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及经济效应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日益增强,各国经济相互开放和融合的程度大大提高。既加入多边经济合作组织,又积极参与地区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参与经济合作的方针和实践。本文分析了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贸易效应,并对该自由贸易区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建立FTA(自由贸易区)最重要的经济效应是能带来成员国间贸易规模的扩大,把代表自由贸易安排的虚拟变量纳入引力模型,对中印建立FTA的贸易扩大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中印两国间还存在巨大的贸易潜力,两国若能在目前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FTA这种制度性合作,将使双边贸易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中俄蒙三国相邻,三方经济各有优长,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在三国跨境经济合作的基础上考察了三国贸易的互补性,运用SMART模型探讨了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可能性。首先,利用TRAINS数据库提供的HS6分位产品进行贸易分析;其次,模拟在不同的双边关税减让方案下,自贸区建立后对中俄蒙三国产生的贸易、税收及福利效应的变化。结果表明:阶段性关税减让获得的贸易增长率将是有限的,中俄蒙之间的贸易潜力只有在自由贸易区完全建成后才能得以充分挖掘。目前,在落实好三国《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应加强产业对接,推进跨境经济合作的进程,最终向自由贸易区过渡。  相似文献   

4.
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模式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东盟各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合作要求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格局的推动下产生并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干涉内政、协调一致的松散合作机制和地区开放主义的统一市场模式。在金融危机的梦魇之后,东盟各国之间的分歧和国内的一些棘手问题制约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速度,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复苏和结构调整决定着东盟自由贸易区未来的走势,不断深化的世界和区域集团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也将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面向21世纪的东盟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独立和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必然进一步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步伐,完善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外贸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 ,必须扩大对外贸易。西北地区对外贸易的突破口就是要扩大中亚五国的贸易 ,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与技术合作 ,进而发展横贯整个亚欧的大陆桥经济区。从贸易的收入效应和资本积累效应、技术交流效应和就业效应、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等几个方面 ,探讨了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扩大贸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同构性和出口竞争性,影响了双方贸易合作的收益。因此,除追求静态的贸易创造外,应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推动中间产品专业化和区域性生产网络的建立,着力发挥基于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贸易合作动态收益。在当前新的国际、地区经济形势下,建立这种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新格局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构建自由贸易区是中韩两国的重大举措,必将激起区域内各种关系相应调整,进而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本文通过梳理中韩贸易现状及自由贸易区建成对两国的影响,解析其构建的可行性、制约因素及其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东亚区域生产与贸易分工不断加深,但区域性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并未出现重大进展,自由贸易区数量虽然快速增加,但彼此交叉,有出现“意大利面条碗”效应的可能。本文从历史的路径依赖、巨大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差异、日益紧密但缺乏均衡性和稳定性的经济联系等三个方面,从政治经济的视角分析了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进程缓慢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得到广泛关注。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地缘利益协同、经济结构互补等优势,不仅在能源供需与安全上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而且还把合作范围扩大到矿产资源、产品贸易、境外投资、工程承包等领域,从而在完善贸易结构与提升合作层次过程中促进各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未来合作潜力巨大,但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与挑战。对此,中国与中亚国家需要加强在基础设施、非资源领域、跨境金融与自由贸易区等方面合作,为未来双边互利合作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提出,不仅加深了欧亚各国之间的合作,而且对企业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构建了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性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分析竞争强度和融资利率是如何影响零售商的策略与绩效的。结果表明: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情况下,有竞争时零售商的期望收益远比没有竞争时的期望收益大;零售商存在竞争情况下,资金受约束时零售商的期望收益远比没有资金约束时的期望收益大。  相似文献   

