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作的本质     
(一)对写作本体研究的简要回顾(由于版面有限,这一部分只列出内容纲要)长期以来,人们对研究写作本体、把握写作本质的问题,大都不很注重。在古代,只有刘勰凭着他的精深研究和天才直感,一语道破了写作的本质所在:“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这“为文之用心”即是说写作要认真进行思维。他这就自发地指明了写作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就文本而言,所谓懂,即理解和明白,理解作者的表达,明白作品的内容,特别是作品的思想意义。懂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实践形态则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而所谓反懂,即不能理解和明白。反懂的理论基础是反理性或非理性,实践形态则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作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反懂写作最典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随意写作,具有反理性或者非理性、无中心无主题、片断、残缺、拼贴等特征;其次是思想内容上的空洞,表现为叙事圈套和语言游戏等现象,语言只是表述而没有内容,故事只是形式而构不成情节,我们无法从作品所讲述的故事中、从作者的语言表达中看到作者或者作品的思想、观念以及情感等,故事形式和语言形式本身成了小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新的视角和深度探讨了科学创造活动中审美直觉的特性、科学审美直觉与艺术审美直觉的异同、以及科学审美直觉与科学创造的关系。本文认为,科学审美直觉是科学创造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科学对象的审美观照而引发出的一种对科学客体美的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较为迅速而直接的综合判断。科学审美直觉的主要特性表现在:它不能由创造主体作有意识的期待,而是在无意识中产生的;它具有整体洞察作用的认识能力,其洞察作用是一种无需推理的直接的理智把握;故其形成所表现出的是高速、中断和飞跃。科学审美直觉与艺术审美直觉的运行机制大同小异,就“异”而言,主要是从感性直观到理性思维的中介环节和发展趋势不同。二者在人类的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活动中都具有非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理论知识学习是一种特殊对象的认识过程,作为其主要学习方法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方法论,其认识论目的在于实现由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新认识的这一认识活动的飞跃过程。从思维过程的本质来说,就是实现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要经历内化、外化、升华这三个发展阶段,完成由抽象的理论到理性具体,由理性具体到人的具体的实践活动,再到新的抽象理论三个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5.
直觉是主体面对审美对象不假思索、一见即美的审美现象。但直觉却隐藏着丰富而深邃的社会历史内涵。直觉有理性的觉醒 ,故直觉能够把握到对象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而审美积淀则是美感直觉之所以潜涵着社会历史内容和能够把握到对象本质的深层根源。不承认直觉与社会历史的血肉联系 ,片面地强调美感直觉的主体性、感性、个性 ,是很难令人信服地、科学地揭示美感直觉的神秘性特征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家很有影响力的教科书将写作过程分为四步,其中第一步开始就包括有产生创作的火花并构思、选题、形成写作提纲。所谓产生创作的火花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作灵感的进发。所谓灵感,也就是人们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最敏感的邂逅,是人们的思维活动由量变到质变所产生出来的高度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问题一直是哈贝马斯批判理论关注的焦点。从黑格尔到德里达 ,现代性问题由确立到受质疑以至被解构 ,其根本原因在于 ,理性批判只是主体自我的反思性批判。这种批判不能真正实现对中心化主体的突破和超越。为了克服这一错误 ,哈贝马斯把主体中心化的理性转换为交互主体性的沟通理性。主体中心化的理性是以个体自我认同为基础的 ,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是不可能的 ;而沟通理性是以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接受为基础的 ,就主体自我的存在而言 ,主体间的要互理解既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哈贝马斯把理性重建在生活世界和交往行为的统一活动中 ,为现代性问题奠定了新的生长基点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是天生的传播动物,也是最善于利用媒介的动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传播人。只不过,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阶级的分化,传播的权力与责任以及传播的权利与义务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垄断了传播权,另一部分人则被剥夺了传播权,日渐沦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传播技术的发展为传播主体的全面回归创造了条件;而到了数字时代,每个人都有条件成为集传、受于一体的电子媒介人。电子媒介人的全面崛起,打破了过去那种大众传播媒介一统天下的传播格局,也使普通大众作为传播主体的意识开始觉醒。数字时代的电子媒介人不仅成为新的认识主体,也成为新的实践主体;不仅成为新的生产劳动实践主体,也成为新的社会交往实践主体和新的伦理实践主体。作为新的传播主体,以电子媒介人身份生存的社会公民的主体觉醒及其主体地位的回归,使传播素养的自觉提升成为每个人的人生课题;而要使数字环境下新的传播道德构建成为每一个传播主体的伦理自觉,就必须重视传育这一事关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9.
写作的本质是写作主体的思维活动,写作的过程是写作主体思维外化的过程.思维活动不等于政治思想.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只有激活写作主体的思维,生活才有可能转化为写作素材而进入写作领域.写作实践、写作观念、思想内容、写作理论等方面都离不开主体的思维.思维开发在写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个体人生和人类活动同为经历与试错过程这一人类学观察入手,可推导出比较法对于人类法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就法律而言,不同族群的法律制度、组织、行为和观念等必然主要依赖并体现各自族群的经历与试错;比较法可以从他者的经历与试错中吸取经验教训,克服自身的局限,因而有助于促进人类活动从实践理性到理性实践的发展进程,与美国实践主义等主流哲学思潮不谋而合。而在比较法学领域,部门比较法最能体现从实践理性到理性实践这一重要特征,亟须得到构建和加强,从而实质性地推动法治的建立。我国法治实践也同样呈现出从实践理性到理性实践的发展趋势,而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兴起与使命正是推动法治中国实践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11.
在司法过程中,现有的理论大都认为法官能够以完全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能够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得出结论。然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验证了直觉机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价值。法官对案件作出裁判的过程,很可能也是理性与直觉共同参与的过程。但是直觉在司法中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司法中需要培养理性的直觉与规制非理性直觉。  相似文献   

