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并将样本公司分为ST和非ST两类,通过正态分布检验、T检验和K-S检验剔除不显著的财务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财务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进而运用Basu模型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提炼出来的财务指标相关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中,ST公司与非ST公司对遵循会计稳健性的程度不同,ST公司比非ST公司遵循程度更强;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对会计稳健性的遵循程度与流动比率呈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对会计稳健性的遵循程度与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的财务预警研究大部分仅限于对上市公司是否会陷入ST来建立预测模型,缺少对公司陷入ST后财务状况预测的进一步研究。应着眼于为上市公司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建立ST前和ST后两阶段的预测模型,即把正常公司是否会转为ST公司作为模型预测的第一阶段,把ST公司是否会暂停上市作为模型预测的第二阶段,可选取包括现金流量指标在内的五种财务指标,以纺织行业为例进行分行业的实证研究,建立纺织行业两阶段的单变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模型在两个阶段都达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ST类股票是股市中非常独特的一个群体,存在一定的投资价值。以ST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等九项财务指标为依据,运用齐同性检验和典则判别函数,对其中的退市公司和未退市公司进行分析,发现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周转率等是影响ST公司命运的主要因素,ST类股票投资者应特别关注ST公司的负债情况、经营周转情况和业务收入情况,以规避其退市风险。  相似文献   

4.
针对企业规模扩张中存在的财务问题,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择上市公司中的部分ST公司和非ST公司为样本,利用15个财务指标,从ST样本公司和非ST样本公司连续三年财务指标之间的差异,找出可能引发财务危机的因素,应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Logisitic模型),进行财务预警,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财务危机预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比较两类公司中正常公司和ST公司(财务困境公司)之间在股权结构、治理水平、上市时间等非财务指标上的差异,分析公司被ST之前的征兆。在此基础上,以非财务指标建立Logistics财务困境预测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被ST之前的第4年(t-4)的预测精度不低于下一年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02~2004年深沪两市首次被ST的11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行业且资产规模相近的118家盈利公司作为配对样本。以上市公司突然出现重大亏损、连续两年亏损、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或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等几种情形作为界定“财务危机”的标准。利用ST公司财务危机前1年的数据,初步选择了20个财务指标,对ST公司与配对样本的均值、标准差、T统计量、Z统计量进行分析,寻找ST公司与非ST公司在财务指标上的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思路进一步筛选财务指标。最后运用二元逻辑回归(Logit),建立起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前1年的预警模型,且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灰色关联法运用于管理舞弊风险评价,首先对442个样本运用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建立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选取了具有保牌动机的68家ST公司作为训练样本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得到风险评分值,最后选取20家公司作为测试样本验证模型识别效果.研究表明:区分舞弊与非舞弊公司的风险评分分割点约为0.465,训练样本综合判别率为72.06%,测试样本模型的综合判别率为85%,灰色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特别处理(ST)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变量,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危机最重要的指标是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其次是销售净利率。然后构建财务危机判别模型并对其评估,该模型的识别正确率达90%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资产收益率越低,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显著性就越高;公司的财务比率越小,则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就越大,两者呈反比例的关系;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如有较少波动,则表明财务稳定、经营稳健;销售净利率是反映公司盈利强劲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提高资产收益水平,搞好经营管理,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企业销售能力,实现资金快速周转,是企业避免陷入财务危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特别处理( ST)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变量,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危机最重要的指标是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其次是销售净利率。然后构建财务危机判别模型并对其评估,该模型的识别正确率达90%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资产收益率越低,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显著性就越高;公司的财务比率越小,则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就越大,两者呈反比例的关系;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如有较少波动,则表明财务稳定、经营稳健;销售净利率是反映公司盈利强劲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提高资产收益水平,搞好经营管理,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企业销售能力,实现资金快速周转,是企业避免陷入财务危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对财务困境预警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的基础上,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7、2008年被ST的70家公司,及与其上市时间及主营业务相近的70家非ST公司,提取财务指标及有关治理指标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进行预警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将公司治理因素引入预警模型能够提高预警的准确程度,财务困境预警研究综合考虑财务指标和治理指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股权结构变量对企业财务危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营管理中客观存在的风险有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以便及时地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及早地发现财务危机信号。为了有效地设计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解释变量项,以我国125家工业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及有关法规,研究了股权结构变量对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影响。以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ST)的公司作为发生财务危机的界定标准,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选取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量进行了筛选,发现部分股权结构变量对企业的财务危机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现金流角度构建财务困境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也日益增多。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投资者及债权人必然要关注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因此,及时有效地预测那些将会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对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以上市公司1999年度可公开获得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推导出一个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困境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上市公司1999年度的财务数据预测出那些将在2001年初被ST处理的上市公司。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最高可达80%。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证50的全部5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这50家上市公司2005年度的财务报表数据中选取十一个重要指标作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加以处理,合并为三个主成分,代入综合评价函数得到这50家上市公司股票的综合得分和综合排名;再对标准化的各因素指标的权重作进一步的讨论,最终得出这50家上市公司股票的综合排名。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与财务困境:来自上海股票市场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国家的公司中都存在最终控制人。最终控制人的存在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从而造成了公司价值的下降。然而,这还不能确定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通过对上海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现金流量权与表决权的偏离等治理结构变量确实与财务困境存在相关性,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时能够达到很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Logistic模型在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提早发现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征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危机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能够保护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本文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Logistic预警模型判别是否发生财务危机。随后选取了35家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和67家非财务危机公司作为样本,以2002年至2004年间的公开财务报表的数据为计算依据,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企业财务安全软边际,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选取2009~2019年沪深两市27 022个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为数据来源,从防范财务困境风险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研究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财务困境之间存在经济上和统计上都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质量越好,越不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对财务困境起到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相对较弱。研究表明,企业有意识地通过加大履行社会责任的投入和强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动做好利益相关者管理,建立良性利益相关者关系机制,提高企业财务安全硬边际和软边际,可以有效防止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相似文献   

17.
品牌权益构成维度的层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权益起始于消费者对某种品牌产品的知晓、联想以及质量认知,然后获得消费产品的效用,从而在意识中形成对某种品牌的忠诚度,最后传递给厂商形成品牌权益,实现厂商的利润.品牌权益的形成需要通过四个环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但这种实现途径在认知上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产品认知阶段,第二个阶段对品牌权益的认知,有效的营销策略必定在品牌权益上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符合产品认知过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结合模式及其成功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经营的难题是跨文化。跨文化的成功在于找到结合点。通过跨文化结合点,两种以上的文化会不断加深理解、交流、融合,互相吸收营养,使文化结合不断扩大,从而造成跨国经营的适应性。在这方面,许多跨国公司经过模索,已经建立了不同的有效的跨文化结合模式。研究这些成功的跨文化结合模式,对我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克服跨文化的障碍,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经营的要求,会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质量"概念中所涵盖的两大要素(质量的相对性、质量的经济性)出发,系统论述了软件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结合软件组织能力进程的成熟度模型(CMM)列举出两种质量管理控制模型:一种是汇聚控制模型;另一种是反馈式控制模型。通过建立控制模型使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令其各项决策行之有效,尽量避免管理中的非理性因素。同时,分析了在汇聚式模型中,根据CMM成熟度划分的不同企业应用中的不同表现。并且具体就如何建立反馈式控制模型,引入展开了头脑风暴法。通过合理的应用质量管理模型,我们将使软件项目管理变得有效而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