从工作组织、服务焦点和实务技术三个角度探讨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本土框架与技术取向。由于我国发展专业化企业社会工作的条件尚存制度上的约束与结构上的限制,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必然是在行政性的社会工作框架内,通过辅助性的专业化服务实现嵌入性的发展。企业社会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在本土化的背景中,通过让渡性的制度安排构建并轨性的本土机制。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国际分工形式限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攀升,虽然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程度较深,深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趋势在不断上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呈现"右偏V"型发展趋势,国际分工地位表现出向上游攀升的特征,但分工地位仍相对较低,制造业行业间差异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具有促进效应,盲目地深入全球分工体系不利于制造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分工地位来推动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制造业整体升级。中国制造业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节点转移的过程中,需转变垂直分工到水平分工的思路,构建以技术进步主导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造制造业价值生态体系,在多个价值环节与全球伙伴进行水平合作,增加中国国内间接附加值率,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以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有关企业升级的理论文献表明,企业升级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的过程。作者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研究,探讨产业链延伸与企业升级的关系,提炼出基于产业链延伸的企业升级策略,主要包括产品技术积累、技术跨越(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和并购)、扩展营销渠道、开发新领域的产品和客户。基于产业链延伸的企业升级策略能促进企业能力的增强与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最终达到企业升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企业视角看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中处于微观主体地位.人们在对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中,更多的侧重于宏观分析,而较少注意到微观层面.文章从文化企业视角剖析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矛盾,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我国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行为以及文化企业生产要素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面对动荡的外部环境,动态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快速配置资源、变更经营策略。动态能力对国际创业企业出海制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结合2011—2021年具有国际创业背景的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和财务数据,分别以知识网络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为自变量,以动态能力为因变量,以风险偏好、创新强度和行业竞争强度为调节变量,便于探究社会网络嵌入对国际创业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及企业内外部因素对这种影响的调节效应。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网络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正向影响国际创业企业动态能力;风险偏好、创新强度和行业竞争程度分别对于知识网络关系嵌入、结构嵌入正向影响国际创业企业动态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国际创业企业要高效搭建知识网络,合理平衡风险偏好,加强创新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0.
全球价值链分工突破了传统分工中的国家边界,进一步凸显出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主体地位。培育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一国或地区参入全球竞争,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必然选择。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是我国打破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控制的全球价值链体系格局,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重要途径。我国要鼓励大型企业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主动实施国际化战略,发展自主型价值网络,由被动嵌入全球价值链向主动嵌入全球价值链并逐步占据价值链关键环节转变,在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的同时,提高对全球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掌控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最初导源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中国研究经历了诸多观察视角和研究范式的转换,并因为现在越来越迅猛的全球化浪潮和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跨界流动和分析问题的国际视野,赋予中国研究以主体多元化,并使得不同的研究主体,以及研究主体与行动主体之间有可能通过视界融合再造有关中国的新的认知模式;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使得获自中国研究的本土经验资料,不仅有可能成为检验既有社会科学理论解释力的试金石,而且也可能成为解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问题、提出新理论的学术源泉。由此,中国研究的国际视野和本土意义,为催生一种主客体并置的多元范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构调整、企业重组与资本市场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经济结构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企业结构、地区结构以及经济国际化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经济运行和制度安排层面上的障碍;结构调整机制的安排,市场、企业和政府必须适当的分工;围绕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本市场培育和企业重组的制度创新,是现实经济环境下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资本结构调整是企业结构调整的前提 ;产品结构调整是企业快速成长的生命线 ;技术结构调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组织结构调整是企业壮大实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分析当前世界经济软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问题,并据此对江苏的经济运行作出分析预测,对促进经济自主性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资水平的影响是评估外资进入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文章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以2008—2018年中国258个地级市工资水平为切入点,从产业链位置的视角考察了外资异质性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外资促进了被投资地工资水平的提高,但空间影响效应随外资类型各异。基于外资位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位置,从外资项目类型来看,独资类FDI对工资水平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非独资类FDI对工资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从外资性质来看,鼓励类FDI均抬高了地理邻近地区的工资水平,允许类和限制类FDI对工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基本为负,这为我国研究制定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永华 《天府新论》2000,(2):96-96,F003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 1999年 11月 12日至 16日在西南师范大学召开了第七次学术讨论会。扩大内需启动经济是会议的一个重要主题。与会代表各抒己见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综述如下。一、对内需不足的形势分析多数代表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基本一致。政府针对 1992年、 1993年的通货膨胀 ,采取了宏观软着陆的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 1996年软着陆成功 ,但适度从紧的惯性犹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大批职工下岗 ,到 1997年中期出现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问题 ;1997年下半年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严重影响 ,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 1997…  相似文献   

18.
伴随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与各行业融合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在给公众、行业和社会带来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潜在的社会风险。基于人工智能产业链的研究视角,人工智能风险分别表现为基础层面的机器伦理风险、算法歧视风险和数据应用风险,技术层面的网络安全风险和人机互动风险,应用层面的系统性风险、法律制度风险和社会福利风险。为全面有效地防范人工智能风险,一方面应从研发技术层以研发人员作为内部风险防范的起点,构建多层次的防范机制,并营造理性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应从行业应用层结合不同的行业应用实际构建"人工智能+"的风险防范体系。最后,在当前世界各国激烈的人工智能发展竞赛中,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先大国,中国也应在监管模式、立法进程及全球治理中树立前瞻性思维,增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全球人工智能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扩大内需的意义与途径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中国经济体内需不足的结构性缺陷进行了分析,立足现实对扩大内需的意义及途径进行了再思考。扩大内需对于确保国家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有着重要的经济与政治价值。我们首先要以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加内需,极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不断增加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其次要以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促进内需,明确规定劳动报酬比率,充分发挥工会维权功能并切实加强对第一产业的保护;最后要以再次分配的合理性保障内需,破除二元经济的顽固性,保证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并提高税费收缴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府对风电产业的鼓励政策,使中国短期内从风电装备制造空白变为全球制造中心,风电装机容量也迅速增至全球第一。但与此并行的,却是"弃风限电"的低并网率。政策所导致的风电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不平衡,是风电产业"高装机容量、低发电量"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国外风电并网政策的比较和总结,借鉴其先进经验以调整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保证产业链各环节的规模匹配与技术衔接,从而提高风电并网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