12.
写作主体从素养到能力的建构需要机制转化,即主要是学习过程的转化和写作过程的转化;写作主体能力系统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因为是思维支配着写作主体由理论回到实践,并且指挥着写作活动的整个过程;写作主体建构自己的思维能力,要广泛收集各种有效信息,恰当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努力开拓个体思维空间,经常使用多种思维方法,还要不断地寻找自我、发现自我。  相似文献   

13.
关于教育,当前流行的说法之一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如果有人说“教师是主体,则很可能被认为不够“时代”!到底谁是主体?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如何呢?这是涉及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必要认真研究。人类发展史是一个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认识自己也改造自己的历史,也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史。那么,谁去认识、谁去实践呢?自然是人去认识,人去实践,这就需要明确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直觉与功利的统一,也就是美感的两重性,是五十年代美学问题讨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见解.它从审美主体的心理状态出发,在更深的层次里,说明了审美意识的本质.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一见解没能充分展开.最近几年,随着形象思维讨论的深入,它愈益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和关注,但同时也遭到激烈的非议与诘难.持反对意见的同志把目标直接对准了直觉,认为用直觉解释美感现象,本身就是反马克思主义反理性的,是有意散布神秘主义,把审美引入歧途,其实质在于重蹈克罗齐的“直觉即创造”的复辙,搞唯心主义,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15.
<正> 直觉,英文叫作intuition,俄文叫作,均可译为“直觉”或“直观”,俄文的还可译为“直觉力”或“洞察力”。直觉同直观虽然有一定的关系,但二者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直觉是“直接观察”的知觉活动,而直观按照一般的解释就是“直接了解或认识”。由此看来,直觉是直接洞察事物一种特殊思维方式,既然是一种思维它就不能完全是感性的。例如我们听某人说的一句话,并未作语法分析就感到这个句子不通,类似这样的一些直接觉察”并非是感知,而是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中介环节对句子的语法分析,是对事物本质或规律的直接洞察,而非间接认识。在笔者看来。直觉就是人的感觉器官和大脑融感性和理性于一体的那种对世界的直接洞察观照力,它是人类的感觉器官和大脑经过亿万年的历史实践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感觉直接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了理论家”的那种洞察事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当代审美观念对主体的高扬必然导致直觉的诞生,而直觉的诞生又必然导致主体的否定。这无疑是一个极为值得注意的趋向。然而,主体的否定并不意味着审美主体的消解,而只意味着审美主体的转型,考察这一转型,应该说,是当代美学研究的重大课题,然而简单地说主体的否定,却显然只能导致这一课题的遮蔽。在我看来,在当代美学中,审美主体的否定意味着审美主体的转型,这转型就是:从再现到表现的转型。一般而言,我们往往以再现作为西方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实际上这并不准确。因为即便是从时间上来考察,再现也是一个后起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文体,这个概念标志着对有史以来的文章样式、类型的总结和概括。刘锡庆先生说过:第一个写文章的人,头脑里没有文体概念,他写出来的东西具有了形体,就成了体裁。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文章写作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不同的应用范围,文章写作也就有了不同的形体标志和要求。这段话的另一面也就隐含了现在人们写作头脑里应该有文体概念。但是传统写作学理论并没有注意到或者没有重视文体概念在写作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而只是把文体作为划分文章类型的依据,因而写作学理论总是与写作实际脱钩,难以产生应有的实践效应。  相似文献   

18.
理性或合理性问题,既是传统哲学的基本议题,也是《交往行为理论》的逻辑起点。在哈贝马斯那里,理性与合理性是不加区分的。实际上,理性并不必然地就是合理性,但它却逐渐蜕变为合理性。合理性问题非常复杂,既关涉理论合理性,又关涉实践合理性。在实践合理性中,既涉及到形式/目的合理性,又涉及到实质/价值合理性。合理性问题与交往行为密切相关,而交往行为既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社会行为。因而,要想很好地理解合理性问题,就必须很好地理解交往行为;而要想很好地理解交往行为(关涉交往合理性),首先必须了解工具行为(关涉工具合理性)。简言之,要想很好地解决合理性问题,必须协调工具合理性与交往合理性的关系问题——“工具合理性是独白的,交往合理性本质上是对话性的”。这样,《交往行为理论》就实现了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变,即从侧重于主体与客体关系、崇尚主体性的意识哲学,转向侧重于语言与世界关系、崇尚主体间性的语言哲学;从传统批判理论转向交往行为理论;从老批判理论转向新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9.
冯契先生的"智慧说"对"人能否获得智慧"这一20世纪的重大哲学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在这一学说中,"理性直觉"是主体能够获得智慧的核心环节.何为理性直觉?理性直觉能否得,如何得?其所得如何达,又如何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智慧说"能否证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毛泽东同志把这一认识过程简明地概括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来(或实践——认识——实践)这样两个飞跃的过程.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第二个飞跃的重要性,他说:“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①他认为认识运动只说到理性认识为止,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一半,更重要的还是后一半,即从认识到实践.那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是怎样的呢?它是不是可以从理论直接变为人的实践活动呢?如果说前一个飞跃过程是经过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样两个阶段(也有的同志认为经过了感性、悟性、理性三个阶段)那么后一飞跃过程是否也有几个发展阶段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