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安增 《齐鲁学刊》2006,2(5):127-131
建设现代化的政治文化,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的政治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各项政策的出台。同时,现代化的政治文化有助于政治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有助于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政治现代化的成效。与政治现代化的进程相适应,我国需要在培育社会主义的民主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取向,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处理好现代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本土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的关系,创设精英载体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推进文化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实现社会和谐又始终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当前,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精神支撑,也是推进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应从“四维时空”的视域衡估国学的“四重价值”,即着眼于人类发展的共性,观照国学的普世价值;着眼于国学发生演化的特定语境,观照国学的历史价值;着眼于现代化的需求,观照国学的现代价值;着眼于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向,观照国学的后现代价值。由是,国学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三构建国学精神的普世价值系统;促成国学精神的“潜现代性”与现代性对接会通;提升国学精神的“类后现代主义”。国学现代化的主要路径亦有三双重批判;文化对话;现代阐释。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则应以民族传统文化(国学)为根基,以西方文化为补充,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同时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西方文化的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  相似文献   

4.
侯强 《学术探索》2008,5(2):132-138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伴随着特定政治社会化的演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现代化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何从政治社会化与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现代化辩证关系的特定视角,去把握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走向,应是中国法学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白毅 《学术论坛》2013,36(6):43-46
政治现代化和网络化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在当代同时经历的过程,网络政治文化是这两个历史过程交汇的产物。作为新兴的政治文化形态,网络政治文化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质,能够对传统政治文化转型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从网络政治文化内涵入手,对网络政治文化形成的空间起点、影响因素以及历史趋向进行分析,能够理清网络政治文化的形成机理,为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网络政治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监督在政治建设和廉政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代中国的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分析其在现阶段的主流与特色,有助于科学把握当代中国民主建设发展的新形式和新动向.紧紧抓住网络舆论监督的主流政治倾向,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有效地遏制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进步,都离不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选择和文化适应。20世纪以来,文化选择的主题不仅意味着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型,而且还包括了许多更新的问题。基于这样一种现实,中国当前的选择应该是,在保持自己文化传统模式的独特性的前提下超越“国家”发展的平台,站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从全人类的良性发展出发,充分考虑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的发展趋势,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9.
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社会形态的政治发展都会受到特定的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变迁的实践造就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多元格局,这种现状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内容和进程产生着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层面,没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立,就没有民主政治的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发挥着催生、支撑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作用,因此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和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社会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较为薄弱,它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障碍,由此也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加快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才能切实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多元的传统文化,正是由于其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势,才使得其能成为世界上唯一汹涌澎湃而又绵延不绝的文化洪流.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时期,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借鉴点滴经验,批判地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文化现代化的建设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化软实力之于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地位,人们已经形成了共识。我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建设高度民主、文明的现代政治体制,对政治文化因素在政治现代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要重视作为政治文化范畴重要分支的选举文化的作用。当前,从政治文化的视角研究选举,深入探究我国选举文化现状,详细剖析影响我国选举文化现代化的各种因素,从理论上探讨中国特色的选举文化现代化定位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着许多文明精华 ,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最大限度地限制其消极层面的影响 ,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解读政治现代化——一种文化社会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作为社会理论的一种广泛社会思潮,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其理论目标之一。就是探求不同文化背景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共同特征。本文以“政治文化”和“政治现代化”的概念为理论框架,运用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政治文化和政治现代化的互动关系,阐述建构中国公民文化的理路。  相似文献   

15.
张謇为了推动近代实业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经济权益,主张建立近代银行,实现金融体制的现代化.他提出中国金融的现代化应当走系统化、股份化、法制化和渐进化的道路,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金融现代化理念.张謇金融现代化的实践活动,不仅包括产业资本的运作,还涉及投资参股和设立近代银行.张謇关于现代金融体制的设想及其初步尝试,虽然受近代国情的制约而无法实现,却是其"实业救国"思想的充分体现,对当今社会也不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复旦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何爱国博士多年来潜心于现代化研究,2011年推出新作《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是目前国内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将会因为以下特点而成为了解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与未来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相似文献   

17.
谢延秀 《广西社会科学》2004,(8):191-192,F003
对于迈入 2 1世纪的中国社会来说 ,最为关键的是确立导引社会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念。培育以契约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市场文化 ,坚持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建构“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主流文化现代化、精英文化现代化和大众文化现代化是最基本的三重维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以国家权力为支撑的单向度"灌输"路径,充分利用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建立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良性互动机制,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深植根于文化现代化的沃土,使二者在对话中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市场经济的确立给人们的政治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全方位的震荡,政治观念上由集权转为民主,政治态度上从疏远转向参与,政治方式上从人治走向法治,政治人格上由依附到独立,政治倾向上自激进至变革。如何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一种现代政治文化,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0.
马德坤 《学术界》2020,(9):13-22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关乎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招,需要我们回应好、处理好这一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拓展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载体的运作渠道,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教育、传播媒介都应系统全面、协同实效;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保障的体制机制,运行机制、责任落实机制、人才保障机制、智力支持机制都应完善优化、科学高效;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净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环境的内外生态,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党内环境都应净化升华、风清气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