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筒形罐的主要特征的东北渔猎文化区,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区系中经常起主导作用的三大区系之一。辽西地区处于东北文化区面向中原文化区的前沿,是东北渔猎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汇地带,长期以来担当了中原文化向东北和东北亚地区的传播的使者。东北文化与中原文化在辽西地区结合的成果,以红山文化表现最为典型,使西辽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2.
辽宁地区是中华文化多源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汉魏时期的辽宁文化发展处于由汉文化向唐文化转型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文化南北交流融合的重要时期。辽西地区的文化是在汉文化和鲜卑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今天以朝阳为中心的辽宁西部地区发现的大量历史遗存,特别是墓葬美术材料梳理与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考察辽西鲜卑文化与辽东汉魏文化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我们认识这段历史发展,尤其是其中所体现的多民族相互交流影响,并形成自身文化特色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西辽河流域的田野考古工作起步较早,1930年梁思永先生到赤峰英金河流域和林西一带调查史前遗址1,揭开了该地区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经过70余年的资料积累,已初步建立起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和谱系关系,如此完整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在东北地区独树一帜。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划分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中,将西辽河流域列为六大考古文化区之一2,并对该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予以高度评价,指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连串问题似乎最集中地反映在这里”3。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经正式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其中夏家店上层文化代表了欧亚草原东端发达的青铜时代晚期文化,约相当于商代初期至春秋晚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杨虎先生在《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4一文中,将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分别划定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红山文化早、中、晚期分别属于铜石并用时代早、中期和晚期前段,小河沿文化属于铜石并用时代晚期后段,夏家店下层文化代表了青铜时代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4.
面对藏彝走廊地区复杂多样的民族与文化,如何从整体上认识与把握其内部的民族与文化格局?这是藏彝走廊研究中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上对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进行了探讨,指出藏彝走廊除"北藏"、"南彝"这一基本格局外,尚需要从文化区的角度来加以区分和认识.本文在综合考虑民族、文化、地理空间三要素的基础上,着重以自称、语言、历史记忆和宗教信仰为标志,将藏彝走廊从整体上划分为七个文化区,即羌(尔玛)文化区、嘉绒文化区、康巴文化区、彝文化区、纳系文化区、雅砻江流域及以东保留"地脚话"的藏族支系文化区和滇西怒江-高黎贡山怒、傈僳、独龙族文化区.本文还分别对各文化区的主要面貌与特点进行了初步归纳与描述.  相似文献   

5.
以西拉木伦河流域为中心的辽西地区至迟在8500年前就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古文化区。几代考古学工作者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基本建构了这一地域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通过对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进行系统分析,这一地区古代社会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从兴隆洼文化分散的村落组织,赵宝沟文化时期流行的部落,红山文化时期的复杂酋邦,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统一的地域性国家的出现,都表现出持续进步的演进态势,并且考古时代的辽西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拉木伦河流域为中心的辽西地区至迟在8500年前就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古文化区。几代考古学工作者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基本建构了这一地域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通过对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进行系统分析,这一地区古代社会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从兴隆洼文化分散的村落组织,赵宝沟文化时期流行的部落,红山文化时期的复杂酋邦,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统一的地域性国家的出现,都表现出持续进步的演进态势,并且考古时代的辽西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河湟地区是我国最具民族与宗教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区之一,从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视角,以河湟地区的道教为视点,探讨了这一地区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模式。在这一地区历史上正是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的彼此影响与整合,夯实了河湟地区多元民族-宗教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根基。同时基于这一个案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结构是"儒道释伊四教互补合一"的"一室四间"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四平地区近年的考古工作有较大的进展,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取得的大批资料为该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通过对近年四平地区考古新发现材料的梳理,为该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提出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山西介休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在全域旅游的研究视角下,介休可划分为三大旅游文化区,即北部农商文化区、中部历史文化区和南部生态文化区。三大旅游文化区呈现出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出介休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介休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进而形成了“乡土-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文化旅游空间结构。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全域文化旅游的“介休模式”的构建,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河沿文化是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是辽西地区史前至早期青铜时代的过渡期。随着小河沿文化遗址发现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小河沿文化的综合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墓葬是小河沿文化发现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遗迹类型,对于了解小河沿文化的文化面貌、埋葬制度、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小河沿文化墓葬类型多样,且存在地域性差别。本文对小河沿文化墓葬的类型、演变、葬式、墓葬的文化因素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重点对小河沿文化墓葬类型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小河沿文化的社会发展状况,形成对小河沿文化墓葬类型的综合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