11.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早启动了亚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从特惠贸易安排到自由贸易区,再向经济共同体迈进,东盟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已逐步显现,主要体现为:促进东盟区内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推动了区域新的产业分工的发展与深化,使成员国的市场规模扩大,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增强,专业化生产扩大,进而促进了区内投资的增长。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对区域内其他的一体化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自贸区政策为研究对象,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自贸区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发现:自贸区设立能够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自贸区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城市规模和自贸区批次异质性,在一、二线城市和第二批、第三批自贸区城市政策效果更突出;自贸区政策通过贸易效应、投资效应、创新效应三条中介路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自贸区设立提升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效应不明显。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以制度促进创新、发挥创新的强大驱动力,发挥不同自贸区的特色、保持差异性,注重不同自贸区的合作与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经济贸易的便利性受各国之间物流协作的影响,基于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LPI),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沿线东南亚9个国家的物流绩效指数,利用Matlab分析工具的K means聚类分析法、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物流绩效水平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较高,东南亚国家物流绩效水平与中国差异较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海关效率低等问题影响着中国与各国之间的物流协作效率;为了改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跨境物流协作中存在的短板,建议加强各国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加强云南、广西等与东南亚国家相邻省份的对外经济合作与开放,充分利用丝路基金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确保投资资金及时到位,设立自由贸易区来提高双边或多边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构建物流大数据信息平台和智能交通系统等,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跨境物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按贸易壁垒撤除的程度、经济一体化的范围以及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三方面划分了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类型,揭示了各大经济集团成因及特点,尤其探索了美洲自由贸易区、大西洋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集团化的来龙去脉、特点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其影响积极的方面有贸易创造、有利于区域内部经济的发展、增强区域内部实力,其消极方面有贸易转移、区域经济组织内不同程度的排他性,通过比较分析对中国企业入世后克服各种区域经济集团化的限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制度安排对双边贸易关系的作用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验证了制度安排(APEC与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和东北亚地区开发协商委员会)对东北亚国家对外出口的决定作用,并对地区内各国间的贸易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安排对东北亚各国的对外出口是有影响的.加快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一体化,将有利于扩大各国的对外贸易,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RCA指数和贸易互补指数对金砖国家的贸易合作潜力进行分析发现,金砖国家在能源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不同,产品竞争力存在差异,因而在能源贸易方面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前景。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对五国的碳排放、能源贸易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和南非当前经济的发展对碳排放依存度较高,而能源进出口对金砖国家的冲击效应则不尽相同。通过面板分析还发现碳排放对经济发展具有负向影响,而能源贸易则能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自由贸易区是加强一国之内与周边邻国的区域经济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应当怎样实现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建立怎样的区域贸易组织,是当前应当亟待探讨的课题。通过借鉴其他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及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探讨,以便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区域贸易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人均GDP为基础指标,从绝对和相对两个角度对南北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通过对贸易因素如何影响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贸易规模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最大,其次是贸易方式和贸易结构;贸易规模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存在正相关性,进出口贸易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增加4.95个百分点;边境小额贸易、初级产品贸易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存在负相关性,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初级产品出口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别减少3.61个百分点和0.26个百分点。基于此,提出从扩大南疆贸易规模、调整贸易方式、优化贸易结构三方面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9.
一 日本“亚太合作构想”的历史沿革及特点日本的“亚太合作构想”发韧于60年代初期.早在1960年,自民党议员鹿岛守之助便在参议院提出成立泛太平洋合作组织的可能性.1966年1月,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在《世界经济评论》杂志上发表了《肯尼迪会合与太平洋自由贸易区设想》一文,首次提出了“太平洋自由贸易区”设想.在当时担任外相的三木武夫的支持下,小岛清遍访太平洋国家,了解各国对太平洋经济合作的意向.1967年5月,三木发表了题为“亚洲太平洋外交与日本的经济合作”的演讲,这是日本政府官员首次提出太平洋合作构想.1968年在三木外相支持下,由小岛清出面在东京召开了第一次“太平洋贸易与发展会议”.此后,这一由环太平洋各国经济学者参加的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成为推动太平洋经济合作构想的重要讲坛.  相似文献   

20.
中、哈两国共建哈萨克草原文化旅游资源信息库,既是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也是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的革新。信息库建设包含信息库的数据组成、信息库的软件架构、信息库功能特色三个方面,对全面深化中国与中亚地区战略伙伴的关系、提升两国旅游合作和旅游产业水平、促进各国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