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商标抢注和国际互联网络域名抢注受到社会各界比较普遍的批评和非议,其基本理由之一就是抢注行为违反了我国《民法通则》确立的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本文认为,除了少数几种特殊情况外,商标抢注并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原因有二:一是商标注册行为不属于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范围,二是商标抢注行为的目的及后果并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区的权利人对景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成本,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从而形成了旅游景区较高的声誉。而对旅游景区的建设,景区权利人却往往重投入,轻保护,导致景区商标被一些毫不相干的人抢注。对于这种抢注行为,现行法律规范对此无法提供全方位的保护。这就需要旅游景区的相关主体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调整自己的行为,运用旅游景区的商标策略,在市场经济中树立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3.
商标抢注是有看多种表现形式的商标注册行为,它的频繁出现与我国现行《商标法》规定的注册原则中所隐含的内在冲突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制止商标抢注的不断发生,需要在立法上对商标抢注予以准确的阐释,并针对不同的抢注形式采取程度不同的限制措施,从而使商标注册工作依法得到更加完善的规范,更有效地解决好商标枪注这一经济领域和法律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8,(1):64-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所评价的行为是商标注册人的抢注行为及在先使用人的在先使用行为。商标注册人的恶意抢注行为,因其行为本身的非正当性、抢注人损人利己和投机取巧的主观恶意,该行为损害在先使用人、消费者利益及市场竞争秩序而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必须予以严格规制。对在先商标使用人的商标使用行为而言,其使用行为的客体为商业标识,商品使用行为的非法不等于商标使用行为非法,当其使用达到使"相关公众知晓"时,应认定其使用行为具备了"一定影响",可以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启动商标异议程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商标抢注的定义、分类、知名商标特征的叙述,说明商标抢注的积极后果,提出中国工商企业要建立反抢注意识以及如何反抢注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商标侵犯名人姓名权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近几年名人姓名被抢注商标现象愈演愈烈,各界也就此问题争论不休。虽然我国的商标法对这种利益冲突有解决的规定,但是法律规定不明确,操作性不强,解决不了名人姓名被抢注商标引起的与姓名权相关的权利冲突问题,以至引起了更多的名人姓名权的法律纠纷,对我国的法律权威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处理这类案件司法运用的法律依据,发现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薄弱和缺陷,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商标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连网的发展,域名与商标之间的法律关系及法律保护问题成为司法实践的焦点,域名抢注行为是一种商标侵权行为,但同时应当肯定,域名权也应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域名权权益应受到充分保护.我国应积极借鉴国际社会域名管理的立法经验以及域名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则,完善我国的域名注册及域名管理法规,使其更具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商标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利器,由于商标注册耗时较长及其它种种原因,使得未注册商标的在先使用就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同时利用他人未注册但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搭便车”,和恶意进行“商标抢注”等行为现象的大量发生,从而严重损害了未注册商标先使用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当下对未注册商标人的在先使用权给予明确保护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9.
期刊名称具有商标的作用,在被他人抢先申请商标注册时,可作为未注册商标寻求商标法的保护,阻止他人的抢注行为。欲达此目的,期刊社要提供有针对性的证据证明:期刊名称具有商标的属性;期刊名称已投入使用并有一定影响;抢注人采用不正当手段。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化,商标价值越来越深入人心。商标抢注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从知名商标到公众人物、热点话题,都成了商标抢注者的盘中餐。本文拟从商标抢注的现象出发,讨论各种商标抢注的目的,分析我国企业在商标保护中尚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企业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地保护企业商标,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论合同中的胁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中的胁迫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或第三方,对另一方当事人或与另一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人,采取要挟其应受法律保护的利益或其他相关利益的方式,使其身体上或精神上产生不自由状态,进而签订违背其本意的合同的行为。胁迫与当事人意思表示瑕疵之间的因果关系应适用原因说。只要胁迫人的行为对当事人的目的意思和表示行为中的任何一方面构成拘束,即可认定有因果关系。胁迫的法律效力应采用效力待定说。  相似文献   

12.
商标恶意抢注属于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不法行为,且欠缺正当性和合理性,应予禁止。现行《商标法》对于商标恶意抢注的规制存在法律责任规定缺失以及商标确权、商标转让、商标侵权责任制度对商标使用因素考量不足等问题,其本质原因在于我国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适用以及商标使用在具体制度中的缺位和不足。为有效遏制商标恶意抢注,我国《商标法》应当增设商标恶意抢注之法律责任规定,明确商标注册申请人应当已实际使用该商标或者具有真诚的商标使用意图,规定未经实际使用的注册商标不得转让,在停止侵权责任承担中增加对商标使用因素的考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我国商标隐性反向假冒行为司法实践状况,探讨了我国现行法律对商标隐性反向假冒行为的规制存在的问题。根据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有关理论,结合我国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法律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网络域名的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 ,域名将成为规范企业的永久性电子商标。域名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 ,目前 ,域名被抢注现象也日趋严重。国际社会一直在积极探索因特网域名制度的协调问题 ,并形成了一个最终报告 ;我国法律对域名的申请、登录及其管理和保护也做了规定。防范域名的被抢注以及被抢注后的应对措施也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1998年4月12日《广州日报》报道了中国(深圳)对外贸易中心有限公司对国内48家上市公司使用的数十个注册商标抢先申请服务类商标注册一事。该行为经媒体披露后,在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虽然该事件在有关机构的干预下,以抢注无效而划上句号,然而,若我们以理智心态研究这个问题,也会考虑处理结果是否带有更多行政干预的色彩。这个事件至少对于唤起企业的商标保护意识以及完善我国的商标立法是有积极作用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商标抢注行为的剖析,探讨驰名商标保护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商标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但一些企业对商标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导致名牌商标被他人抢注,因而引起一系列的法律纠纷。面对中国入世后对商标被抢注的风险加大,要求企业重视对商标的自我保护,加强防范商标抢注的对策研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论驰名商标抢注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驰名商标抢注是一种危害驰名商标的行为,它不仅损害了使用人的利益,而且还扰乱了国家乃至国际经济秩序。因此,必须运用法律予以制止。有关国际公约对驰名商标抢注仅有原则性的禁止规定,我国商标法根据我国驰名商标抢注的严峻形势,明确提出了禁止驰名商标抢注,并规定了使用人实施自我保护的手段,这是驰名商标反抢注立法的一个显著进步。然而,我国的商标法也存在着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如重注册轻使用、申请注册条件过宽、驰名商标抢注行为性质不明和抢注人法律责任过轻等。  相似文献   

18.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之本旨在于解决合同订立阶段,合同因当事人一方的过失致不能成立或无效时,有过失的一方应否就他方当事人及因信赖合同成立而遭受的损失负赔偿责任的问题.我国<合同法>第 42条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从文义上分析,重在禁止订立合同时的欺诈行为,易使人产生误解,不利于法律适用.在立法模式选择上,亦有可商榷之处,应采单一法律原则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必须认识到知识产权(包括商标)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就商标国际保护而言,一方面,企业应主动出击,积极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创建自己的国际品牌,以占领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的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应面对现实积极维权。  相似文献   

20.
我国某些行政裁决期限亟待明确规定安生和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机关有权进行行政裁决的案件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有关损害赔偿方面的裁决。例如,因为一方当事人侵犯另一方当事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行政机关在处理纠纷时,裁决一方当事人赔偿另一方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