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接壤处的戈壁大漠中,有一片绿洲,她就是驰名中外的“丝路明珠”——敦煌。“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乃盛大辉煌之意。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春秋时期称敦煌为瓜州,以出产美瓜而得名。西汉武帝时期,张骞的“凿空”之行打通了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列四郡,据两关”则在保障丝绸之路通畅的同时,促进了河西地区的发展以及中原和西域的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河西四郡”之一的敦煌,也因此见证了历史的风云际会。  相似文献   

2.
繁花似锦,美美与共。5月,古都西安,象征和谐团结的石榴花满城绽放,中国—中亚峰会盛大举行,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又有了新故事。从长安出发,沿古丝绸之路穿越河西走廊,我们来到敦煌。曾经的丝路枢纽,见证历史风云,至今世人无不向往。这是“人类的敦煌”,世界四大古老文明在此汇聚交融、偕行共进。“古城新读”,在这里我们将读懂中华文化,读懂丝路精神。  相似文献   

3.
敦煌壁画乐器种类繁多,样式丰富,为我国音乐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极大的研究价值。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的设想提出,不仅使我国乐器种类更加丰富,更是拓宽了我国民族音乐的范畴。目前来看,敦煌壁画中许多乐器实物已经失传,只能依靠着典籍记载和现存的残片进行复原。郑汝中于1988年正式提出仿制敦煌壁画乐器的设想,这筚路蓝缕之功绩正如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一样。再看今朝,在全球化格局时代“丝绸之路”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此篇文章通过分析探讨敦煌壁画乐器仿制项目的缘起、发展及成果,呈现不同时代的“丝路”精神。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邵阳南路话 (简称宝南话 )是汉语湘方言的一个土语 ,其中存在不少壮语成分。本文汇集笔者口头的宝南话中的部分混合词 (hybrid)———汉壮合璧词 ,这些混合词中的壮语词素 ,具有充分的“底层现象” ,可以说明邵阳南路地区原来是壮汉两族及其先民共同生活的地方 ,宝南话及其所属的汉语方言的形成 ,是这里的民族融合和汉语最终取代壮语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这条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最容易引起人们遐想,不禁让人想起精致华丽的织锦和驮着五颜六色的丝绸的驼队。历史遗迹等艺术创作在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在促进丝路沿线各民族的商业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加速了宗教文化在该地区的传播。此次分路线重走丝绸之路进行实地考察,对沿途宏伟建筑、宗教起源、文明发祥、民族风情进行真实记录,收集大量创作素材以及艺术史研究素材,并且从艺术的独特视角观察丝路遗产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这条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最容易引起人们遐想,不禁让人想起精致华丽的织锦和驮着五颜六色的丝绸的驼队。历史遗迹等艺术创作在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在促进丝路沿线各民族的商业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加速了宗教文化在该地区的传播。此次分路线重走丝绸之路进行实地考察,对沿途宏伟建筑、宗教起源、文明发祥、民族风情进行真实记录,收集大量创作素材以及艺术史研究素材,并且从艺术的独特视角观察丝路遗产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让这条辉煌的大道陷入沉寂中。元代马可 波罗来中国时走的就是丝绸之路,返乡的时候他选择了海上丝路,到了明清两 代,这条路渐渐失去了往日军事和经济的意义,迅速蜕变为一个被皇帝们遗忘的 苍茫边关。  相似文献   

8.
远在3000多年前,我国商代就出现了骑马、乘车传递信息的信使;到了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设有传递官府文书的“邮亭”、“邮馆”等邮驿机构。《孟子·公孙丑上》载:“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可见邮驿出现之早。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通,打通了汉朝与西域间的邮路,同时开拓了通往西亚、欧洲各国的国际邮路,对世界的邮驿通信作出了重大贡献。汉朝时,“丝绸之路”通道上每30里置邮驿,供来往人员传递文书、停留歇宿。汉朝以后,历朝都曾沿着“丝绸之路”设置各种邮驿机构,并以“丝路”为主干线,将邮驿路线向西域地区、天山南北各地延伸。唐代更是5里一亭、10里一驿。除在“丝路”通  相似文献   

