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毕飞宇的小说《哺乳期的女人》,无论是语言还是叙事,都是简单的。但简单背后,也蕴藏着“复杂”。对母爱的呼唤,对丑陋人性的鞭挞以及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正是这部作品的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2.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女主角曹七巧神经症人格的形成 ,是由于她疯狂地追求代表着地位、身份、尊严的金钱而建立起一种神经质的自尊所导致。这使曹七巧扼杀了自己的爱情 ,最终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金锁记》隐含着丰富的潜话语。曹七巧在悖论中的行径揭示了现代人在文明的压抑中无法遮蔽的荒诞存在。丰富的象征意蕴,独特的心理视角,深刻的世俗关怀,使小说显示出别于一般的意义和高度  相似文献   

4.
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氤氲着成长过程中浓浓的孤独意识,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情节的运用,成长中父爱和母爱的缺失,青春期中的种种幻象,这些构筑了一个“把玩孤独,把玩无奈”的现代人的生存光景。  相似文献   

5.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母亲和《金锁记》中的曹七巧都是疯狂的母亲,她们自身经历了苦难,与不公平的命运进行了抗争,在她们的身上,母性的温柔、善良等特征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变态的母子情感。她们的命运,以及整部作品的基调,可以说是作者童年时代的情感体验,也可以说是作者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6.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远大前程》中的郝雏仙小姐这两位女性人物,虽然造成她们各自扭曲人性的具体原因有所不同,但她们有着同样的怨愤和悲剧。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婚姻给她们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社会习俗压抑她们正常的人格发展,最终导致她们精神失常。  相似文献   

7.
冯梦龙的话本《杜子春三入长安》和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杜子春》都是根据唐代李复言所作传奇《续玄怪录》中的《杜子春》改编而成。因为创作理念和生活经历不同,话本和小说的主题也完全不同。冯梦龙的创作理念中非常重视小说的教化功能,所以把传奇改编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得道成仙故事,芥川龙之介则因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将之改编成表现母爱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在他的创作中,总是把对人物衣饰的描写放在重要的地位来展示。在张爱玲的成名作《金锁记》中,服饰意象在展示小说的主人公曹七巧一生的命运变化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张爱玲的所有小说中,《金锁记》是写得最成功的一部,它赤裸裸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灰暗社会中的畸形灵魂——曹七巧。几十年来,众多读者对这个主人公褒贬不一、各执一词。但她的悲剧命运有待作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母女关系对女性的成长影响很大。在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中,母爱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出席,母爱的含义已远远超出了现实中母亲对孩子的具体的爱。本文通过莫里森小说《秀拉》中Peace一家母亲形象和母爱的表现形式,以分析莫里森如何以扭曲、残忍、不近人情的母爱形式来表现生活在双重边缘的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1.
非裔作家托妮.莫里森和华裔作家谭恩美,作为美国少数族裔作家同处于边缘地位,她们的作品描述了少数族裔的“母爱”主题,通过这种不寻常的母爱描写反映了西方新文化殖民霸权主义对美国少数族裔的心理侵略。  相似文献   

12.
母爱的缺失和找寻循环贯穿于杜拉斯的一生,由此形成的“母性情结”反映在写作中,使得其文本中的母亲形象表现出偏执、扭曲、神圣、慈善等多面性的母性特征。杜拉斯的母性情结及其文本中的母性书写体现了作家对父权文化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13.
《蒙古、突厥之图腾崇拜再探讨———"蒙古先民以狼为图腾"说质疑》一文推出的"蒙古先民以'鹿'为图腾,'狼'是突厥人的图腾"以及"突厥以狼为母系之始祖,以鹿为父系之祖,而蒙古人则称狼为父系之始祖,鹿为母系之始祖"等见识,存在诸多疑问,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资料基础薄弱,论据不充分,从而缺乏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秦国早期的母系氏族残余及其婚姻状况对其后世政治势力演变和商鞅变法都有较大的影响。秦国的母系氏族残余、婚姻关系混乱,形成了独特的母系贵族势力强大的局面。这与六国一脉相承的公族势力恰好相反,母系贵族势力往往一朝而衰,形不成能动摇君权的顽固势力,因此变法顺利实现,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建立,秦国逐步走向强盛,继而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当代女性诗人杰里·克罗尔的儿童诗集《野兽的爱》的主题围绕着女性与生俱来的母性思想,描述了其在孕期、生产和育儿阶段的切身感受。从母性思想的萌芽、激发角度,对其诗歌《瞬间》和《二十四周》进行分析解读,探究诗歌中母性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现当代女作家塑造了大量令人触目惊心的反传统的母性形象,赋予母性角色以新的理解。她们的创作使我们看到,母亲不仅是慈爱的圣洁的奉献者,同时也常常是可悲的父权制的牺牲品,甚至是可憎的“同谋者”。传统文化中的母亲形象是想象中的形象,而女作家笔下具有反传统因素的母亲形象是告别想象后真实的言说,因为她的言说者是女性,是亲历者。  相似文献   

17.
“自然”的含义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而不断的变化发展的,是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息息相关的.自然在人类进步的过程当中几乎一直是扮演着一个“母亲的角色”:从早期的母性崇拜,到后来的机械二元论,再到当下的女性生态主人类历史的演进,俨然一部母性肉身之存在的史诗呈现.对此,诸多层面的关于“母性自然”的隐喻和解读,均体现了自然之肉身与人类生存利益之间的重要意义.如何协调人与自然二者间的相生关系?怎样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谋求人类自身的文明发展?都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环节当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母亲,是文学作品中历来歌咏的一个重要艺术形象,博大宽厚、无私奉献、不计得失,不知索取,温顺恬静,慈爱祥和,是传统母亲形象的一般特点。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传统母亲形象从天使堕落成恶魔,从恶魔演变成母性女儿、母性姐妹。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关系网络研究关注的主要是社会关系对社会流动的促进作用,很少有学者关注社会流动会对社会关系网络产生何种影响。基于从外地到北京经商的30个成功家庭的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研究表明,社会流动没有对亲属关系的亲密程度产生任何影响,流动者仍然与亲属保持着密切联系。但是亲密程度没有变化并不意味着关系结构没有发生变化。随着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日益不平等,亲属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核心与边缘的分化。虽然父母的家庭地位因为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流动者与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的关系变得明显不平等,出现了显著的权力分层。掌握更多资源的流动者在家族中逐渐占据了核心地位,而其他亲属则明显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measure and compar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erceived maternal and paternal acceptance of adult sons and adult daughters during childhood on their current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200 young adults (100 males and 100 females) from Bangladesh. Measures used were Adult versions of the Parental Acceptance and Rejection Questionnaire for Mothers and Fathers (Adult PARQ: Mothers and Fathers), and Adult version of th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Adult PAQ).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maternal and paternal acceptance have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effects on adult son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only paternal (not maternal) acceptance has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effect on adult daughter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Paternal acceptance accounts for greater variability in adult sons’ and adult daughter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han maternal acceptanc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parental gender ha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 on the adult daughters’ (not adult son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Results further showed that adult daughters report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maternal and paternal acceptance and higher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han adult s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