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首先报告在话语语料中新发现的侗语单元音韵母//,然后就其语音和音系特征进行讨论,重点揭示在特定组别的叹词里调类和语气之间的关联,其完全自由音位变体[i]和不完全自由变体[o],语音、语义和话语交际因素之间的制约关系,最后提出它们和汉语的叹词或者表示话轮接管标记的"啊"有类型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李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63-67
在维吾尔语音系统中,元音/i/和/e/的地位十分重要,关于这两个元音的定位及其变体的问题历来成为学者们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述评,不仅在揭示维语语音在各语音层面的共性和个性方面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工作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问题是理解音位理论的关键,"对立关系"和"互补分布"是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当前不少语言类教材违背了这两个原则,在确定普通话音位时自相矛盾,有的甚至用"语流音变"来解释"音位变体",导致对音位理论的自我否定。在音位问题上应坚持"音位变体第一性"、"音位第二性"的基本观点,从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原则入手,对一些错误认识进行辨析,从而揭示出音位变体"不变"的原理,揭示出"音位变体"和"语流音变"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现象,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陈燕南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63-65
受语篇语言学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影响,翻译的研究对象也开始由关注语言形式进而扩展到语篇的语域变体,即情景语境。在翻译中把握语场、语式、语旨三者的关系,有利于使译语和原语在内容和风格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
6.
7.
彭偲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1)
音位变体是英语语言里普遍存在的一种语音现象,能对话语的可理解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音位变体现象往往被忽视,实际上对其进行必要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音水平的提升。然而,英语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音位变体进行有选择性的教学。那么教师具体应根据什么来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在此拟从语言因素和情境因素两个维度,提出在选择音位变体用作教学内容时的两项原则,即可转移性(或称可发音性)原则和年龄分段原则,以期为英语语音教学提供参考,并对中国的英语教师达到有效的语音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陈平利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3):103-105
爆破音的种种变体,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发音问题,还在一定的程度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语音系结构的特征;英语爆破音变体发生的语流环境是一个外显的语音现象,在深层次上受着英语特有的音系结构的支持,而且,多变的语音受着固定不变的音系结构支持。这些特征决定了音系结构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9.
覃晓航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壮语声母b和d在各方言土语中有v和r、m和l、m和n三组变体。其中第一组变体是复辅音分化而成,第二组和第三组变体则是语触音变规律所使然:即b和d与"n、l相混"的语言接触时分别变成m和l;与"n、l不相混"的语言接触时分别变成m和n。从b和d的变化规律中可以看出,语触音变是因操某一种语言的人在仿读并接受另一种语言中特有的语音成分时发音动作偏位而导致的有规律的语音变化。这种语音变化最终造成两个差异:一个是语音的空间差异,另一个是语音的时间差异。语触音变规律有助于对语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乌日格喜乐图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鄂温克语有阴阳和谐和唇型和谐两种元音和谐规律。阴阳和谐是指:阳性元音之后,只出现阳性元音或中性元音,不能出现阴性元音。阴性元音之后,只出现阴性元音或中性元音,不能出现阳性元音。中性元音之后,只出现阴性元音。鄂温克语的唇型和谐是以阴阳和谐为前提的一种补充和谐,具体内容为:元音■之后,能出现阳性元音■或u,而阳性元音u之后,只能出现阳性u,不会出现元音■;阴性元音o后只能出现阴性元音o或u,而阴性元音u之后,不会出现阴性元音o。阴阳和谐为主要和谐规律。 相似文献
11.
祝良文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
从历史的角度仔细甄辨"龙朔变体"的详细内涵,可以看出"上官体"并非"龙朔变体"的主要内容,而以许敬宗为代表的"颂体诗"才是杨炯要批评的主体,其富丽谄媚的特征正是"龙朔变体"的主要内涵,它是龙朔时期文化氛围转换以及政治格局的变动引发的宫廷诗人人格特征、文化心态蜕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王麦巧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1(2):31-32
普通话辅音中存在着多重互补现采,这种多重互补现象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环境,证明[i]、[l]、[]同属/i/音位的音位变体。 相似文献
13.
段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历史的变化使英语从一种国家标准语发展成为包含有美国英语等诸多变体的世界性语言。语言的主要变化形式是方言和语域:方言确定使用语言的人,语域确定使用语言的方式。语言和方言是统一和差异的一对矛盾。美国英语按地域又可分为北部方言、中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导致语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压力和社会的变化:语言内部的压力导致语音的变化,而社会的变化导致词义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贺阿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4,14(4):133-136
习语在英语中指结构相对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它的意义不是其构成词意义的相加.一般来说,习语不允许发生词汇和句法层面的变体,但事实上习语变体的可能性比预料的要大得多.英语中有许多结构不同的习语,选择“动词+定冠词+名词”结构的习语作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分析这类习语变体的程度、引起变体的原因以及定冠词“the”在这类习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社会处于共变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因使用者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语言变体称作方言。包括地域方言、时间方言、社会方言及个人方言。语言的使用因情景、场合的不同产生的不同变体叫语域,分语场、语旨和语式,其正式程度由语体来区分。了解语言变体对掌握语言交际功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黎晓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2)
语域理论不仅是语言学研究本身的重要方法,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许多语言学者已经探讨了语域理论在语言教学、语篇分析、文体学等领域的作用。本文是把语域理论应用到翻译策略分析的一种尝试。分析结果表明:语域理论为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卢娇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79-85
“上官体”在诗歌境界、语言和诗人主体精神风貌方面都是贞观诗坛之一大变,但其在产生初期影响不大,直至高宗龙朔年间随着上官仪本人的“贵显”才风靡于诗坛,最终形成“龙朔变体”。上官仪政治地位的提高及其诗歌得以流行的尚文轻儒的社会文化氛围,特别是仿效其诗的大量后进文士能够登上宫廷诗坛,都与武则天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可以说“龙朔变体”的形成离不开武则天的影响。在武则天直接干预下的上官仪伏诛事件,引起了创作和理论领域对上官仪及“龙朔变体”的超越、批判和反思,即“龙朔变体”的快速消歇亦由武则天所致。从中可见武则天对初唐宫廷诗坛影响之深刻。 相似文献
18.
19.
张竹梅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96-99
《番汉合时掌中珠》的对音材料显示,汉语知、章、庄组已经合流。时间上,《番汉合时掌中珠》早于《中原音韵》多则 200年,少则 130年左右。音理上,庄组字没有理由先演变为舌面音t ,再演变回舌叶音t 。同样,章组字也没有理由先演变为舌面塞音 ,再演变回舌面塞擦音t ,然后又演变为舌尖及舌面塞擦音t 。因此,与之相对应的西夏语七品正齿音构拟为卷舌音t 类、舌上音 类、舌面音t 类,均不妥。应构拟为舌叶音t 类。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与洛阳方言的比较及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理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5)
普通话和洛阳话在切分音位上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反映在超切分位上.普通话话音体系中,没有语音单位/v/,但在洛阳话中,音位/W/有两个变体(w)和/V/.语码转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个是语言转换,一个是方言转换.词语的意义和所选择的表达方式的社会价值密切关系可以在语言代码转化中清楚地显示出来.在谈话中说话者所选的语言变体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语言团体的社会心理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