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同一是相对的”这一命题,是由列宁明确提出来的。他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写道:“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列宁选集》第二卷,第七一二页)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专门有一节“论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把这个问题挑开,使之突出起来,为世所注目。《矛盾论》中引用了列宁的这段话,并对它作了说明和发挥,进而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可以“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列宁选集》第2卷,第608页) 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都是对立面无条件的斗争的绝对性和有条件的统一的相对性的辩证结合。不论否定矛盾的斗争性,还是否定矛盾的统一性,都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对抗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种表现。“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而外都是鬼话。”(思格斯《反杜林论》第19页) 林彪、“四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讨论对立面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文章很多,在立论上都持“对立面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立论上似无分歧,但在具体的理解和论述上,其观点却不尽相同。在研究和分析对立面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时,一般地都注意到并引用列宁的这样一段话:“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但是,紧接下去还有另一段  相似文献   

4.
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根据列宁的论述,在《矛盾论》中进一步阐发了这一原理。怎样理解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理论界众说不一,有的同志坚持这一论点,但却把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说成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有的同志则根本否定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相对、绝对关系。这些同志的失误都在于没有从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去考察,研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事物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原理。他指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毛泽东同志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把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看作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从事物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过程来考察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认为对立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号召全党重视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辩证法的学习。要准确地掌握辩证法,就要了解对立统一规律,区分它所包含的3种类型的范畴,即实体范畴、关系范畴和属性范畴以及它们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提到了两个实体范畴,即“统一物”(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三版,第407页。以下摘录该书,均只标页码数)和“对立面”(第408页);提到了三个关系范畴,即“对立面的同一”(第407页)、“对立面的斗争”(第408页)和“对立面的转化”(第410页)。下面分别谈一谈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贵刊1986年第3期发表北京大学哲学系易杰雄同志的文章《“统一相对,斗争绝对”含义的再探讨》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近几年来,哲学界关于相对、绝对含义研究虽有,但都没有大的突破。看后没有多少启发。易杰雄同志的《再探讨》一文,对学术界几年来相对、绝对含义种种说法进行了透彻分析,有理论,有实际,文章的理论性、逻辑均很强,力排众议,独树一帜。有新的突破,打破了历来学术界一些传统的说法。看后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文章虽长,但引人入胜,愿意往下看,这  相似文献   

7.
<正> 张明同志的《试论矛盾同一性中的绝对性和斗争性中的相对性》一文(载《齐鲁学刊》1980年第1期,以下简称《试论》),对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但是,《试论》提出的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中有相对性,同一的相对性中有绝对性,以及结论:“绝对中有相对,相对中有绝对,这才是辩证法”,却是我们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8.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提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对这个命题,近年来我国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一部分同志坚持认为这是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一大贡献,另一些人认为这个原理很难成立。就是在赞同这一说法的人中间,对它的解释也很不一样。究竟应当怎样理解列宁这段话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不少的讨论,看法已经基本趋于一致。就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而言,无所谓哪个相对哪个绝对,两者都有相对的一面和绝对的一面。就它们的普遍性和抽象性而言都是绝对的,就它们的特殊性和具体性而言都是相对的。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查阅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根源出自列宁的《谈谈辩证法》一文。列宁是这样说的:“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列宁提出的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命题,我认为,要正确理解列宁的这一命题,必须根据列宁的原意来理解列宁的命题。 第一、要明确列宁提出的这一命题是针对形而上学的。列宁提出的对立面统一的相对性和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是针对什么的,看起来是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列宁说:“我们多少学过一些马克思主义;懂得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可以(而且应当)把对立面统一起来。”(《列宁选集》第四卷第411页)。毛泽东同志也说:“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就是对立面的统一”(《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06页)。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党积累了把对立面统一起来的丰富经验,我们经常采用的互相协调、互相适应、互相兼顾、互相妥协、互相让步、同时并举、交替发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把对立面结合起来的方式。毛泽东同志曾非常成功地运用对立面统一的方法正确地处理了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一系列矛盾,这是毛泽东同志遗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不仅在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而且还表现在怎样看待斗争性的绝对性和同一性的相对性、怎样看待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上。片面夸大斗争的绝对性,这是在理论上造成的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一个根源。 其实,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在指出对立面同一是相对的,对立面斗争是绝对的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从列宁的《哲学笔记》到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后退”了。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其主要根据是,斯大林在自己的著作中,只讲对立面的斗争,不讲对立面的统一,不仅没有引述列宁说过的“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还认为发展过程“不是通过现象和谐的开展”,实际上等于否定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评论者由此得出结论,并以此作为  相似文献   

14.
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这对哲学范畴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因此,只有正确理解这对范畴,才能正确理解辩证法的深刻的本质。列宁对同一和斗争概念的含义作过说明,认为对立面的统一(同一)就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斗争就是矛盾中互相排斥和对立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何谓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29页)真理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实践论》)实践是认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载有房良钧同志《对统一斗争相对绝对问题的创造性探索》一文,提出的问题很有意义,但在基本观点上我却有不同的理解,现概述如下,以与良钧同志商榷: (1)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我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并不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两侧面之间既斗争,又同一,才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7.
正确地理解和解释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对于从哲学上总结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分析左倾错误在理论上和认识上的根源,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一)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11页。)对立面的统  相似文献   

18.
<正>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的第一段中,在谈到黑格尔的学说时用了“the law of thecontact of extremes”一语(原文是英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把它译成“对立统一规律”。笔者认为这一重要所在的译法欠妥。因为无论黑格尔还是马克思,他们论述过矛盾双方统一和斗争的规律,但在表述上并未把它概括为“对立统一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这一规律称为“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列宁把这一规律看作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他在自己的探索中得到了更科学、更明了的称谓——“对立面的同一”(或统一)。不过,在用“同一”还是“统一”的问题上,列宁还是不那么肯定。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他带着疑问的口气写道:“对立面的同一(它  相似文献   

19.
矛盾的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规律。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即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始终都贯穿着矛盾的斗争;而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辩证地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0.
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事物“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发展的具体形式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的运动过程;发展是“永恒的、绝对的”,人们应无条件地推动事物的发展。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一)发展不是事物“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首先,“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本身不能构成事物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