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武军 《西域研究》2024,(2):154-164
《中古祆教东传及其华化研究》是张小贵在祆教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又一力作。此著及作者之前两部著作在整体构架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呈现出各个主题齐步推进的格局。按照祆教教主及其他、祆庙、祆神崇拜、圣火崇拜、丧葬礼俗、其他习俗六个主题对三部著作进行考察,能够更为全面领略作者祆教研究的学术演变进程和内在逻辑理路。作者的文本经典等资料的精妙统合、源流贯通的专题研究、“作”“述”结合的学术风格等研究特色,为中国学者祆教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上,把受宗教迷信影响的起事和暴动,往往称之为“妖贼”、“妖人”或“妖道”,这类事件不绝于书,吴承伯起义只是其中影响很小的一次,但它却被误认为受火祆教影响的一次起义。本文考察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与吴承伯起义相仿的几次暴动,以及火祆教来华的流播状况,认为吴承伯所挟之“道”,不能当作“祆道”,即波斯火教解,而应通“妖”,作“妖道”解;并认为吴承伯起义受到民间道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域祆教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域祆教考述高永久祆教(Mazdeism)是最早在西域地区流行的宗教之一。其教祖琐罗亚斯德(Zoroaster)是古波斯米底人。①他大约生活于公元前628—前551年间,30岁时创立祆教。②由于得到国王维胥塔斯泼(Vischtaspa)与王后胡道撒(...  相似文献   

4.
莫高窟第23窟雨中耕作图表现了《妙法莲花经》序品中的雩雨场景。用图像学的方法分析其中胡服、胡舞、胡乐、胡塔及衔绶鸟图案所蕴含的粟特(祆教)文化信息。在对古籍及敦煌文书中雩雨与赛祆材料进行引征的基础上,剖析祆教逐渐由实体宗教蜕变为文化形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祆教是新疆流传时间长、范围广、影响较大的一种外来宗教,10世纪以后逐渐消失。在传播过程中,祆教与其他宗教和文化习俗相融合,形成明显地方特点。许多带有祆教色彩的遗俗保留到现在。  相似文献   

6.
祆教即拜火教,崇拜火光,日月星辰。祆教艺术鲜为人知。本文从历史、音乐舞蹈、民俗、考古等角度揭示古代西域的袄教艺术不仅繁盛过,而且继续对近代民俗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祆教曾是历史上流传时间较长、分布范围较广的宗教之一,它对哈萨克族的文化影响比较深刻。它与哈萨克族的自然崇拜有许多共同之处,经过长期的融合、吸收,哈萨克族形成了某些固有的风俗习惯,从这些风俗习惯中仍可见到祆教的遗存。  相似文献   

8.
敦煌文书所见的三种儿郎伟作品主要是祝愿文,其中"儿郎伟"字面意思为"儿郎气勇",乃一种曲牌名。无论从具体含义,还是书写格式或使用语境看,儿郎伟与中古波斯语nīrang均未见有实质性的联系。其中驱傩《儿郎伟》所记"部领安城大祆"一句表明,安城大祆成为某支驱傩队伍的主神,反映了敦煌地区一度盛行的祆神崇拜业已融入当地民间的传统信仰。  相似文献   

9.
学记二章     
刘文锁 《西域研究》2004,(3):119-121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学记 是书由蔡鸿生先生著序,巨笔如椽,与本文一道交相辉映;书末有著者的"跋",读之声情并茂,清风扑面.全书分上、下二编,上编题"萨宝体制下中国祆教画像石的西胡风格及其中国化",以下分作十章.下编题"丝绸之路上祆教艺术与新疆及河西等地区艺术的互动",分为十三章,文字之侧附录了著者耗费几十年心血积累的大量的图像资料,在史、论、资料三方面,都有精辟、深刻的涉及,是关于艺术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诸领域学术研究的不可多得的著作.  相似文献   

