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秘书学的理论研究中,专题论及秘书价值的论文还不多。《当代秘书》2001年第6期发表了秦莲红的《秘书价值之探索》一文,实属难能可贵的一篇。我反复阅读后,受到启发,也想对秘书主体的价值关系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经常阅读《秘书之友》,今天发现一点问题,不知对错。2009年第8期《秘书的诀要》一文,其中一段写道纪晓岚给慈禧题扇,因少写一字而使慈禧大怒险些被砍头.后又因机智化解而得到嘉奖。笔者不明白纪晓岚是如何给慈禧题痢,又如何得到慈禧的嘉奖?是杜撰还是慈禧见鬼?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作家王晓方创作的长篇小说《市长秘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讲述了市长秘书雷默在经历两任腐败领导期间的心路历程,见证了官场的斗争与腐败。小说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日前,擅长写官场小说的作家王晓方接受了《人民论坛》记者的专访,他在从事创作之前曾经亲历过东北著名的腐败大案"慕马大案"。记者:我知道您曾经多年在官场当秘书,请谈一谈这段经历对您之后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丁邦文 《决策》2012,(1):95
随着这部小说的问世,我的"秘书三部曲"也算暂告一段落了。《唇齿》、《玉石》、《人事》构成了一个系列,也相当于《中国式秘书》的"精华版"。放眼当今小说创作,官场题材可谓热闹非凡,其中当然不乏精品佳作。但不容置疑的是,很多小说令人读过之后迅速淡忘,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一是有些外行写手胡编乱写,明明不知究竟、  相似文献   

5.
季栋梁 《决策》2013,(4):95
《蝴蝶效应》是我正在写作的系列小说中的一篇。这个系列我先后写了《例假案例》《钢轨》《白衣苍狗》《对一场雪的寄托》等几个中篇,发表后反响不错。事实上,这部小说最初的构思是想写一部反映农村孩子随打工父母进城读书的艰辛历程。这些年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农村孩子的读书出现了大问题。一部分孩子留守乡村,依旧在日渐衰败的乡村小学读书。  相似文献   

6.
《秘书之友》2008,(8):45-45
为了揭秘古代中国高级秘书人物的政治生活,继《秘书政治》之后,眭达明先生最近又推出了它的姊妹篇《秘书生活》一书,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收入三十六篇读史随笔,记录了古代中国高级秘书人物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趣闻逸事。  相似文献   

7.
禾青 《秘书之友》2010,(9):20-20
继《秘书政治》和《秘书生活》之后,眭达明先生又推出了《秘书生态》一书。所谓秘书生态,就是古代秘书在官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秘书之友》2013,(5):40-40
研究古代秘书史近三十年的眭达明先生,在接连出版"秘书史话"系列书籍之后,又有一本新著由山东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本名为《清朝秘书政治》的新书,不仅详细记录了15位清朝政治秘书代表人物的从政事迹,而且从"佐官以治"的角度揭秘了他们的成败得失。《清朝秘书政治》就是写清朝的政治秘书们,在"佐官以治"过程中如何直接或间接行使和  相似文献   

9.
《秘书之友》2015,(3):48
《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何新国著,2013年5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年7月获第六届中国公文论著评选一等奖。作者长期在省委、省人大机关从事文稿写作、研究与教学,兼任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秘书》编委会顾问,在《秘书工作》《秘书之友》《应用写作》等杂志发表文章二十多篇。其中《汇报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原载《秘书工作》2014年第6期)于2014  相似文献   

10.
《秘书之友》2015,(2):48
《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何新国著,2013年5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年7月获第六届中国公文论著评选一等奖。作者长期在省委、省人大机关从事文稿写作、研究与教学,兼任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秘书》编委会顾问,在《秘书工作》《秘书之友》《应用写作》等杂志发表文章二十多篇。其中《汇报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原载《秘书工作》2014年第6期)于2014  相似文献   

11.
正也许本人是学文秘专业的又是从事秘书工作的,所以特别喜欢研读《办公室业务》杂志,5月2日放假这一天在阅览室看到今年第三期《办公室业务》的《围绕"三项职责"演好"六种角色"》一文,越看越觉得是滋味——真是一篇秘书工作的绝妙佳作!  相似文献   

