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中国饮食史,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国的饮食何以能有如此大的魅力,是与其中的文化内涵休戚相关的.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文章从中国饮食的文化渊源、养生文化、艺术文化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简要论述了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电视文化伴随着电视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中国的电视文化研究则伴随着中国电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电视文化理念、电视文化形态、电视文化环境等研究视野的拓宽.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文章旨在从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电视文化研究状况来审视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而更清晰地了解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是旧时代、旧社会、旧实践的产物,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历史局限性.从根本上不能适应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要求和完成我军历史使命的新要求.建设当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必须推进中国传统军事文化转型,在批判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优秀军事文化因子,不断完善教育引导、法律规范、道德约束等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拟从狭义文化视角.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曾国藩与近代西方文化、曾国藩与湖湘文化、曾国藩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等四个方面问题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评说,并以此祈望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对曾国藩文化思想的源流与影响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及群众性等特征的优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一种高度的理性自觉,是自信与他信的双重审视与辩证生成.在自信基础上的他信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成逻辑,他信基础上的自信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逻辑,两者共同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整合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上,用正确的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科学的评价;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深层机制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文化创新、不断提高在世界文化市场中的竞争力,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结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运河文化自隋唐以后形成,明清时期进入空前兴盛的阶段.运河河道及其独特的工程设施、城镇网络、河政管理机制、社会结构与产业结构、商业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及运河区域人们的心理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趋同,是中国运河区域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开放性与凝聚性的统一,流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多样性与一体性的统一.是中国运河文化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丰富的民本、德治思想和独特的人文精神,同时又有重人治轻法治、等级意识明显等特点.其中既存在着与民主相容的成分,也有不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所以,应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通过改革创新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先进文化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传播经历了起步、物质文化传播、制度文化传播、精神文化传播、民族化等五个阶段,凸显了文化即传播、循序渐进、民族化、时代化等基本规律,引领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中国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产生并发展于西方的绩效评估在中国能否顺利实施,目前正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在分析西方的绩效与绩效评估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对中国的绩效评估的基本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面子"、"中庸之道"以及"五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的绩效评估运用到中国时的影响.指出中国的绩效评估往往是建立在一个人的道德和品格基础上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海洋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夏文明灿烂辉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的海洋文化因而具备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海洋文化的自然地理、宗教神话、言语表征和历史事件等维度回溯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对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中国"这一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以温瑞安为代表的马来西亚"华侨生",最早将其引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学人当推韦政通,将其发扬光大并成功运用于学术实践的实系傅伟勋教授,杜维明则是"文化中国"论说在英语世界的弘扬、宣传者;张岱年、方克立、郭齐勇、陈卫平、胡治洪等一批学者则是"文化中国"理念在国内学术界的提倡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建筑采用木构体系,除地理、气候、资源等原因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在中国文化稳定性的影响下得以延续发展,中国文化的兴衰决定了木构建筑的兴衰.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是一个有特定的主体、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内涵的概念.正确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澄清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极左路线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在传播过程中,从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予以传承与创新,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是在不断蜕变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重构中获得发展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和融汇构成一百年的艰难,一百年的尴尬,一百年的阵痛,一百年的壮烈.中国古代市民文学中所表现的文化冲突,如"本末冲突"、"城乡冲突"、"义利冲突"、"情礼冲突"等依旧是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基本的文化母题,只是它们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上展现出来的,它们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强大竞争压力,企业文化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本文从企业家和职工认识上的误区、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及当前企业管理的现状等方面分析了建设企业文化可能遇到的障碍;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等方面探讨了建设企业文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能否有效借鉴历史经验,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创新推进文化统一战线工作的关键环节.瞿秋白一生有着丰富的文化统一战线实践经验,先后参与了新文化统一战线、国际无产阶级文化统一战线和左翼文化统一战线,他对不同性质文化矛盾的区分对待,对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的尊重,对实现和坚持文化领导权的思考等经验,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乃至凝聚人心共同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实施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一系列侵略暴行.本文从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政策及组织、对中华文化的劫掠与摧残、实行文化专制与奴化教育等三个方面概括论述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历史罪行.  相似文献   

19.
曹麦 《调研世界》2016,(6):54-56
本文以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产品贸易和版权贸易的角度,对2002年以来我国文化贸易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文化贸易的种类、进出口伙伴国(地区)、贸易额等.研究发现,无论是文化产品贸易还是版权贸易,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地区)都是美欧等与中国经济交往频繁且文化产业发达的大国(地区),以及亚洲与中国文化同源的地区.而贸易结构方面,在文化产品贸易中,主要的贸易标的是图书和艺术品;版权贸易方面,主要的贸易标的是图书.  相似文献   

20.
孝文化是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形成和发展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为维护社会政治安定、社会结构稳定、人民生活和谐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继承和发扬孝文化的核心内涵与优秀的、积极的成分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民族振兴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