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调查电视悬念广告不同的表现方式对受众注意力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受众注意力集中的因素。结果:用提及率指标分析得出解悬时间短,简单易懂,幽默新奇和画面切换紧凑的悬念广告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影响受众注意力集中的因素还包括,电视受众年龄、对广告产品的感兴趣程度、对广告的理解程度。结论:了解电视悬念广告和爱众注意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在中国发展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悬念广告,实现电视广告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李敏 《管理科学文摘》2010,(10):256-256
电视和网络等媒介上的许多广告多以儿童为目标受众,或以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或以隐含间接的方式对儿童介绍各种各样的商品。很多儿童广告在内容上或形式上对辩认能力尚未健全的儿童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危及儿童的健康成长。我国现行广告监管制度对儿童广告的监管还存在很多缺陷,有必要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广告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3.
影响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绿色诉求广告可以分为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相对于理性诉求,情感诉求往往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有更重要的影响。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注重绿色广告信息中情感诉求的表达,在新时代的绿色诉求广告中异常重要和关键。 基于情感行为反应理论和购买决策过程理论,提出绿色情感诉求-内外情景变量-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理论模型假设;以节能环保冰箱的绿色购买决策过程为例,400个有效被试参加4×2×2个实验组,通过网络在线实验收集一手数据;运用方差分析模型和阶层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绿色情感诉求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重点探究正面情感诉求与负面情感诉求之间的差异,并验证绿色涉入度和儒家价值观在模型中的调节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情感诉求中传递正面情感诉求更能产生积极效果,即相对于负面情感诉求(负能量),正面情感诉求(正能量)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更显著;绿色情感诉求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作用不受消费者与情感对象间心理距离的影响,即自豪诉求与赞赏诉求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内疚诉求与鄙视诉求的影响也基本没有显著差异;广告态度和感知价值能显著中介绿色情感诉求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对比两个变量的中介效应,广告态度的中介效应更大,中介路径也更重要;不同情景特征消费者对绿色情感诉求的绿色购买决策过程不同,对于高绿色涉入度、高儒家价值观消费者,绿色情感诉求对其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作用更显著;绿色涉入度和儒家价值观对解释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直接路径不存在调节作用,但对于感知价值与购买意向这一间接路径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研究结论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绿色情感诉求策略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广告传播产品稀缺诉求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已经非常普遍,甚至已经发展成为许多厂家或商家提高价格、促进销售的重要营销策略。但目前相关研究却比较少,已有研究主要从感知稀缺性和心理抗拒感解构消费者对产品稀缺诉求的反应机制,缺乏从感知竞争性和感知欺骗性视角整合性地探索消费者应对稀缺诉求的心理反应研究,无疑限制了对消费者稀缺效应本质性和全面性的有效洞察。 产品稀缺诉求会对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当呈现产品稀缺诉求时,一方面会唤起消费者的感知竞争性,从而促使消费者产生促进性的购买意愿;另一方面也会唤起消费者的感知欺骗性,从而促使消费者产生防御性的购买意愿。采用以手机为实验商品的情景模拟研究方法,运用方差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感知竞争性和感知欺骗性的中介机制以及消费者独特性需求对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感知竞争性和感知欺骗性的调节机制,得出重要研究结论。 4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且限量稀缺诉求比限时稀缺诉求更能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意愿;消费者感知竞争性和感知欺骗性分别独立部分中介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且均受到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调节;消费者感知竞争性和感知欺骗性共同完全中介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而且该共同完全中介过程受到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调节。检验结果也发现限量稀缺诉求和限时稀缺诉求在诱发消费者感知欺骗性上并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不仅对深化和完善产品稀缺理论、感知竞争性理论和感知欺骗性理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企业正确操作稀缺营销、增强营销效果和帮助消费者正确辨识稀缺诉求动机、理性消费稀缺诉求产品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情景是指受众在某一时间和空间下,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综合情况,而这种综合情况形成一种"场力",促使或诱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根据情景的选择、设定和控制来自于对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选择和控制,将情景分为事实情景、问题情景、刺激情景和经验情景。广告的发布应当挖掘信息和受众接触的空间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多关注信息接触点上的质量管理,发现和营造信息接触情景——引导受众对广告信息接受。  相似文献   

