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吉先生是新安晚报著名记者,见闻广搏,学识丰富。与苟洞先生相识后,对《金瓶梅》作者之考证发生浓厚兴趣,遂悉心研究,殊为难得。  相似文献   

2.
潘志义,笔名苟洞,号天都草民,立垚斋主人。1952年生,高小毕业。务过农,牧过蜂,站过三尺柜台,自小叛逆,不徇俗流,外圆内方,立意不改,秉直忠肠.  相似文献   

3.
潘志义     
《徽州社会科学》2004,(3):58-58
我叫潘志义.乳名“苟洞”,意思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也是养不大的,死了去塞狗洞。不过我总算越过了天命之年。我身材矮小,身子单薄,上山不能斫柴,下地不能挥锄.只好埋头看书。我家是新安江水库移民,迁到西溪南,什么家产都没有,自然也没有书。只好跑到隔壁村的小造纸厂里去看书甚至偷书。“文革”抄家,破四旧,立四新,什么书都抄来送往造纸厂,破书、废纸堆积如山。  相似文献   

4.
明代徽州人,曾任兵部左侍郎的汪道昆,急流勇退,闲居林下,著《太函集》传世。安徽黄山书社于2004年版行。《太函集》对于徽学研究和明代经济史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而且对明代中后期官场腐败状况,针砣时弊,秉笔直书,抒发己见,诚心直道,毫不客气。道昆心语,深究细辨,蕴意无穷,今朝乃能印证。苟洞。狗眼看“明”事。洞悉今世情。天都草民摘天都外臣之良言,共赏品味。  相似文献   

5.
盟誓这一先秦时代的社会特殊现象,其演化轨迹为:形成期表现为西周时期盟誓制的王室化;兴盛期为春秋时的世俗化,这一阶段又分为前后两期。到战国时,盟誓制走向蜕化,进入了它的衰落期  相似文献   

6.
有人把我国的长江经济带形象地比喻成一个大写英文字母“H”型的经济结构。中间一横是长江,右边一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这一竖和一横的交点就是龙头上海;左边一竖是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就是长江上游这部分,包括整个西南和部分西北,左边这一竖和一横的交点就是重庆。在长江经济带中可以形成一个以重庆为核心的西部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论排污权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龙 《江淮论坛》2009,(1):122-127
排污权在世界上首先由加拿大经济学家提出,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排污权交易是一种有效地减少污染的经济激励措施。排污权的客体是环境容量资源,这是一种特殊的物。排污权成立的实质就在于污染物的排放是对环境容量资源的使用,排污权在《物权法》上的实现就是将其构造为“环境容量使用权”,这是一种特别法上的物权。明确排污权的性质才能为排污权交易这一新兴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原创性的逻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笔者通过对科学技术史和人类创新活动的长期研究,概括出了一个创新模式,并将这一模式命名为“创新逻辑”,这是笔者三十多年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许多新闻单位开始总结这一活动的得失,探讨活动延续的长效机制。对这一活动,需要更高层次的理论总结,变“活动”为一种机制和理念。这一活动是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探索。如果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可以对新闻实务界和学术界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了严重危机,如何摆脱危机,走出困境是当代人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新自然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当代理念。本文认为,正在兴起的知识经济为这一理念的确立奠定了现实的基础,从而为人类化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中国器乐在配器上的一个特色——“乐器人化”。这一特色表现为两方面:一为类比,二为借鉴。前者探讨乐器与人的关系,提出”乐器=人”的命题;后者探讨“洋”与“中”的关系,核心是“洋为中用”。尤其后者,为中国文艺提供了新信息,这一特色的深层文化因素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戏曲的“角色化”成分。  相似文献   

12.
人学在中国兴起并形成一种思潮,有其深刻的根据和动因。旨在反映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规律,由侧重指向认识人之外的世界自觉转向认识人本身,这是人学产生的思维发展史的根据;旨在把人本身提升为主体,将人作为专门研究对象,这是人学兴起的哲学史根据;旨在综合和提升人的科学提供的关于人的不同侧面的实证知识,建立一门新的人学,这是人学产生的科学史根据;旨在通过对完整人性的理解,为克服以往各种文化模式的历史局限,实现人类文化的综合创新寻找一种新的核心的文化理念,这是人学得以泛起的文化学根据;旨在通过对人之秘的科学解答,为分析和解决当代人类实践发展提出的与人有关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一套理论工具和方法论,这是当代中国人学兴起的时代或实践根据。  相似文献   