10.
唐代长安与祆教文化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袄教是中国古代对古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的称谓。‘袄”字是汉代以后创造的一个汉字。“袄”字在《说文解字》中未见,大致在南北朝时期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后,至迟在隋末唐初才出现的。《说文新附》(宋·徐本《说文解字》第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对“祆”字作这样解释:“袄,胡神也。从示,无声。”这是全面对“祆”字的说明,有形有音,十分清楚。徐的弟弟徐锴,在其《说文系传》中,又作了补充:“祆,胡神也。从示从天。”(《汉语大字典)第4卷第2388页。)值得注意的是王玉树(清·陕西安康人,其事迹见李慈…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历史上。新疆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曾信奉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祆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现在信仰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2.
张小贵 《西域研究》2007,6(3):77-85
本文考察了狗在琐罗亚斯德教中的角色和功能,认为其在葬仪中主要负责驱除尸魔,而并不具备食死者尸肉的功能。中古时期,粟特祆教仍与波斯本土的琐罗亚斯德教保持联系,而且还就葬俗的方面进行请教。因此史载康国别院"令狗食人肉"并不可信,乃作者不了解当地风俗的误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证了吐鲁番新出"末胡营"文书属高昌王国早期王室文书,"末胡营"是专供商胡居住和交易的市场,它是古丝路上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城,也是西域商胡进行祆教活动的场所,其遗址就在高昌故城东北面的巴达木村。  相似文献   

14.
是书由蔡鸿生先生著序 ,巨笔如椽 ,与本文一道交相辉映 ;书末有著者的“跋” ,读之声情并茂 ,清风扑面。全书分上、下二编 ,上编题“萨宝体制下中国祆教画像石的西胡风格及其中国化” ,以下分作十章。下编题“丝绸之路上祆教艺术与新疆及河西等地区艺术的互动” ,分为十三章 ,文字之侧附录了著者耗费几十年心血积累的大量的图像资料 ,在史、论、资料三方面 ,都有精辟、深刻的涉及 ,是关于艺术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诸领域学术研究的不可多得的著作。该书的特点 ,归纳起来 ,窃以为有下述几个方面 :一曰学术境界。蔡先生的“序”说得极好 :“…  相似文献   

15.
藏族民间和纳西族民间的崇狮习俗都源于汉族的影响。但是,藏族苯教和纳西族东巴教中的崇狮习俗却来自于古印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更古老的神韵。苯教和东巴教中的崇狮习俗也有着密切的承袭关系。  相似文献   

16.
彭无情  刁龙 《兰州学刊》2011,(1):150-153
受民族大迁徙运动的强烈影响,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新疆历史上众多民族角逐争衡、多种宗教文化争奇斗艳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宗教文化主要有佛教文化、萨满教文化、祆教文化、道教文化、摩尼教文化和景教文化。结合当时历史史实,对这六种宗教文化的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势力曾有向北方的回纥政权纳上"金钥匙"而称臣的举动。"金钥匙"是一种权力的表征,但是追寻其本源,却发现在中国古代的语言环境中,"金钥匙"的象征意义与此相异。"金钥匙"这种象征权力的形而上的意义,与西方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基督教文明及伊斯兰文明有关。这样的传统随着渊源于地中海东岸一带的火祆教、景教以及伊斯兰教特别是摩尼教的向东流传而流传。而大量的昭武九姓胡人或到达新疆,或向着东北及河朔之地迁徙,这种象征权力的金钥匙制度从西方经中亚传向中原也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光绪前期(19世纪后期),西方宗教在华北的扩展及其劝诱秘密教门的信徒改奉天主、基督的活动,日益引起各派教门的普遍憎恨和拼死反抗。华北历次教案的发生大都是秘密教门的信徒及游民冲锋陷阵。从教案的轨迹考察,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教案多发生在南方和长江流域;70年以后西方宗教在华北迅速发展,被西教教会拉去的秘密教门的信徒也日益增多,教门与教会的矛盾迅速激化,成为19世纪后期多次教案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活跃在热河、直隶、东北等地的“金丹、在理两教,与天主教教民素不相能”,并在1891年发动了“杀洋灭教”的武装起义,它的打击目标和斗争口号等仍然局限在焚毁教堂、  相似文献   

19.
德教在东南亚濮文起本世纪30年代末,中国广东潮州出现了一个名叫德教的民间宗教组织。40年代后期,德教开始传入东南亚,并迅速兴盛起来,成为当今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宗教社团,其社会作用已引起海外学者的瞩目。德教创立于1939年,创始人为广东潮阳县商人杨瑞德。...  相似文献   

20.
论瑜珈教与《西游记》的众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西游记平话》的诞生与宋代以来一个民间宗教有关,这个民间宗教即为源出于密宗的瑜珈教,《西游记》中的多数佛教神明皆为瑜珈教崇尚的神明,其主人公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皆与瑜珈教有关。最早完成《西游记平话》故事构架的是南宋福建永福县的张圣者,他是一位瑜珈教大师,在民间有广泛信仰,闽南与台湾又称其为“法主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