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生发于本土的文化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艺思想为主线、其他理论阐释为副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革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以革命话语形态出现,凸显了文艺的阶级性、战斗性,形成了革命的文艺观和文艺服从政治的功能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以治理话语形态出现,强调了文艺的社会主义属性和党的文化领导权,建构起人民性的内涵。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整体形态看,革命话语形态和治理话语形态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生发于审美政治的问题域,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活动的结合,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文化政治实践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赵国乾 《学术探索》2004,12(7):102-106
以老庄为代表的自然本体观 ,我们称之为东方自然观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 ,它是中国传统美学建构的最深刻的基础。它决定了中国传统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特色 ;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观感方式 ;形成了中国艺术的语言运用原则 ;决定了中国人对艺术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3.
首届东方美学会的成功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这成功不仅因为参加者之多、规模之大 ,而且从研究报告的内容以及围绕着研究报告的热烈讨论中 ,可以看出与会各位学者极高的学术水准。我深深地体会到日、中、韩三国的学者们对各国传统学问的真挚的继承 ,同时 ,特别是对于日本、韩国的学者和内蒙古之外的中国各地的学者们来说 ,能在内蒙古这个具有特异的历史传统的地方得到共同讨论的机会 ,也是重新认识和体验亚洲辽阔的地理、历史遗产和文化的多样性的一个契机。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平常所讲的中国 (或是韩国、日本 ) ,这一个词中所包含的无限大…  相似文献   

4.
杨宁 《江汉论坛》2022,(7):60-66
中国现代美学的发生,往往被学界归结为受西方美学思想及学科体系影响的结果。这虽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但却忽略了中国美学思想层面的转型诉求。事实上,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应包含学科和思想两个层面:中国现代美学的学科体系是在引进西方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思想体系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有其一以贯之的内在线索。以往学界较为关注学科层面的“引进移植”问题,而忽视了思想层面的“继承转型”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当前中国美学研究过于局限于学科框架内,忽略了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基础。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本质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规模探索人性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戴震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通过对个体情感欲望和认知能力的肯定,建构了以“人”为核心的本体论,提升个体的主体地位,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1980年代兴起的生态美学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及东方原生性特点.西方生态哲学与生态美学则具有后生性特点,其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怀特海与阿伦·奈斯的生态理论均具有明显的东方元素.生态美学的原生性表现在其“天人合一”的哲学前提、万物平等的价值取向以及生生为易的生命论美学内涵等诸多方面.西方环境美学是其原生性理论形态,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遗痕、分析美学的方法与艺术美学的影响等.在21世纪,两者只有通过交流对话,才能使世界生态环境美学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东方各民族美学最大的一致性是对生命永恒的赞美与热爱、以生命为美的意识、对永恒的崇拜。东方美学之所以有如此特点 ,主要是因为它以注重生命的东方宗教为土壤 ,东方宗教为艺术的发展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灵魂观念与生命意识是东方所有宗教的原始观念 ,是东方美学的思想基础。东方民族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死和生命转化。他们相信轮回“业报”——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 ,时候不到 ,时候一到 ,一定要报。埃及人相信人有五个灵魂 ,古埃及国王法老之所以要让人们把他的尸体制成木乃伊放在金字塔中 ,就是因为他相信他的灵魂还会回到他的…  相似文献   

