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潘承玉 《东岳论丛》2001,22(1):135-138
曹雪芹假林黛玉之手创作《葬花吟》时 ,整体构思和意境极可能借鉴了康熙年间石庞的《祭落花文》。这不仅因为二文有相似之处 ,并且还因为石庞其人有其明显的特点 ,他极可能就是曹雪芹塑造贾宝玉形象的原型之一 ;而曹雪芹假林黛玉之手创作《五美吟》时 ,则极有可能借鉴了明遗民马銮的《咏美人三十六绝句》。这不仅体现在马作与“林作”之间有较大的有相关性 ,而且也缘于马銮与曹家的密切关系。诗歌创作的关键在于林黛玉所说的“第一立意要紧”。从《祭落花文》到《葬花吟》 ,从《咏美人三十六绝句》到《五美吟》 ,正体现了曹雪芹的这种自觉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
依据的版本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进行讨论的版本是程高本《红楼梦》。林黛玉的死不是因为婚姻问题,不是因为她误会宝玉负心,也不是因为贾母、王熙凤等人设计的"调包计"。程高本中对林黛玉之死的描写也不符合曹雪芹原著的风格。林黛玉的死有许多原因,眼泪还债的原因是前世注定,具体的原因主要是林黛玉多心多疑、多愁善感等性格因素,以及林黛玉爱情至上,把爱情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爱情理想。林黛玉自身的身体弱不禁风的加速了眼泪报恩的进度。林黛玉之死虽然是悲剧,但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贾府败落的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死亡也是林黛玉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3.
关于林黛玉之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林黛玉“一进贾府,便陷身于干手千眼的佛禁之中,无时无处都使她不得安宁。”又认为贾母对林戴玉是“虚伪的爱”等等,显然是一种脱离文本实际之见。如众所知,林黛玉进京是贾府太上皇老太太亲自下了“务去”(小说第3回)的意旨,谁敢怠慢?林黛玉父母早丧,小小年纪,孤身一人,离乡背井,寄人篱下,其身世确是够孤苦悲凉的了,然而不幸中之幸的是她居然拥有这么一处“赫赫不可一世”的贵族之家的亲戚,在通常情况下,仍不失为一位金枝玉叶颐指气使的贵族小姐。只要我们注意到林黛玉进贾府是如何受到各种优厚待遇,初次见面外祖…  相似文献   

4.
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被林黛玉的形象所打动,她伤心时,我们和他一起落泪,她高兴时,我们和她一起欢笑.林黛玉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她的形象之所以让我们终生难忘,是因为她的悲剧是美和诗的悲剧,是美和诗的毁灭,黛玉的形象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不朽的光辉形象,她的悲剧唤起我们的惋惜和痛苦并对当时的社会发出深深的痛恨和批判.黛玉的形象不仅是悲剧的典型,而且可以把她的一生当成我们的教课书.黛玉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想起黛玉的名字,就会唤起人们对美和诗的遐想,而她的悲剧又唤起我们的悲和泪,透过黛玉的悲剧火花去看人生,自己,从古想到今以至更广阔的未来,黛玉的形象将伴随着我们度过一生.《红楼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人们对作品中人物形象认识就没有一致过,有人觉得林黛玉这一形象塑造的不真实.要对林黛玉这一典型形象获得正确的认识和作出公正的评价,就必须首先认真观察一下她的思想、性格的诸方面.倘简单地把林黛玉看成是位自尊、敏感、尖刻、孤傲、脆弱、令人感到有些难以接近的少女,恐怕就失去了林黛玉的形象.我们在作品中,一看到林黛玉的名字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有人认为她浪漫、自私、狭隘、尖酸、刻薄、对爱情的要求过高,作品中的林黛玉似乎是一个爱哭“小性儿”的人,  相似文献   

5.
“西施”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施已成为中国美人之化身,特别在文学作品中,这个人物更是常常不可缺少的。就连曹雪芹的《红楼梦》,其女主人公林黛玉也必须“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还专门做有《五美吟》诗,其一便是《西施》,曰:“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顰莫关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  相似文献   

6.
宽容与谩骂     
文坛也好,学界也好,一有笔墨官司就叫人想起“宽容”两个字。宽容一词,意思类似鲁迅批评过的“费厄泼赖”,以俗人如我者理解,就是指有争论要高姿态,犯而不校,有风度。这个要求看似平常,却很难实现,按说文人学者都“文”化了,孔夫子崇尚的“忠恕”之道,被称为一...  相似文献   

7.
龙志坚 《船山学刊》2004,(4):127-130
在百花斗妍的女儿国大观园里,林黛玉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已为读者公认.其貌不逊于湘云,其才不亚于宝钗,其才情更是让她大观园里的女性望其项背.有言为证:"看曹雪芹之文看颦卿其人,古今之书可焚,宇宙间之粉黛可践踏也."①她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她究竟美在何处、动人在何处?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点,则是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  相似文献   

