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1):94-98
余华小说创作以《在细雨中呼喊》标志着一种转向,其前后作品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与审美趣味。一个作家在短短的创作生涯内为什么会发生这么一次大断裂,是值得思索和探究的。经过仔细审视和分析,可以发现余华前期作品创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的精神救赎,是对童年时代创伤的疗救,起始多是以幻想的、夸张的、闪闪烁烁的方式,至《在细雨中呼喊》因赋予具体的生活细节而成功地实现了自我疗救,其后的创作则因主体性的迷失而使其作品徒具形式的迷幻与语言的狂欢而失去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刘春勇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5)
普遍的观点认为余华的转型以《活着》为标志。但其实余华的转型要早得多,标志着这种转型的两个关键性文本是《夏季台风》和《在细雨中呼喊》,这是余华创作中的两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它们甚至是开启余华之门的两把金钥匙。其中前者是余华先锋时期"绝望与美"的集大成之作。这一部作品展示了两种确信在余华世界中的堕落。它表明余华在即将迈入"以美克服暴力"的拯救之门前抽身而去。而后者则是世界意义在余华世界里失落后,自大地上发出的第一声呼喊。这一声呼喊则直接源自于"坚韧活着"的欲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细雨中呼喊》才是余华转型后的开辟之作。 相似文献
3.
《在细雨中呼喊》的叙述视角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灿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5):99-101
《在细雨中呼喊》是凝聚了余华复杂叙事技巧的小说。小说呈现了四种叙事视角,叙事视角之间的变化和叙事视角内部的调整,对作品内容、意蕴、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决定了小说的叙述特征。 相似文献
4.
黄江苏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7-43
寻找和认同英雄父亲是余华小说的一个母题。但在余华的长篇小说中,“寻找父亲”却呈现为失而望得、得而复失的过程,这足以引人思索。《在细雨中呼喊》展示世界普遍的罪、恶、恐惧与战栗,启示这是好父亲阙如的结果,呼喊父亲的出场。经由《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建构起来的好父亲形象,在《兄弟》当中遭到了全面颠覆,好父亲遭到弑杀,美德遭到践踏,新的一代在如何做父亲的命题中出现迷茫。 相似文献
5.
冯岩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4-26
鲁迅和余华都是其时代的前行者,思想的先觉者,他们通过作品展示了对孤独生命的认识,借助孤独寂寞的先觉者排遣抑郁的心情。孤独生命有一种本能的超越和抵抗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选择永远地在路上流浪。鲁迅和余华作为思想上的过客,一直让自己处于精神的荒原上,虽然饱受不被人理解的痛苦,却始终在为寻找别样的人们和别样的人生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武艳娟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2):40-43
从广义上来说,所有的文学都是呼喊,从文学作品的具体面貌上来说,还有不同于歌唱型、呈现型的作品,这是狭义上的呼喊的文学。中国文学史上,屈原、鲁迅、余华一脉相承,都表现出呼喊的文学面貌。余华早期先锋小说可以说是“在细雨中的呼喊”,他以呼喊的姿态走上文坛是其成长时期爱的匮乏、爱的吁求被压抑的结果,同时也是作为弱小者心理经验酝酿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武艳娟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3)
从广义上来说,所有的文学都是呼喊,从文学作品的具体面貌上来说,还有不同于歌唱型、呈现型的作品,这是狭义上的呼喊的文学。中国文学史上,屈原、鲁迅、余华一脉相承,都表现出呼喊的文学面貌。余华早期先锋小说可以说是"在细雨中的呼喊",他以呼喊的姿态走上文坛是其成长时期爱的匮乏、爱的吁求被压抑的结果,同时也是作为弱小者心理经验酝酿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谢国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5-27
余华小说致力于剖析人物的精神状态,以揭示出人的真实需求;同时从爱的艺术出发,尝试对其进行救赎。充分了解余华作品中的人物的精神世界、人格状况,把握其在意识形态发生巨变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人格分裂、人性异化等特征,能有效地跳出语言、地域、文化制约等因素,清晰透彻地解读余华作品。 相似文献
9.
梁珂珺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5-217
对作家而言,童年记忆是其进行创作的主要源泉之一.余华独特的童年记忆.使他的小说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艺术个性,这也使得他在文坛能够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王丹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24-125
先锋后文学时期,曾经“冷酷无比”的余华也开始充满了动人的温情,与此同时,他的创作也转入对现世人生的密切关注,作品中不时流露出小人物的脉脉温情。有人说,先锋时期的余华是血里流着“冰渣子”,他的零度叙事让他完全置身事外,缺乏对这个世界应有的起码关怀。实则不然。应该说余华的小说创作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悲悯情怀,不管它是潜藏在冷静背后还是彰显出来,我们都不应该忽视。 相似文献
11.
