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孝通《乡土中国》内蕴及价值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于传统乡土社会的认识与分析是解读和把握中国农村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学学派长久以来以文化自觉的态度理解中国民族文化、关注中国社会的最根本问题、致力于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这些都体现了这位伟大的学者对于中国社会深切的人文关怀之情。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乡村是社会发展的有力依托。基于此,费孝通提出“乡土中国”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理想型的传统社会。乡土中国在国家-士绅-农民的基本社会结构下,呈现出乡土本色、差序格局、无讼等特征,并在这些特征的维系下得以有效运行。随着国家政权建设的展开,传统意义上“皇权不下县”的状态已无法回归,基本的社会结构也被国家-代言人-农民所取代。乡土中国正在发生转型并呈现出了诸多新的特点,然而转型并不意味着质变,表面上看,虽然“乡土中国”逐渐演变为“离土中国”,但是乡村社会的底色尚在。在学理方面,我们需要围绕乡土中国与转型社会所展开的讨论作出理解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正几近百年的中国乡土小说伴随社会的现代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历经了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热与90年代的"终结说",乡土小说于新世纪卷土重来,占据新世纪文学的重要一隅。现实社会的巨大变迁也使得乡土小说"从外形到内质都发生了不同于以前的颇为显著的变化"[1]。面对快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乡土作家不仅关注乡村范围内的变迁,而且将视域扩展到了城市中离乡离土的农民工。此类乡土小说融入了发轫于新世纪的"底层文学",彰显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法治化进程中,诉讼被视为是纠纷解决的最正规方式.在此思想影响下,国家正式的法律制度开始大规模地进入乡村社会,一次又一次的农村普法和送法下乡使中国的农村发生着变化,然而对皖北乡村的社会调查与实证材料表明,农村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在解决民事纠纷途径选择上的价值取向.在乡土社会,诉讼及支撑诉讼的现代性法律知识和制度被抵御,其他社会冲突解决方式也并未因此丧失其存在的价值.乡村共同体仍然存在、城乡"二元"格局短时期内不会改变、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的基本状况仍然保留着以及诉讼本身固有的弊端则是农民不愿将纠纷的解决寄托于司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60多年前,费孝通在对中国乡村社会进行深度观察与理解的基础上,写就了《乡土中国》一书。作为阅读和理解传统乡村社会的经典之作,书中所提出和论证的"乡土本色"、"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等概念,至今仍是学者们认识和理解现代乡村社会的基础与前台。可以说,该书不仅为我们加深对传统乡村社会的理解提供了蓝图,也为我们认识现代乡村社会提  相似文献   

6.
费孝通<乡土中国>在学术史上的最大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国农村社区进行全景素描,而且在于提供了有关农村基层社区研究的"社区含义-人际关系-礼制秩序-权力结构"理论框架,从而形成了中国农村社会学自己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的建构努力为中国社会学理论的进一步扩展做了极好的学术铺陈.一方面,它可以为中国社会学进一步建构宏观理论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指明了研究的未知方向和需要进一步探求的内容.目前的中国农村社会学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社区理论的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学要重塑在国际社会学中的地位,必须认识到建构社区中层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使人们对"城市与乡村"关系的思考更加科学、理性。农村是城镇化的主体之一,乡土社会仍然能为城镇化提供动力,因此,"乡土型城镇化"或许能够回答"村落命运"这一问题。而要构建乡土型城镇化,必须要把握城镇化与乡土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为乡土社会和新型城镇化营造适宜的互动机制和空间。  相似文献   

8.
"乡土中国"的文化困境——关于"乡土传统"的百年论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土中国"的论述涉及对中国传统及其文化根基的认知与评价.本文结合20世纪以来学界论争的主要观点加以阐发,提出如果不走出对于乡土中国在认识上的"文化困境"--即判定乡村世界是中国文明的根基和希望还是陷阱和泥潭,或简言之不摆脱认识农民世界"好得很"还是"糟得很"这样的二元对峙,政治解决和民生层面的相互协调就难以完满实现;而城乡之间日益猛烈的双向涌流或许还会进一步激化社会和价值的紊乱,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前景也还会因缺乏本土根基及其自身大、小传统的重新整合而流于漂茫.  相似文献   