8.
<正> 人既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他的认同和沟通便可以跨越时空.林黛玉和杜丽娘是不同时代的贵族少女,却可以发生人世间难得到的心灵共振:……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字.……”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心理的瞬间包蕴着漫长的历史成果,从杜丽娘到林黛玉,是中国历史上人性情感觉醒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段广为人知、被文学教材一再引用作为欣赏心理杰作的文字,正体现出传统社会后期情  相似文献   

9.
熊六良 《云梦学刊》2003,24(5):77-80
秦可卿在小说《红楼梦》中所占篇幅虽短,但在小说中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其性格内涵来说,她集林黛玉的自由心性、薛宝钗的温柔娴淑、王熙凤的精明强干于一身。就其在小说的叙事结构上来说,她处于小说叙事的枢纽位置,为整部小说之总纲。在其身上寄托了作者对人类理想生存状态的探索和这一理想无从实现的悲剧性精神命运。  相似文献   

10.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界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权力是有限度的。然而,国家权力经常以各种理由侵犯着公民的权利。对人的自由权利的剥夺往往是国家权力从违反权力正当性的原则开始的,因此,对公民权利的捍卫,也必须从捍卫权力的正当性开始,任何人类理想的实现,不管是正义也好,还是平等也好,都不能超出正当这条底线,否则就侵犯了公民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一部诗化小说,在其众多意象中,"桃花"意象有着丰富的涵义,它与全书着力塑造的重要人物林黛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索桃花意象与林黛玉人物塑造的关系,利于深入揭示林黛玉人物塑造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蒋清凤 《云梦学刊》2005,26(2):81-83
美丽而孤傲的少女林黛玉是<红楼梦>一书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她以孤独摄人心怀,给人以凄美之感.黛玉的女性意识及其悲剧命运的美学意义体现在情境、情性、情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之"情"可谓意蕴深远。贾宝玉的情感以"情不情"为特征,是一个包含了"色欲"与"纯情"的情感世界,寄寓了作者"情"的理想。黛玉之"情情"与宝钗之"情时"分别代表了宝玉的两种情感诉求而不可兼得。"兼美"钗黛的秦可卿作为贾宝玉的知"情"之人,是作者将两种情感糅合在一起的一个尝试。饱含着作者审美理想的秦可卿早早地退出舞台,为小说的结局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相似文献   

14.
解构主义认为,译文与原文之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复制关系,修改和转换使得原文最终得以再生。不乏"增删改译"的"林译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耐人寻味的文化个案。经常遭遇译界诟病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林译本,在"不忠实"的背后深藏着译者对原著的一种延伸——林译使原著得以生存,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隋唐演义》的成就虽然无法与《红楼梦》相比,但无论是在人物塑造、小说结构还是写法上都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隋炀帝和贾宝玉两个人物之间有十分明显的传承关系;唐玄宗梅、杨二妃的对比对钗、黛并置的设计有一定启发;西苑与大观园等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此外,仙人转世的模式、情与政结合的写法以及贯穿其中的感伤情绪等在《红楼梦》中也可以见到其影子。《红楼梦》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新,因而使小说有了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钗黛悲剧形象为主要论述对象,并把其置入封建制社会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中,悲剧的时代、悲剧的制度决定了人物悲剧的必然,并通过她们的独特的个性存在,论证钗、黛缺一不可,作者从两个层次上为我们展示了钗、黛悲剧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学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和思维描写以及对人物所处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在翻译中,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译者在再现原文文学形象时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描写进行文化干预,因此《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在杨译和霍译两个版本中的塑造是不尽相同的。  相似文献   

18.
王媛 《河北学刊》2002,22(4):108-110
黛玉、妙玉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塑造的两位“玉女”形象。称其为“玉女” ,是因为两人身上有许多共同点 :高洁的心志、超众的才气、孤芳自赏的性格以及对宝玉的爱恋 ,尤其是共同的悲剧性结局。同时 ,这两位“玉女”也是宝玉倾心和爱慕的对象。两位“玉女”的毁灭 ,既是宝玉看破红尘、了断尘缘的动因之一 ,也是作者红尘悲歌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林徽因传记写作及其研究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雅欣 《齐鲁学刊》2005,(1):115-1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徽因传记的编写成为传记写作中的一个亮点。林徽因传记的编写对我们认识 林徽因的思想历程、精神结构和学术成就而言无疑是一项有益的事业,因此,对林徽因传记的编写状况进行系统全 面的梳理和研究将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何云峰 《晋阳学刊》2008,(3):97-100
朱仲丽关于1965年秋周恩来与王稼祥的谈话的回忆,存在诸多疑点,不宜作为史实采信。1966年6月10日毛泽东在与胡志明的谈话中说:“不要看现在都是喊‘万岁’的,”“越是捧你的越靠不住。”不少研究者以为这些话是暗指林彪,其实是一种误解。1966年7月8日毛泽东致江青的信,也被很多研究者视为毛泽东对林彪不放心的铁证,这种理解实际上也是错误的。毛泽东在致江青的信中并未表现出对林彪的不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