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包括社会主体和谐、社会生活和谐、社会环境和谐三个方面。其中,社会主体包括个人与社会群体;社会生活包括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国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布局中十分重要的核心内容。和谐社会内涵丰富,包括社会结构的和谐、管理要素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间组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现状影响着其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礼乐"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论语>提出的"和为贵"是礼乐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儒家思想的普世价值所在.它要求并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按照礼乐文化的规范和模式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3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显然,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我国古代礼乐文化的"贵和"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因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有必要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有赖道德的支撑,公民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包括人自身各方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培育公民道德行为是社会团结和谐的重要纽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布局中十分重要的核心内容.和谐社会内涵丰富,包括社会结构的和谐、管理要素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间组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现状影响着其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包括和谐消费环境的构建。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能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双赢,保证市场有序进行。而消费环境是否和谐,如何进行评估,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评估体系来衡量。笔者探讨了我国和谐消费环境构建的评估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和相关因素的分析,并初步得出一个理论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的先哲们在古时就提出了传统和合文化,其中一些观点对我们当代和谐社会构建仍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传统和合文化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这与我们和谐社会内涵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从古代和谐思想中发掘一些对当代社会仍具有指导性的闪光之处,对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崇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区域和谐、城乡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及当代价值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构想中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笔者在重温马克思恩格斯一系列重要著作基础上,认真解读其和谐社会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内涵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体现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内容上讲,应当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其本质内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这与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最高理想状态的描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当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循环经济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共赢的最佳经济模式,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利于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社会实现基本公平与正义。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理论、制度和科技的创新, 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造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具有日渐增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调节、自我再生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味着要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不断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充满活力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嬗变出发,总结分析了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与环境恶化的态势,认为当代人口迫切需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人口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了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人们的自然观必须由“征服论”向“协调论”转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人口、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伊始,公共健康服务在全球备受重视。中国继续深化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并强调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中国女性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社会、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文化、社会心理和人们行为的变迁,使得中国女性健康面临着严峻的冲击与挑战。因此在健康促进的大框架下,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改善中国女性健康的若干策略建议,强调应充分发挥和谐社会三大主体即政府、市场、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NGO/NPO)的积极作用,并形成良性互动,为改善我国女性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因此,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维范式。从实践上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加强环境法治建设,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格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关涉伦理建构、价值型塑和人的前瞻性发展愿景的重要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关涉整个社会有机、和谐、持续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人格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市场经济是人格现代化的逻辑展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度转向。  相似文献   

18.
师法韩愈雄奇之文,是桐城派标举的一条文统.曾国藩真正实现几代人的夙愿.其文学理论,"阳刚"之论独具特色.首重"气盛",着字、造句、分段、谋篇诸多方面进行探究.曾国藩的作品,是阳刚之文成功典范,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的雄直浩然之气,从一个侧面表现那个剧变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地方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方政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发挥引导、协调和支持的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深化各项改革,形成一个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各种不利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日益突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必须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有利于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