9.
乡土小说/文学在文学史上有特定的内涵,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但就其对象来说一直是指涉乡村或农村的,在详细梳理学界使用这一概念的三个层次及历史流变之后,就看得更清楚。《(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一书由于理论依据的误置,将乡土性等同于地方性,把乡土文学的对象扩大到了都市,从而将描写都市风情的小说称为"都市乡土小说",这一命名不仅不符合文学史内涵,而且容易造成歧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质是西方文明与中国乡土社会交融的缩影,呈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在实践中建构起具有本土特性的农村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和当代中国农村在有识之士带领下所进行的探索性尝试,为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积累了实践知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在当代的“结构化”与“关系化”转向切合中国乡村的实际情况,可为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系统化理论基础。研究发现,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本土知识的生产受到精英群体的引导、乡土情境的建构、全球化格局的融通三大机制的影响。此外,还应关注农民主体性的发挥与社会工作专业性的保障,提升发展的持续性与落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乡土小说/文学在文学史上有特定的内涵,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但就其对象来说一直是指涉乡村或农村的,在详细梳理学界使用这一概念的三个层次及历史流变之后,就看得更清楚.<(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一书由于理论依据的误置,将乡土性等同于地方性,把乡土文学的对象扩大到了都市,从而将描写都市风情的小说称为"都市乡土小说",这一命名不仅不符合文学史内涵,而且容易造成歧义.  相似文献   

12.
《阿Q正传》中阿Q的命运与"未庄"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之间有何关联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少有学者探讨阿Q未能被"未庄"所接纳,反而被"未庄"所排斥,以至于最终酿成其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与内涵。在乡土中国,村庄既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元,也是社会人栖居的物质场所。离开村庄,社会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根基。作为社会进化的一个自然结果,乡村既是社会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对社会稳定起着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积极作用。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居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之中,其重要原因便在于乡村具有庇护作用,但当乡村的庇护作用缺失之后,作为"流民"的阿Q就可能转化为"暴民",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乡村的既有秩序,也造成了个体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分化,导致了农村社会类型的多样化。乡土社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型。传统的政府为主体的乡村治理模式无法与变化中的乡土社会结构相适应,纯粹的社会组织自治又因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而无法实现,乡土社会出现了治理的衰微。因此,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不仅是乡村社会的建设,更是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式的乡村治理模式的试运行。  相似文献   

14.
程光炜: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一些在当代乡土题材小说创作和研究上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作家、批评家来参加这个会."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是一个关涉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话题,已经有很多讨论和研究.但是,在我的理解中,这个话题在今天实际有一个如何"语境化"的问题,即怎样认识当前的乡土小说创作与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文学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创作本身所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在乡土美学之既定学科语境中的乡土,是指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大工业文明出现以来,与城市在空间形态和时间性质上双重同步对立的农村、乡村。在全球化时代,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形态和时间性质上的双重同步对立,最终表现为西方与东方在空间形态和时间性质上的双重同步对立。在这种对立中,中国成为一个巨大的乡土和坚硬的本土。  相似文献   

16.
"乡土中国叙事"这一概念当下虽然深受学界的青睐,但尚没有被认真界定过。这一概念在当下研究中浮出,是因其融合了"乡土"和"中国"这两大价值元素,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审视呈现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中乡土社会及文化问题的文本类型的需要。基于此,应该以开放的眼光来对待这一概念,充分利用"乡土"和"中国"的组合可拓出的多方面的意义空间。这一概念不仅应该包含以农村农民为呈现主体的"中国之乡土"叙事,而且应该包含以传统乡土社会文明为呈现主体的"乡土之中国"叙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农村乡土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乡土规则与国家法律的冲突。用作具体分析的个案材料是电影《被告山杠爷》,笔者的关注点从这个电影本身反映的事件引出,试着剖析乡土规则有效性的内在本质——面子问题的重要性。本文尝试用社会学理论去挖掘乡土规则背后的支撑点,同时也是对当代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18.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当时中国农村社会整体特征以及农民的行为逻辑做了详尽的描述.那么如今的农村社会结构还具有这些特征吗,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模式经历了怎样的改变呢,经过改革开放30年以来城市对农村的影响不断加大以来,农村的乡土性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9.
高晓声以写作农村和农民题材享誉当代文坛。他创作的"陈奂生"系列描绘了时代转型的大潮下真实的农民形象。他于1988年第二次访美,发表数篇演讲,多以农民为主题。其中,《中国农村里的事情——在密西根大学的讲演》重点讲述了他的农民经验以及他对中国农村转型的思考,这有助于读者理解高晓声晚年作品中乡土意识的转变。乡土意识是高晓声作品的一个突出特征,主要包括农村、农民和土地三个方面。农民意识是中心,它的一端指向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农村,另一端通往造物的恩赐——土地。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农民意识可被视作乡村特有的精神生态,农村意识和土地意识则分别对应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20.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再次凸显了乡土题材长篇小说在当代的重要性及其水准,<秦腔>与<湖光山色>对乡村中国的不同理解和书写,不但表明了乡村中国现代性的过程远没有完成,乡村中国仍然处在被认识的过程中,而且也正是乡村中国变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为长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资源无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