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只要打碎旧的生产关系,劳动人民就可以当家做主,改天换地了。但是,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一次次农民起义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并未使自己当家作主。由此看来,即使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也不能仅仅说成是生产关系。因此,不论从理论的除弊创新,还是从现实的指导意义上,都应该坚持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陈伟震 《理论界》2009,(9):86-88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不少哲学及政治经济学教材都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认为二者是矛盾对立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笔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分析了产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观点的原因所在,同时指出了明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是一对矛盾,而只是矛盾着的事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产力发展变化的重要特征是:精神生产力正上升为主导地位;科学技术劳动力开始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直接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生产力成为生产力发展重心;合理的先进性,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现代生产力社会化的国际扩展成为重要趋向。现代生产关系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福利保险收入、知识与能力收入、资产收入“三分天下”;所有权方面出现了多层次、多侧面相互制约的结构关系;在人与人关系方面,形成了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生活关系的交织与重合状态。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广泛地受着世界性因素的影响。要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出发 ,努力探讨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当企业出现了微利或亏损时,很多人处于朦胧状态,只知道利薄或利亏,却不知道其终极原因所在。企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企业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由这对矛盾衍生出一条基本规律,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基本进程,规定着企业新陈代谢的基本趋势。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阐述得比较多,也比较详细,但是真正将其运用到企业并对其进行分析与展开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规模化企业的视野出发,探究企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梳理出企业发展的脉络与路径,探究其中蕴含的潜在价值,为企业家经营企业提供一种进路,为各级政府管理企业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引领生产资料、劳动力、现代科技的全面进步,是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高纬度阶段.它引起了以碳中和技术为手段,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途径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以生态补偿、碳排放权交易和碳汇服务交易为调节杠杆的利益分配内容和方式的重大变革;以生态价格为杠杆、以企业绿色营销为主要内容的产品交换机制、市场运行机制的变革;以低碳生活为特征、以绿色消费为内容的消费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内在机制是 :人们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一定生产劳动能力和力量 ,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发挥这种能力和力量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内在机制则是 :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形式 ,必会反过来影响人的生产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由此从整体上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分工理论和生产力理论的理论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因而对于贸易的思想主张也不同。分工理论和生产力理论的贸易主张,对于各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于分工理论和生产力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及对于理论分析的经验检验,证实对于工业发展落后的国家而言,生产力的开发、创新与发展比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克思在1844到1847年这段时期内对其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由不明确、不成熟到明确、成熟.马克思在这段时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研究,对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其发展的标志是什么?生产力的本质应如何理解?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理解与阐释,有着不少的存疑与误读。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可以得出劳动资料或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即为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中的生产力的结论。生产关系相对于活动着的人们来说,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它“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将生产力理解成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结果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将生产关系理解成人的“自主活动形式”,那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即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与人的“自主活动形式”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表现为物质生产活动与“自主活动形式”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价值理论是生产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使用价值理论是生产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使用价值理论要能够用来研究生产力问题,就必须吸收效用价值论中的有用成份,引入稀少性的概念。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规律能够解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自觉运用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理解“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世宏 《理论界》2006,(3):225-227
“三农”问题不是泛指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而是存在小农经济残余和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的真正形成是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制度摩擦因素造成的,这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都可以归结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途径还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去把握。  相似文献   

13.
生产关系理论的当代重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前苏联版哲学体系中生产关系理论的根本缺陷是脱离活生生的人的主体活动 ,抽象地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这些作用必须通过具体现实的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生产关系由人类实践活动中主客体两个方面———社会的主体力量结构与生产力共同生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是社会总利益与各个群体的利益目的之间的矛盾 ,人的解放与转型是这个矛盾的解决途径。以此鸟瞰历史与当代经济生活 ,可得到一系列新鲜的理论观念与现实结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的疑问和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曾提出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宏观层面如何认识这个原理;二是对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如何解释.生产方式有多种类别.一定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和生产方式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对资源配置的概念使用要有区分,广义上称资源配置,狭义上不妨称要素配置.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是两个概念,既存在"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关系"这个关系式;又存在"管理方式→生产关系→生产力"这个关系式.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需要修正,结论为:科技生产力(硬技术、既定、静态)→生产方式(抽象)→生产关系(抽象)→管理方式(具体)→生产关系(具体)→合力生产力(动态).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其中,始终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三个代表”中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加强党的建设的角度阐述了先进生产力是党的生命之源;只有坚持改革和发展才能始终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鉴于科技创新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中之重,从而提出了党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李晓瑜 《理论界》2006,1(9):4-5
本文辨析了先进生产力并不等同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论述了把握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然代表当代中国多层次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古文化 《理论界》2010,(10):85-87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主要方面。在生产方式这个综合体中,生产力和所有制关系(生产关系)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事物而存在的。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物质力量,它的实现和发展依赖于它所存在的社会条件。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它并不直接表现生产力,它是生产力赖以实现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生产力运行的外在形式。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曾对生产力理论做过大量论述 ,尤其是结合中国实际 ,论述了中国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关系、中国一切政党必须用生产力的标准来判断和衡量其是否是中国社会的进步力量、中国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途径是走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要把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作为考察一切问题的依据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考察和研究毛泽东的这些生产力思想 ,有助于我们今天加深理解江泽民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哲学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俞吾金 《学术研究》2001,1(10):5-12
论文针对当前马克思哲学存在的困扰研究者们思想的几方面问题展开讨论,包括如何看待马克思哲学?如何认识青年马克思和中、老年马克思的关系?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如何领悟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对当中存在的意见和分歧进行分析和评判,同时阐明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指出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生产关系变迁与制度沿革:经验及其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改造、"过渡"和改革三个阶段,终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新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和改革的历程证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成功的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是沉痛的教训;升华群众的创造是成功的经验,脱离群众,强制推行是沉痛的教训;循序渐进是成功的经验,突然变动是沉痛的教训;坚持生产力标准是成功的经验,坚持意识形态标准是沉痛的教训.总结新中国生产关系变革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