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就是自觉地、有意识地从事对象性活动的社会的人。人和自然首先是实践的关系,即一般劳动。马克思指出:一般劳动“不是把人当作某种驯服的自然之力来驱使,而是当作主体来看待,这种主体不是单纯地在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之下,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之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里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分册第250页)在这里,马克思把“主体”的劳动同单纯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之下的“驯服的自然之力”严格区分开来,二者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生产活动无非是作为主体的人改造自然客体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生产力归根结蒂是主体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关系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因商品化、物化、大众文化膨胀、制度化操纵而引起的主体的失落于外以及封闭于内这样两种事实,以论纲的形式考察了主体间关系。主体间交往不仅存在于生活世界,而且展开了制度世界、通过语言中介传递意义世界的对话,通过劳动以自觉的实践形式确认主体。主体间不仅表现为一种不能被悬置的内在关系(作者由此批评了存在主义),也是一种外在关系,因而不能完全被关系同化成为“我”的工具化(作者由此评论了布拉德雷、维特根斯坦、哈贝马斯)。主体间关系的内在性意味着应当超越封闭的我、从主体走向主体间;而主体间关系的外在性要求避免因关系而消解自我。  相似文献   

3.
(一) 主体活动——认识人和人的世界的出发点 人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唯其如此,“人是什么?”亦即人的本质问题,古往今来,一直是一个具有无穷魅力,吸引了无数贤哲智者为之殚心竭虑的问题。“认识自我”也成为了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4.
发展环境社会工作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环境社会工作自身学科发展的内在必然。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支,环境社会工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方针为指导,以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方法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工作核心,致力于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环境社会工作秉承社会工作的传统,旨在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因环境损害而产生的健康问题、心理问题和贫困问题以及调解环境损害引发的社会冲突;通过培育大众环境意识、引导民众绿色环保行为,推动生态自觉;通过推动环境社会组织发展、影响企业环境行为、积极参与政府环境治理,服务政府环保政策的决策和实施。  相似文献   

5.
文化环境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生康 《云梦学刊》2001,22(2):41-43
文化环境的空间,介乎社会环境与狭义文化环境之间,从属于社会环境与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积淀与凸现,是国民素质的整体反映.当下的主要矛盾,是高雅与通俗、计划与市场、中国与外国之间的矛盾.当下构建的主要内容是政治、观念、科技与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主体意识行为论纲王连法(一)主动与适应在主体与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维度上,主体具有主动性与适应性内在统一的意识品格。所谓主动性,即主体自主行为的本性。在市场经济中各个主体自主地与其他主体建立对象关系,又能自主地解脱此关系。其行其止,都在主体控制...  相似文献   

7.
环境伦理学研究论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范畴环境伦理学,肇源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研究这一关系对人类道德行为的影响。这种伦理影响包括两大方面,即人对自然的伦理关系方面,以及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方面,它们各自又包括更为细致的内容。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可以...  相似文献   

8.
<正>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理论形态各异,但就对认识的本质特性理解而言,主要有两种:或者把认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机械的映照,或者把认识说成是发生在精神内部的自我认识过程,其共同弊端是忽视或排斥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结果,不是否认认识的能动性,主体性,就是把认识的能动性看成是与实践无关的单一的精神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划时代变革,就是把认识置于实践的基础上,既高扬认识的能动性,从而与旧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环境与道德主体郑忆石当代中国,伴随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演进,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逐渐突出出来。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当然还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因为政府及其环保职能部门忽视环境保护而引发的环境公共事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政府环境责任是指法律规定的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以及因政府违反上述义务和职责的法律规定而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道义责任、法律义务、法律责任三个层面。本文以对责任的解释为逻辑起点,分析了地方政府承担环境责任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义务的主要范畴,并阐述了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包括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主体论文艺学的根本局限在于它所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未能意识到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说是天—地—人三元运动的产物。主体论文艺学的根本欠缺注定了它是必须被超越的文艺学样式 ,代替它的将是三种形态的新整体论文艺学 :生态论文艺学、新道论文艺学、存在论文艺学。因此 ,2 1世纪的文艺学家承担着重写文艺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13.
优化社会环境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社会大环境、软环境、小环境决定和制约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状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影响和反作用社会环境,推动和促进良好环境的形成。要努力营造和优化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作为建构主体论身体美学的第一步,本文首先探讨了身体主体性的起源,继而重新阐释了审美的发生学过程.主体性归根结底是身体建构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诞生于三个以上身体的联合,联合的本质是共事,共事中的个体结缘为行动网络.此行动网络实现着个体一身体的共同目的,展开为动态的筹划结构.所以,原初的审美主体是"我们",人、工具、对象的综合.在审美发生过程中,至少有三个基本转折,即由群体主体到个体主体;由直接的合身体性到间接的合身体性;由简单的实用性运作到相对独立的自由想象一运演.  相似文献   

15.
蔡永宁 《社会科学》2001,4(7):59-63
“知识改变命运” ,这是比“知识就是力量”更能震撼人心的口号 ,也是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命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在左右着人们的命运 ,使人们感到命运往往是自我难以把握的。这里实际上涉及到命运的主体自主性与环境制约性及其相互关系。一、命运的主体自主性自主是主体的人的内在规定性 ,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一个本质特征或特性。自主性是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证 ,表明人具有一定的能力、权利和责任。人之所以能称之为主体 ,首先就在于他能自主或有自主性。不具有自主性的人是不能称之为主体的。自主与主体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历史活动(包括实践、认识、审美、评价等等)的主体,不是一经形成就永恒不变的,而是处在永无止境的发展变化之中。从历时态看,主体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主体本质规定性的确立及各种属性的获得;另一方面是主体力量和能力的不断提高、主  相似文献   

17.
论拟态环境的主体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态环境理论从舆论学研究的角度揭示了媒介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功能.本文在梳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从传播者与受众两个方面分析了拟态环境建构的主客观特征,提出了建构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和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现有资料重新审视洪秀全与基督教的关系,认为:洪秀全于1843年阅读《劝世良言》后,只是成了基督教的信徒,并未创立所谓“拜上帝教”的新宗教;1844年偕冯云山入桂是为了劝世人敬拜上帝,不拜邪神偶像,不是为反清需要去动员组织群众;《二训一歌》的主旨在于更好传道,不是为了构作反清革命理论。1849年后,他才开始被激烈的社会矛盾和上帝会众铤而走险的情绪逼上梁山,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起义。即使如此,他仍不能忘情于宗教救世的大业。所以,洪秀全的反清,既有世俗的又有宗教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9.
意义论论纲     
1.意义问题是现代认识论和符号学研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当代学术研究领域,意义理论可谓泛滥百家,流传极广。分析哲学,语言哲学、解释学、甚至人工智能科学和工业技术设计中,关于意义问题的研究都相当流行。意义理论研究中这种历久不衰的生命活力及越来越广泛的影  相似文献   

20.
论认识主体与文化环境的相关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我国认识论研究中,人们更多地专注于探讨主体认识的内部条件。我觉得这是不够的。要想弄清主体及其认识活动的内在奥秘,还必须同时探究主体认识的外部条件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关系。本文就是沿着这样一条思路,着力来探讨认识主体与其所处文化环境的相关效应。自人猿揖别,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不再是在一种纯自然状态下来从事其认识活动,而是一开始就处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一方面,依赖并受制于这一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