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京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分析及增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群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7200元,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一部分居民成为低收入群体的原因既有宏观外部因素,也有个人内部因素。为了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必须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积极鼓励自主创业,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面,加强对该群体的权益保护,并建立低收入群体增收工作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建设内容,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宏观上的收入分配不平衡:中央财政增长速度高于地方财政,而且大大高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居民收入财产性收入比例过低,而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显著拉大,垄断性行业与新兴行业收入严重偏高;政府支出结构严重失衡,政府预算约束越来越"软化";教育支出结构严重失衡,而教育经费来源也非常单一;社会保障严重不足,结构严重失衡。为此,既要改变宏观性收入分配,又要改变微观性收入分配;既要改革首次收入分配,还要改善再次收入分配等;特别是应该增强资产的法律化、市场化、资本化和证券化,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并建构低收入群体的自我创新机制,释放低收入群体的企业家本能,建立低收入群体自我机会创造的制度性框架。  相似文献   

3.
中国直辖市服务业中的“成本病”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直辖市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对服务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支出趋于增加,服务价格而非收入水平的上升是导致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上升的主因。因此,在服务业方面已显露出成本病问题。这不仅会给政府带来财政困难,而且会对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统筹兼顾好服务业的需求与供给。在需求方面,要使服务消费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从主要通过价格渠道转为主要通过收入渠道上来;在供给方面,应进一步推动服务业领域改革,促进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与劳动生产率,增加服务供给,遏止服务价格过快上涨,防止由此引起的整个经济的通货膨胀倾向与财政拖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资产价格波动成为各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动力源,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对一国的实体经济乃至全球的宏观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价格波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与投资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房地产价格波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与投资增长则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林  张远索 《理论界》2013,(3):47-49
从探讨我国货币"麦金农之谜"入手,理论上分析通货膨胀与财富分配理论,指出通货膨胀是一种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形式,定性分析了居民个体投资选择与房地产在我国财富增长中的作用,进而对支撑"货币-房地产-财富"链条的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在当前投资渠道匮乏的情况下,居民选择住房作为投资产品,用来防御财富缩水是理性选择。房价有持续上涨的冲动,但其最终制约因素在于分层房价中的最低价格是否能够为新进入城市的群体所承受。  相似文献   

6.
蔬菜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副食品之一,作为蔬菜净消费者的城镇居民,蔬菜价格波动影响其福利水平变动。本文借鉴Minot和Goletti提出的农作物价格变动短期和长期的福利效应模型,对我国蔬菜价格变动引起的福利变化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蔬菜价格变动与城镇居民长期福利变动呈负相关关系;并且低收入组受蔬菜价格变化的影响相对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更大。因此稳定蔬菜价格,对减少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损失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有效制止了实体经济的下滑,但也导致物价水平持续攀升,通胀预期不断增强.特别是大量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流入股市和楼市,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选取中国1998-2010年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通货膨胀与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对其短期波动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其中,通货膨胀对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更为敏感,两者的因果关系因滞后期不同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低收入群体显著增加.为了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谋求低收入群体的职业稳定和地位上升,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日本政府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性措施,如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功能,积极采取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和就业支援政策等.  相似文献   

9.
补贴时间滞后;补贴标准偏低;以同比价格指数作为单一的补贴依据不尽合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城市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机制。完善新疆城市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编制方案;建立灵敏、高效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指数与补贴联动机制;加强价格监测和调控,健全城市低收入群体价格预警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建立各项社会保障措施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浅议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成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呈现了结构性、非平衡性、信念不一致性等特点。而其形成的原因是市场结构性矛盾、成本推动、需求拉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结果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对股市产生了直接影响,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针对这种现状,政府一方面要适度采取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另一方面更应注意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控制物价,尤其是要控制食品价格的上涨,提高居民对控制通货膨胀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阶级、阶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阶级、阶层矛盾扩大和激化的危险.实现阶级、阶层的合理化是和谐社会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土地收益权、处置权诸方面 ,论证了中国传统社会自耕农实非私有制经济之性质 ,从而也谈不上所谓私有制意义上的小农经济之概念。并在与西欧中世纪农民产权方面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探讨了有关法律传统对中西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在世界各地的现代化进程中,阶级阶层的变动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兴起和壮大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十九世纪的美国、欧洲社会是如此,二十世纪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社会也是如此,中产阶级的兴起已经成为后现代语境中的一个世界性话题。本文以东亚现代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为背景,分析了中国中产阶级的发生和社会构成,提出中国中产阶级不仅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转型的结果。因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特点,使得中国中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后卫性和消费上的前卫性尤为明显。最后,我们还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诸方面入手,探讨了中产阶级的成长和中国社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网络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 ,网络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部分。针对网络对现实社会道德的巨大冲击 ,应当从理论层面、法律层面、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政治家来说,社会治理问题都是一个难题.毋庸讳言,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问题显得尤为困难.这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当代中国人在心理上具有以往不可比拟的急切而旺盛的财富欲求,一些人为了攫取财富,常常无所不用其极.日出而作、日人而息的传统闲适社会早已代之以无利不起早的匆匆身影和为利而斤斤计较.凡有人群,不管大小,肯定都有"挤".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是古今中外所有政治家、思想家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各派思想家便开始探索安邦治国的良策,寻找有效的社会调控手段.当时的儒家、道家、法家都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治国和社会的理论,并在相互间展开争鸣与辩驳.后来,各家学说在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和谐、有效的社会宏观调控系统.以图解的方式表示,这个系统的基本构成如下……王磊(1943-),男,陕西省清涧县人,宝鸡文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构筑于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所主宰的全球化场域之中,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作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系统,全方位地激活了人类贪欲享乐的内在本性,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能力,创造了急剧膨胀的现代物质文明,也在一定程度上持续不断地毁灭着人类社会既有的各种处世方式和价值准则,使人类的精神和德性矮化到前所未有的境地,致使企业或所谓的"理性人"可以漠视公共利益、生命安全和"天地良心"来追逐名利和"暴富",从"大头娃娃"到"结石婴儿",从"黑砖窑"到"尾矿坍塌",一系列血淋淋的事实让我们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治理能力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与儒家传统思想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繁荣的场景并不是社会现实的全部,在辉煌壮丽的帷幕之下,在颂歌悠扬的乐曲声中,还悄然隐藏着某些令人不安的因子.这些因子有内、外两个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远古社会以“养生送死”为原则的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到人们对“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畅想,无不体现出社会保障伦理思想。这种伦理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和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影响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置及其运行,甚至影响着我们对西方社会保障政策的吸纳和改造。通过探索《孟子》中所蕴含的社会保障伦理思想,从中寻找一些智慧和启迪,以利于建设和完善我们今天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反思中国传统的思想资源与中国现代治理的关系,我们发现,从社会历史哲学的元问题即人论的角度看,正是由于传统人性论的性善论使得中国的管理文化传统缺乏社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