12.
《秘书之友》2013,(4):37-37
研究古代秘书史近三十年的眭达明先生,在接连出版"秘书史话"系列书籍之后,又有一本新著由山东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本名为《清朝秘书政治》的新书,不仅详细记录了15位清朝政治秘书代表人物的从政事迹,而且从"佐官以治"的角度揭秘了他们的成败得失。《清朝秘书政治》就是写清朝的政治秘书们,在"佐官以治"过程中如何直接或间接行使和分享领导的权力,从而演绎历史上"秘书当政"最为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秘书之友》2015,(4):48
《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何新国著,2013年5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年7月获第六届中国公文论著评选一等奖。作者长期在省委、省人大机关从事文稿写作、研究与教学,兼任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秘书》编委会顾问,在《秘书工作》《秘书之友》《应用写作》等杂志发表文章二十多篇。其中《汇报工作应注意的几个  相似文献   

14.
《第二现场》是两年前写的。现在《领导科学》杂志的编辑老师要我写创作谈,不写不好;写吧,还真有点儿时过境迁的感觉。这两年,在一些老师和朋友的批评、帮助下,我正在对过去的创作进行某种整体上的重新审视,对今后的努力方向作一些设想和定位。这使我很难完全回到写《第二现场》时的创作状态当中。不过,有一些基本点还是一贯的,那就是思考人的心灵世界,思考林小麦在那个特殊环境中的梦想和坚持。《第二现场》是我的林小麦官场心态系列中篇小说的其中一篇。我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本地刚刚建立党委信息网站。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许多熟悉的面孔…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秘书》、《秘书之友》、《秘书工作》、《当代秘书》、《办公室业务》是全国公开发行的影响较大的秘书期刊。这5家公开发行的期刊,有3家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2家创办于90年代初期,如今都办出了一批颇有影响力的特色栏目,刊物的整体风格也很鲜明,各自拥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为推进我国秘书学理论研究、指导秘书工作实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捧着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芳香、装帧精美的杂志,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稳中求变,创新发展,是各家期刊的矢志追求:  相似文献   

16.
正古代做过秘书的著名文人,在他们的个人文集里,大都收录了代领导起草的文稿,说明在古代秘书奉命起草的文稿(包括公文),本人是享有著作权的。如在《左文襄公全集》里,就将张亮基和骆秉章两人在湖南任职时的奏稿,毫不客气地收进了本书的附卷。编者杨书霖为此特意写了一篇《跋》文,解释其中道理:"张、骆二公奏稿,左文襄公居幕府时拟作也。咸丰初……张大司马、骆文忠公先后抚湘,稔公才,延入幕,委以军事,奏疏书檄皆  相似文献   

17.
正多年来,公文评改文章不时见于秘书写作类期刊,有的杂志甚至期期开设"文章评改"栏目,为促进公文的规范化和公文写作学的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注意到,以往对评改后的公文进行再评改的文章在相关期刊很少见,近日拜读《秘书之友》2014年第7期刊载的詹燕同志《对〈从语言到功能——评改一篇批评性通报〉一文中修改后通报的评析》(以下简称"詹文"),甚感欣喜。《从语言到功能——评改一篇批评性  相似文献   

18.
林迎 《当代秘书》2001,(10):19-19
我跟《当代秘书》结识,始于1996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媒体了解到关于她的信息。不久,我寄去的《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信息工作》被采用,当看到自己的稿子跟一篇篇高质文章排列在一起时,我的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相似文献   

19.
在《秘书进入小圈子原因探析》一文(见于《秘书之友》2010年第6期)中,笔者剖析秘书进入“小圈子”的原因有:获取政治利益,猎取经济利益,寻求保护与支持,身不南己与寻求情感慰藉。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小圈子只能带给秘书一时的荣耀与辉煌;从长远看,小圈子给秘书、给秘书家人、给社会造成的伤害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20.
我写过两篇文章,都没有拿出去发表。一篇题目是 《官话、套话、官套话》,另一篇是《混账!笑话!》。 我想把这两篇文章里面的意思改成一篇文章,用 一个题目《官套话和笑话》拿出去。 第一篇文章里面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