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时代内容,并促使它在深度中国化中得到不断增值、升华和跃迁的过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应对当今世界新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需要,是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将其与人的社会化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将先进性教育与广泛性宣传相结合,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相结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汲取经验并反过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唯此才能在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双向互动与实践整合,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阶段性本质造就该阶段文化的支撑力,文化支撑力不是凝固不变的,在向现代化的转型中,现代化的过程是一种对整个文化进行重新调整和整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中国文化的主干,文化建设要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弘扬中华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积极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需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和实现公民信仰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和谐统一,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魂”。近年来,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上,出现了“以儒代马论”和“以马废儒论”的错误倾向。研究认为,“以儒代马论”企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去“儒化”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倾向; “以马废儒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割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脉; 两者都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都是根本错误的。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对“中西文化”进行理性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真正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对全球性的现代性文明危机提出得以解决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才能使中华文化实现现代化,真正复兴到世界文化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情,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批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必须重视培养青年大学生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奠基作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和伟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必须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作用。坚持和巩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的指导地位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重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主阵地和思想库的创新与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另一方面,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激活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为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宋一 《南都学坛》2009,29(2):104-107
当前的时代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特征: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基本动力,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谐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发展关系看,为了推进时代发展,需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方面功能,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时代发展的引领功能,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时代发展的整合功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需要着眼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9.
和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追求,然而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和谐理念.从文化形态看,中国传统的集团文化表现出重道德秩序的"人伦型和谐"理念,西方传统的经济文化则是重效率合理性的"知识型和谐"理念.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新型的集团经济文化形态,呈现出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的多文化交融的"开放融合型和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雄辩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实现复兴伟业的光明之路,中国革命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就。创新发展、理论先行,“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伟大世纪、伟大时代、伟大变革急需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坚持理论创新,在当代中国就必须根植于时代发展的伟大变化,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以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大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