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但其基本理念是:音乐是人的教育,从儿童出发,挖掘人人具有的音乐潜能。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音乐的原本性、创作性、综合性。笔者尝试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及基本内容引入钢琴教学。从识谱、节奏、技巧、感觉、创作五个方面作了实证研究。本文阐述了将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运用于幼儿钢琴教学.将会推动钢琴教学向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界早已引进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使我国音乐教育在改革的起步阶段就获得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即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采用了世界最优秀的教育体系 ,大大地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进程。但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学现状来看 ,还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要想准确地把握和恰当地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于教学实践 ,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就应当充分理解和发扬其教育理念所揭示的“原本性”。  相似文献   

3.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全世界音乐文化领域的广泛传播,对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在课程领域的改革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受我国民族性格、思维方式、文化差异、教育体制、教育环境、师资力量以及音乐教育理论研究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奥尔夫教学法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理念冲突、方法僵化、流于形式等问题。本文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教育全球化背景和文化融合与生成的角度出发,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的制约因素,从而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策略,进而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和改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音乐教育过程是一个自觉的审美化过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奥尔夫教学法中高度体现.音乐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技术学习 ,而应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奥尔夫教学法通过节奏训练、语言训练、动作训练等各种训练,更大程度地发掘人的各种能力,培养人的各项优良素质.合理科学地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是奥尔夫审美教育精髓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的“原本的”音乐观念。奥尔夫将原本的音乐观念与儿童音乐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产生了现代儿童音乐教育媒介——“元素性”音乐。无素性音乐以原本音乐的基本特征和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为基础。它是一种自然性、艺术性和教育性有机结合的,采用适合儿童主动参与、体验的媒体和方法,由儿童自己创造和表演的音乐。多元化音乐教育是当代世界音乐教育领域所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早在20年代产生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就已经孕育着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萌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本主义、教育生态学、开放教育、研究性学习本土化问题五个视角,分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以及实施的价值与意义,以期能对我国在音乐教育改革发展中借鉴外国音乐教育体系时,对其有一定层次的认识,进而对外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本土化实施与应用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教育理念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精 神高度契合。文章将奥尔夫教学法的精髓灵活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教学案例之中,以此得出启示:幼儿园音乐活动要创 设游戏情境,守护幼儿与生俱来的“玩性”;教师适当退位,彰显幼儿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引发身心体验,激活幼儿身心发展 的“整全性”;倡导随乐即兴,释放幼儿自由想象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音乐新课标的中心内容所体现出的理念与奥尔夫教育理念在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理解多元文化,关注过程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内在契合性。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音乐新课标契合性的深入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借鉴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从而为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原本性音乐教育,这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以节奏为基础,运用音乐的娱乐功能在兴趣引导前提下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人格素质及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演技能等方面的提高。音乐治疗学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在音乐治疗学科中可充分利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以及奥尔夫创造性、综合性的方法手段,使求治者在各种音乐活动、音乐体验及音乐参与下促进身心平衡发展,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和自控把握能力,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概略性地阐述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制约我国传统音乐教育发展的因素,并对《音乐课程标准》的沿革历程及其基本指导思想进行阐述、剖析之后,指出了旧的《标准》虽重视知识性、技能性等智商的教育,却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情感性、趣味性等情商教育。  相似文献   

11.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原本性、即兴性、综合性、本土化和人本主义。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文章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改革实践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原本性、即兴性、综合性、本土化和人本主义.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文章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改革实践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视唱练耳课程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音乐及其教育体系的传入而在我国诞生的,它是一门基础课,可以说是音乐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是每一个走上正规音乐之路的学习者必须通过的一道关卡.传统的祝唱练耳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潜能力;培养其音高、节奏和音乐感,并通过训练培养出对音高、节奏、音程、和弦等的听辨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门课程在西方逐渐形成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如奥尔夫教学法等),也有一系列的配套教材(如【法】雷利·蒙思的《视唱教程》、G·威特利奇等编的《练耳》等).而所有这些,大…  相似文献   

14.
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地融入教学体系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体系要坚持指导性原则、贴近性原则和迁移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系部要从各自的层面去协调互动地推动融入工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中国高师音乐教育与发达国家高师音乐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师培养体系、教法、课程与教材等方面的比较,对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国外高师音乐教育注重培养音乐教师,而中国学校培养学生更趋于模式化;国外中小学音乐教师大多出自综合大学师范学院的音乐系,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来源则途径较多;在教学方法上,国外音乐教学要求师生间互相交流,有很强的互动性,中国高师音乐教育则更多地使用传统的师传方法;外国重视教师实际能力的考核,国内高师音乐专业仍以技能教育为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于外部环境的限制和主观认识上的局限,致使水平不高。教材内容单调、刻板。在音乐教育指导思想及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目前急待加强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建设。德国现行的学校音乐教材编写设计可作为我们改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04-2013年发表在中国知网(CNKI)上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论文的分析,从论文发表的年限、文献来源、研究领域、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和研究的内容五个维度进行了深入讨论,在重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应用研究的同时,建议加大对于幼儿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方式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是近三十年来对我国教育影响较大的心理学流派之一。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蕴含着当代国际音乐教育新的理念与心理学研究成果,其中也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有关教育理论。本文通过分析《标准》中课程目标、教学主体、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变革来论证建构主义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奥尔夫的教学方法是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而他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也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对音乐中的节奏进行分析和探讨,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强调的是节奏训练,它是以全面性和创造性为训练目标和训练宗旨,意在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协调发展,在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历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20.
国外四种音乐教学法和课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科教学特殊规律的探索过程。如达尔克罗兹的动觉理论以及节奏因素分析和一线谱的运用;奥尔夫的元素音乐思想及打击型乐器的使用,以适应儿童大肌肉发展先于小肌肉发展的规律;柯达伊的旋律教学顺序和音域对儿童生理条件的适应及音高手势和节奏唱名的直观性;综合音乐素质课程所强调的学生音乐概念认识的整体性等。除了学生在认识和技能领域对音乐教学的要求外,多数教学法和课程都强调满足学生音乐学习中发展积极情感的需要。这些音乐教学体系和教学法的产生与传播,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呈现了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