余华带给我们什么——简析余华的“文革“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冬梅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3(7):42-44
余华作品中的文革叙事几乎成为一种写作定式。这不仅包括典型的"文革"小说、正面描写"文革"场面的作品,也包括将"文革"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加以描述的作品。他从各个角度,以不同人的视角,写下自己关于"文革"的并不清晰的记忆,执着地将苦痛的东西撕裂给人看。余华叙写"文革",揭露了"文革"中暴力的深层机制和暴力的无意识根源,提醒中国人要反思而不是遗忘。 相似文献
12.
黎杨全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8(1):86-91
在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写作开始“转型”。在许多学者看来,余华转型后的小说不再一味地展示暴力与苦难,而是强调忍受、乐观,和“温情地受难”。但在笔者看来,对苦难的展示与“忍受”并非余华“转型”后小说的深层思想主旨,而再现由传统社会步入消费社会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中国人“经验”的日趋萎缩与贫乏,以及面对这种困境而试图重新整合“经验”的努力,成为余华“转型”后小说的深刻主题。正是对这一独特而深刻主题的挖掘与艺术表现,凸显了余华“转型”后的小说写作在当代文学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发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6):58-61
本文对毕淑敏长篇小说《拯救乳房》中表现出的执着的写实精神、强烈的拯救意识和在生命体验与女性写作中的超越意识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并试图在各层面上阐释小说的历史性深度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4.
高雪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99-100
巴金在《家》中渗透着他对生命过程的强烈情感体验和深邃的思考,他用交织着复杂爱恨情感的笔触,塑造了鸣凤、瑞珏、觉新、觉慧等人物形象,他以极大的热情关注这些人物的死生、爱恨、离合、成败,并随着这些人物的遭际而痛苦,欢喜,抗争,进而完成了他对生命本身具有的破碎意识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红柯的长篇小说《生命树》是一个有关生命存在的隐喻,作者将民间有关生命树的传说与现实中四个家庭的悲喜命运并置推进,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照应,展现了人类生命深处最为原始和纯净的状态,并试图说明人性的目标和理想乃神性,同时神性的历练亦应植根于尘世之中.此外,红柯拒斥理性,看重感觉的写作理念和方式,也成就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独特个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舒婷《在诗歌的十字架上》的文本解读,分析渗透在舒婷诗歌中的基督教文化精神及其出现的社会历史原因,并对以往舒婷诗歌研究中被忽略的宗教文化精神进行深入挖掘,探索其在当代文学中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余华作为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历年来评论界对其的研究一直呈稳定攀升的态势,2006、2007年则达到了一个高潮。其间的关键原因在于《兄弟》的出版问世。2005年,《兄弟》(上)引爆了学界的骚动,2006年的《兄弟》(下)更是一枚重磅,激浪千层,而学术界所渐现的“褒”、“抑”两种观念和态度的对立,也使余华及其《兄弟》陷入较为尴尬的境遇,在经历了“重创”与“荣誉”前所未有的冲撞,更显现了一种纷扰与暧昧的状态。本文旨在将2007年度余华的研究进行理性的梳理、分析、阐释,并着重从《兄弟》研究、比较视野中的余华作品研究及余华前期作品研究三部分入手加以述评,以期能够客观详实地展现2007年余华研究状况.同时也希冀能为学界的余华研究提供有效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贾小瑞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2):53-56,89
《活着》作为余华转型之后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作者本着“内心的需要”和寻找真理的情与理,由书写自我的创作时代转向书写民族的创作时代的转变,因而具有极强的民族特征。本文从小说的构思与内蕴等角度论述《活着》所包藏的传统的对立统一与发展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分析了作品所体现的民间的生存智慧与道德诉求。 相似文献
19.
《沉睡在森林里的鱼》以真实而畸形的母爱悲剧为创作原型,描述了群体市民生活中部分家长重视学历,迫使孩子无奈地接受一连串考试与竞争的现象。这部作品准确地聚焦了当代日本中产阶级家庭主妇生活的压抑和痛苦,较为细腻地刻画了五位角色各异的母亲形象。母亲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功近利的心态的驱使下,暗中攀比、彼此猜忌,最终不堪重负,迷失在比较、自卑、嫉妒、不安的森林深处,从而彰显了人性的善与恶。 相似文献
20.
徐洪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1-128
通过对《血色黄昏》三个版本的详细比较,文章论述了其创伤记忆书写的意义(自我心理创伤疗救;历史启蒙、“引起疗救的注意”)、创伤记忆书写的方式(十分浓厚的私人化色彩和无拘无束的自由叙述),长期无法出版的原因(意识形态与文学成规)和出版后的巨大轰动(实现了治疗心理创伤的巨大功能)以及小说在忠于记忆(治疗创伤)与忠于历史(历史见证)之间的犹疑。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血色黄昏》的创作与修改是一个矛盾体,其边缘缠绕着文学治疗与历史见证、历史档案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就创伤记忆书写及其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见证文学及其记忆的真实性这些纠缠在一起的复杂问题而言,《血色黄昏》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研究文本: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一代人对历史创伤的真实记忆,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走出创伤记忆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