6.
王霞  邹德强  赵平 《管理学报》2012,(4):555-561
以汽车品牌为例,通过对比企业广告诉求和消费者品牌个性感知的差异,从品牌个性为消费者带来不同利益的角度探索这种差异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功能性和体验性品牌个性,广告诉求超出消费者品牌个性感知越多,购买意愿越低;反之亦然。对于象征性品牌个性,当消费者"圆熟"个性感知低于广告诉求时,广告诉求超出消费者感知越多,购买意愿越高。研究结论对企业的广告策略和品牌个性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任何成功的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以一种始终如一的形式,将品牌的功能与目标受众的心理需要连接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将品牌定位的信息和优势,准确地转化为目标受众对于这个品牌的心理认知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广告产品具有各自的特点。从媒体传播的特性看,报纸、杂志比较适合于传播理性的诉求信息,而广播、电视比较适合于传播感性的诉求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 广告通过传媒发布产生误导作用,对受众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不健康的东西渗透到群众的头脑中,腐蚀毒害人们的心灵。其错误导向主要表现是: 洋 明明是中国商品的广告,却启用“洋人形象”进行宣传,或者是金发碧眼的女郎,笑眯眯地捧着所要宣传的商品;或者是高鼻子白皮肤的男士,雄纠纠地脚穿中国皮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web2.0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传播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媒体广告状态下被动接受的广告的受众成为主动发布信息的主体,其使用和接触网络媒体的方式也发生变化,在互动程度很高的网络媒体中,web2.0时代的广告创意策略主要从整合、创意的执行性、与受众沟通的方式、品牌传播的回报和创造有吸引力的内容五个方面结合案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广告创意的指导思想有两种,一种是以物(即商品)为中心,一种是以人(消费者)为中心,成功的广告更多地依赖于对人的心理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2.
探讨受众的调节定向与信息框架的集成调节匹配对受众广告态度的影响以及集成调节匹配影响广告态度的边界条件.基于调节匹配效应和信息处理理论建立假设,通过两项以学生为被试的实验收集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实验结果表明,集成调节匹配的广告较不匹配的广告更能塑造受众积极的广告态度,当广告侧重描述问题时,广告采用亏损框架宣传更能塑造受众积极的广告态度;当广告侧重描述问题解决时,广告采用得益框架宣传更能塑造受众积极的广告态度.实验1和实验2分别从受众情境性信息处理动机和特质性信息处理动机两方面发现,集成调节匹配对广告态度的影响作用产生的边界条件分别为受众高话题卷入度和高认知需求,即受众具有较高的信息处理动机.  相似文献   

13.
有人称现在为“讲述时代”,即“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本特征,打破了过去那种独家新闻媒介垄断信息资源的格局,各家媒介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在表现手法上更是花样翻新、煞费苦心。为了能将‘新闻产品’卖出去,媒介开始像推销商一样追求新闻‘卖点’,……强调用新颖的、富于个性的表现方法来激发受众的接收兴趣,新闻报道有了强烈的诉求感”。  相似文献   

14.
刘哲 《经营管理者》2013,(23):363-363
本文以摄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脉络,首先简要的回顾了视向心理测量的三个发展阶段。然后主要从广告本身的因素和受众因素两大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视向心理测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在盈利模式上,虽然蘑菇街和美丽说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还都是商品的淘宝客佣金,但是两家网站对未来盈利方式的选择颇为不同。每一笔交易的佣金收入将是蘑菇街的主要盈利来源,而美丽说的选择则是品牌广告  相似文献   

16.
电视广告以其视听兼备,浓烈的现场感特征已毋容置疑地成为了当前影响最广,受众最多的传播形式,电视广告在传播商品、服务等信息的同时,对受众的心理、行为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正> 社会文化环境是对一个社会的民族特征、风俗、习惯、语言、意识、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水平、社会结构等的总称。国际市场广告是指企业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引导需求、促进销售、而利用一定的技术、艺术和心理手段,通过一定的媒体,向特定的对象宣传报导其商品和劳务的一种方式和营销活动。由于世界各国生活习惯和风俗、教育水平和语言文学、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念等各不相同,反映在广告宣传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对同一则广告可能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态  相似文献   

18.
在影视作品中,当品牌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场景展示在观众面前时,观众对广告的抗拒心理会被降到最低。“植入式广告”比硬性广告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隐蔽性.是未来广告发展的趋势。消费者通过广告来认识品牌,而树立和强化品牌形象是广告的立足点.因此“植入式广告”与品牌形象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许多电商平台推出面向付费会员的专属营销体系.通过借助该体系实现定向广告推送,商家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日益增加的广告成本压力.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商家相较于大众广告选择会员广告策略的契机、决策与价值.首先计算和比较两种策略下的最优广告决策,然后识别会员专属广告策略的适用条件,进而对比两种策略下的广告效率、商品需求及收益表现,最后分析和阐述会员广告策略价值实现的内在驱动力.结果显示:在会员广告策略下的广告费率相对较低且会员人群比例相对较高时,商家应采用会员广告策略.商家采用会员广告策略不仅可以聚焦广告投放对象而且可以降低单位广告投入,从而大幅提高了广告效率.还发现在会员广告策略下,原价越贵的商品,其销量表现反而越好;商品契合度越高,其销量表现反而越差,这是由于会员广告策略注重挖掘会员人群的潜在价值,商家将在边际收益和商品销量间达成新的取舍.  相似文献   

20.
“春晚”受众观赏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淼 《管理与财富》2008,(10):91-92
人们对春晚的高度审美期待导致了其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这样一台全民参与的晚会所呈现出的问题恰恰是日常电视节目问题的集合体,研究这样一台拥有目前中国电视最高收视率的、状况百出、形式复杂的超长时间、超大规模的晚会,研究这样一台晚会的受众&#183;心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每个年龄层面、不同性别的受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不同,那么,对于春晚这样一个高度浓缩各种节目元素的节目来说,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关注点.共同的关注点又具有不同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