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相辅相成,耦合互动,政治文化的变迁和形塑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生态的演化和重构对政治文化具有能动作用。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构成了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四重维度,其中政治生活的维度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三个维度产生决定性影响。对优良政治生活的追求是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基点;政治制度维度则考察优良政治生活的现实性,勾勒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制度逻辑;政治文明维度探究优良政治生活的理想性,阐释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文明内核;政治发展维度探讨优良政治生活的恒久性,揭示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发展规律。对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问题的考察,既能在理论上推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知识体系,也能在实践上为探究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形态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政治亚文化是在政治文化中处于次要地位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倾向,它对政治稳定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在积极影响方面,政治亚文化能丰富政治文化的内容;影响政治民主维护政治稳定;反映政治矛盾,有助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在消极影响方面,政治亚文化会干扰政治体系;影响政治主体的政治心理,阻碍政治主体的政治参与;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相似文献   

3.
台湾政治文化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西方政治文化和日本政治文化三部分组成,而大陆政治文化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主导,但也有传统政治文化、近代西方政治文化的成分。两岸政治文化的相似之处为传统政治文化部分,差异方面,则可以区分为大陆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台湾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两岸政治文化同属一个中国政治文化系统,应寻求政治文化的融合发展之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化,包括社会成员在政治体系中持有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观。政治文化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支持:政治文化的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提供依据;政治文化的研究路径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启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观又呈现着多样的面貌。研究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即从这一新视角为思想政治教育揭示了这一群体的需要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此为依据,引导知识分子的政治心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政治伦理结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伦理在结构上应当包括政治伦理理论、政治伦理规范和政治伦理美德三个要素。政治伦理理论是政治伦理的灵魂 ,它制约和统领着政治伦理规范的构建 ,其实质性内容即政治的道德价值目标 ;政治伦理规范是政治伦理的核心 ,它是政治伦理理论的现实化存在 ,又是政治人完善政治社会、完善自我政治人格的客观依据 ,它揭示了政治伦理的适用范围 ,其实质性内容即政治的道德义务 ;政治伦理美德是政治伦理的归宿 ,其实质性内容是政治的道德良心。  相似文献   

6.
对现代性以及现代性政治的批判与重构是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旨趣。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社会的压迫存在于一切日常生活领域,现代性政治在理性政治、宏观政治、总体性政治的形式下实现了对人的全面桎梏,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应关涉所有的日常生活关系以及个人的思想、行为、身体等。在一切皆是政治的口号下,后现代主义以微观政治、非理性政治、多元政治、差异政治等对抗现代性政治,提出了文本政治、解构政治、幽灵政治、欲望政治、游牧政治、异教主义政治等政治的新形式,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政治解构策略,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政治内涵的传统视野。对后现代政治观的批判借鉴对于透析西方政治实践、反思现代西方政治理念无疑有着一定的意义,后现代政治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围绕国家、政府、政党等展开,从理论而言是对现代性政治理论狭隘性的补充与超越;就实践而论,后现代政治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政治策略的运用是后现代主义是对压迫型、奴役性的现实政治的抵抗与反叛。  相似文献   

7.
社会政治文化对公民政治参与有着重大影响,但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政治主体对社会政治的文化认知。政治文化认知不仅是政治主体意识生成的心理基础,而且决定着政治主体的政治态度、政治取向和政治行为。政治主体对政治文化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对政治角色的认知;然而,不同的政治主体的政治文化认知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来实现的。从政治文化的总体入手,注重分析其中政治认知的层次性及其相互影响与变化,可以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寻找科学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8.
儒家的理想政治形态是王道政治。王道政治一般被理解为仁政德治。这是一种治道意义上的王道政治。王道政治具有政道含义:它由天道提供正当性来源、由王道保证合法性基础、由王权供给实体化建构,从而将现实政治权力置于严格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审查之下。王道政治是一体三维的立体化政治理论,不是一种平面化的治道设计。王道政治的道德资源丰厚。霸道政治是儒家所轻视的政治形态,但霸道政治的政治建构能力似乎高于王道政治。在王道政治与霸道政治之间,不同文明形态相互之间的矫正功能得以浮现,王道政治应当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化:功能与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政治文化对于确认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政治文化是政治心理的积淀,是从政治思想体系到政治意识形态,再到政治心理的演化过程的终极结果和精神升华。政治文化的阶级性往往以社会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奴隶社会的政治文化、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解放政治与生活政治是吉登斯建构其政治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解放政治是要消除剥削、不平等和压迫,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因而是宏观政治;而生活政治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搁置一边的道德和生存问题,因而是微观政治。在后传统社会,生活政治逐渐取代解放政治而占据主流政治的地位,因而出现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的转型。生活政治关注生态、身体和性等问题,因而是一种新型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