13.
尽管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为鲁迅自身的传统文化批判者形象所遮蔽,但这一研究在1949年之前就已开始并从鲁迅与思想传统、学术传统、审美传统等多方面展开。它因自身的开创性与深刻认识而构成一个明显而重要的阶段,对后来的这一研究具有直接影响与制约作用。因而对这一阶段研究的时代环境、研究主体及具体研究的系统回顾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这一阶段的研究状态,而且为这一研究的继续与深入提供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14.
道德的形上学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思想的核心。这一哲学理论, 以无执的存有论和执的存有论为框架.以良知的自我坎陷为纽带,贯通道德本体界和自然存在界 的阻隔,把儒家的心性本体论和康德的形上学结为一体,在海外有着很大影响。本文详细地剖析了 这一哲学思想,指出这一哲学理论是儒家道德的形上学在近代受到西方文化挑战的产物,其目的 是将西方文化推重科学的精神纳入儒家的心性本体论,重建儒家道德的形上学,以回应西方文化 的挑战。本文同时指出了这一哲学理论的缺陷及其面临的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15.
蔡伯喈中状元引发了全家人的人生悲剧让人匪夷所思,为了将这一悲剧写得自然与感动人心,倒逼机制逼得高则诚逆向思维,逆向设计,结果作者无意间揭示出这一主旨:独子被非法秘赘豪门引发了人生悲剧。牛相只有独女,他只能让女儿招赘,赘婿必须是贫穷的状元郎,但符合这一条件的蔡伯喈不巧却是独子。独子入赘是违法的,等不起的牛相只好利用圣旨等权势强赘,为避免与蔡家发生直接冲突严重伤害蔡伯喈,使其不愿为自己所用,牛相封锁消息,使蔡伯喈与家人失联。在灾荒岁月,缺乏儿男的支撑,儿媳为赡养公婆独自在死亡线上挣扎,但结果依然是公婆双双饿死,于是悲剧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牛安生邓小平为我们党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他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继承邓小平的遗志,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推进这一新的伟大的工程。邓小平关...  相似文献   

17.
《霍小玉传》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传颂弗哀。其典型的人物形象,尚阀阅的社会制度,是这则悲剧真挚动人的主要原因,高超的艺术手法又为这曲恋歌凭添了一种哀艳缠绵,凄戾悲怆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旧学新知 小时候看一本关于古代科学家故事的连环画,讲述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有一年的夏天,鲁国国王要鲁班监工营造一座宫殿,期限为三年。但建造这座宫殿所需的木料量巨大,按照以往的经验,工匠们就是到山上专门砍树大约也要三年左右时间,这自然急坏了鲁班。  相似文献   

19.
家庭的社会“细胞”意义在现代的丧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是极为流污的说法。许当家庭理论的研究,基至以此为出发来,称家庭社会学为“细胞社会学”。真实,说家庭现在仍然是社会的“细胞”,是大可疑问的。挪家庭为社会的“细胞”,当然是形象的说法,它实则意指,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的(细胞水平上的)单元或最基本的军伤’]。这一说法意味奢,自个体家庭产生以来,运会为止墓至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无论在何种条件下,社会都必定由家庭为最小本任司能结何而成;个人出不能亘接地而必须通过家庭有能鲢实现自己的社会结合。另外,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一形象说法中,诬…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来,零陵师专坚持面向当地农村、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办出自己特色的原则,先后实施了两轮大的教育改革:1985年至1989年为第一轮改革。这一轮是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为主,即改革专业思想教育,改革教育实习制度和强化职业技能训练。这一改革成果,1989年获省级特等奖和国家级特等奖。1990年到1993年为第二轮改革。这一轮是以改革农村初中教师培养模式为中心的“综合改革”。改革师专单一文化课师资培养模式,实行主辅修结合,增设劳技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集知识技能于一体的新型初中教师。这一改革成果,1993年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