7.
东方美学的当代话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生贵 《文史哲》2001,(1):28-29
近些年来 ,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一种十分相近、甚至相同的见解 ,即认为 ,作为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化 ,由于其无力解决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而陷入困境 ,因此 ,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东方 ,向东方文化来寻求答案与指导。于是便确信 ,2 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纪。东方文化以其深厚的积淀、丰富的内涵、卓然的魅力 ,在当代世界产生着独特而又极富影响力的作用 ,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也该为此而骄傲(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笔者以为 ,由于时代的大背景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新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伴随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全球化,美学全球化成了不容置疑的事实。中国美学要有效地纳入文化全球化机制,必须结合具体的文化全球化语境,如中外语境、中西语境、古今语境,从美学意识、方法论、范畴体系等角度推进传统美学研究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培植其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2 0 0 0年 7月 ,在呼和浩特举行的“首届东方美学国际学术会议”上 ,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 70余位专家学者就 2 1世纪东方美学的国际地位及研究前景等问题交换了彼此的看法 ,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争鸣。这次会议 ,标志着东方美学研究在全球语境下新的崛起 ,它所引发的思考涉及到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东方美学重新定位等重大问题 ,值得学术界关注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语境中的东方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德胜 《文史哲》2001,(1):21-23
这是一个新的讨论话题 ,但也是具有一定历史承续性的问题 ,实际上 ,整个 2 0世纪的东方文化、包括东方的美学和艺术发展历程 ,一直都经历着与外域文化的关系变动过程。所以说 ,作为一种世界性运动的“全球化” ,并非只是针对了 2 1世纪的东方民族及其文化实践 ;在热情憧憬和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东方各国始终面对着全球化的命运。所不同的只是在 2 0世纪的行程中 ,全球化之于东方国家的直接意义常常被限于“西方化”和“现代化”的主观要求之上 ,其中缺少某种异质文化间的互动性功能。与此同时 ,正由于在2 0世纪东西方关系史上 ,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
闵周植 《文史哲》2001,(1):16-18
纵观世界文明史,20世纪是"西学东渐"的时代.学术界也基于人类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精神与肉体等西欧二元论思维,激烈地进行过争论.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21世纪则很可能是东西方文化和解与共荣的时代.迄今为止,西欧的美学思想研究大部分以国际美学会的参加者为主体进行.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在文学作品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充满东方美学的优美画卷,其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优美描写,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川端康成小说东方美学集中体现在其作品的多元叙事上,下面文章将重点从基于神秘叙事的东方生命观、基于符号叙事的东方传统美学呈现、基于忧郁叙事的东方物哀审美思想三个方面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观”是中国与印度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鲜明的东方特征与美学属性,对于“东方美学”的形成起到了统领与凝聚作用。中国道家、儒家的“观”“观物”,与印度梵学、佛学的“观”“止观”,两者各自起源但又不约而同,尔后遇合融汇,经宋代邵雍和近代王国维的中印之“观”的综合阐发,加之日本现代美学家在现代美学范畴中的“观”“观照”的植入,最终形成了以“观”为元范畴的源远流长的“东方观学”。“观”及“东方观学”作为中国与印度审美思想的融合形态,异源而同流,超越了中国美学、印度美学、日本美学等民族美学,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方美学”。  相似文献   

14.
丁畅松  郭景华 《云梦学刊》2002,23(3):58-59,76
现代话语下重建文论话语已是当前文论界热门话题之一。对“意境”这一沿古至今的美学范畴 ,作者认真思考了它在现代话语下强大叙事文本压力所固有的理论症结 ,试图借鉴现代语言学理论对之作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意义概括 ,并在方法论上对“意境”理论在创作上的启示作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5.
泰戈尔诗学是东方诗学从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转型的范例.本文通过考察泰戈尔诗学中的"人格"、"味"、"欢喜"、"韵律"、"和谐"等关键词,管窥泰戈尔诗学的复杂思想和丰富内涵.泰戈尔对印度传统诗学思想的继承,对西方诗学话语的借鉴,以及在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基础上的诗学创新,对东方各国诗学的话语转型和话语重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凇 《山东社会科学》2022,(11):139-144
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从西方话语体系的压迫、刻意塑造的“东西文化价值对立”、基于“自我意识”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三个方面将西方文化殖民的阴谋暴露于世,由此揭开了后殖民主义理论新的批判视角。无论是全球多元文化的现世交融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的普遍共识,都呼唤着“中心主义”的消解和“自我文化”的重建。中国红色文化从消解“他者”形象、驳斥“东西文化价值对立”和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三个方面审视和批判了“东方主义”的内在逻辑。从叙事逻辑、话语站位和传播载体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新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的话语体系,有利于突破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压制,从而坚定红色文化的价值自信,提升红色文化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怎样防止话语一体化即话语霸权现象的发生,成为了当代新闻学必须面对的课题,因为一旦"失语",则意味着某种不在场。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美学界对于中国美学传统的研究,往往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往往潜在地以西方美学传统作为参照框架.生命美学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生命美学能够以其全新的阐释框架与方法去深刻精辟地阐释中国美学传统,深刻地阐释以往的美学派别所已经阐释过的中国美学问题,独到地发现以往的美学派别所无法阐释、无法洞见的中国美学问题,从而在中国美学传统研究中真正地切入美的源泉和核心,为当代的中国美学传统研究别开洞天.  相似文献   

20.
罗彬 《新疆社会科学》2022,(6):132-140+179
媒介话语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不断被建构与延伸,成为媒介记忆与社会现实变迁的映射,影响社会认同和社会发展,同时,媒介记忆框架又深刻影响媒介话语的生成。文章以媒介话语与媒介记忆理论为基础,以媒介话语与媒介记忆互动建构为研究对象,历时性的分析话语与记忆在媒介中不断相互建构的动态过程,强调在书写和传播史实的过程中,蕴含意识形态属性的媒介话语在公众记忆的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立足于当下语境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话语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