9.
西夏与敦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元十一世纪初,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崛起一个以党项羌人为主体的多民族政权,地跨令甘肃、宁夏两省的大部分,陕西、内蒙、青海三省区的各一部分,版图相当大.存在的时间也很长,仅正式立国就长达190年(1038—1227年).这个政权就是“大夏”王国,俗称西夏.当时,举世闻名的丝路要冲——沙州和瓜州(今敦煌县和安西县)——古敦煌郡,以及莫高窟、榆林窟等)佛教胜地就在西夏的版图之内.那么,西夏是什么时候占领敦煌的?西夏对敦煌的建置、政策是怎样的?经济、文化的建设成就又是如何?……这不仅是研究西夏史的必要课题,也是研究敦煌史的重要课题.但是,对于这些课题,或者众说纷纭;或者尚未很好研究,这主要是材料太少的缘故.最近,借筹办日本邀请的《敦煌·西夏文物展览》的机会,我将手头积累的资料加以比较、研究;也看了一些新材料,有些心得,现提出来,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分布和交流,与某一民族控制某一地方时间的长短有很大的关系。例如,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从汉代设置以来一直到唐代,都是在汉族的控制之下。但是在安禄山叛乱以后,于781年被藏族夺去连续控制了七十年左右,九世纪中叶又回到汉族的归义军手中;后来到十一世纪初,又经历了一段被西夏征服的历史。因而,仅就元朝以前的时代来看,在敦煌地方使用的主要语言是汉语、藏语、西夏语,此外还有非常邻近的回鹘语。该地区各个时代通行的这些语言和分布在天山南路北路或者更西一点的各种语言的交流情况,成为一个很有兴趣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1.
尽管韩语和汉语有许多相似的汉字,但从语法上讲,韩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韩语是表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韩语属于黏着语,汉语属于孤立语,所以其语法差别很大.本文就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语法上常出现的偏误,对汉语和韩语的语法进行了比较,寻找原因,希望能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城市,所以,人们一谈起敦煌,就会联想到敦煌在东西交通史上的问题;敦煌是汉族王朝西界边陲一个重镇的问题;以及从莫高窑的千佛洞来看,它又象征着一个佛教的城市。本文也以上述三点为中心,来研究和阐述一下元代的敦煌。一、连接东西的通道(一)敦煌的地理位置敦煌所在地的河西走廊地区,经过唐末五代,落到了吐蕃族的手中(781—848年)。以后,又归属于归义军张议潮及其后裔和曹氏归义军的统治,到十一世纪,河西走廊各城镇又成为西夏的领土。在此漫长的时间里,敦煌脱离了中原历代王朝的  相似文献   

13.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为了促进西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振兴,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扩大西北地区在国内外的影响,联合举办的“中国丝绸之路2100年”活动,今年4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后,已经拉开序幕。活动主题为:古老、友好、交流,发展。采取国内国外相结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旅游、文化、经贸、外事、宣传于一体,统一协调,分省组织。五省区联合开展的综合性项目有以下几项:1.摄制一部丝路旅游片。2.联合创作,排演一台反映丝路题材的歌舞节目。3.组织接待国家旅游局分流的西德、美国、法国丝绸之路记者采访团。4.联合参加国家旅游局在新加坡举办的以丝路为主题的国际旅游展。5.  相似文献   

14.
扎塘寺壁画与敦煌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莎 《中国藏学》2001,25(4):91-104
扎塘寺壁画与敦煌艺术的关系较为错综复杂,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关系需要理清:其一是扎塘寺壁画与敦煌吐蕃占领时期藏式绘画传统之间存在着一种历史的传承关系;其二是扎塘寺壁画与同时期的敦煌艺术又有着一种共时的文化交流。前者这层关系不同时但同质,后者同时去不同质。这两层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多种关系的存在和相互之间的纵横交错为扎塘寺壁画与敦煌艺术关系的梳理增加了难度,本文试图在这方  相似文献   

15.
以壮族地区双语制为主要考察对象,提供新的材料,并从新的角度进行探讨.结论要点是一是壮族地区双语现象的量化分析结果;二是双语制给壮语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带来了明显的影响;三是双语制给汉语有关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也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四是双语制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丝绸路上的穆斯林商贸与钱币马通丝绸之路,是沟通欧、亚大陆桥的一条闻名世界古老商道,它与中国的丝绸紧密相连。中国养蚕制丝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西汉之前,"丝路"就已存在,张赛出使西域三十六国,只是为"丝路"的畅通奠定了基础,故张春有"丝路"开拓者的称号。...  相似文献   

17.
雷敏 《中国民族博览》2022,(18):168-171
敦煌曾是“陆上丝绸之路”上河西四郡最关键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敦煌吸收了多民族地区的文明,同时也开出了自身独特的文明之花,敦煌剪纸艺术虽然仅是敦煌灿烂文化中的沧海一粟,但其自身的艺术价值是难以忽视的。文章通过分析敦煌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结合当下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与工艺,并探讨敦煌剪纸艺术与当代服装设计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了敦煌剪纸艺术在当代服装设计上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8.
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构想,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再一次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颗丝路上的沧海遗珠重返中国开创新时代的世界舞台,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带来了重要的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虽然主张“摆脱丝绸之路”的呼声很高,但并未动摇有众多读者支持的丝绸之路的研究。去年出版的有关中亚史研究的单行本,许多书名中都有“丝绸之路”这几个字。其中榎一雄的《丝绸之路的历史》(研文出版)辑录了他过去发表的六篇论文和新作《敦煌与丝绸之路》,这次出版时作了些补正,具有国际水平。该书所收录的论文已作过介绍,此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该书长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以丝绸为主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丝绸之路四通八达。在此探讨的是一条至今无人提及的南方丝路的另一条重要干道——康藏高原丝茶古道。这条商道的开通,比西北丝绸之路至少要早20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