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坛的“诗化小说”是受西方象征主义文学及中国传统诗学影响的文本书写,是中国现代小说一种崭新的类型创新。这种小说的诗化倾向与西方小说20世纪的历史发展大体上保持一种同步的进程。诗化小说的主导艺术倾向主要表现为语言的诗化与结构的散文化,小说艺术思维的意念化、抽象化,以及意象性抒情、象征性意境的营造等诸种形式特征。整个诗化小说的发展轨迹表现为由具象意境的营造走到对观念世界的钟情。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艺术实践与诗性的哲学思考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全新的艺术维度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文学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其间文学的叙事方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新时期初期的革命现实主义宏大叙事,到先锋小说的宏大隐身与碎片呈现的现代主义叙事,再到走向写实化,最终实现现代主义和写实主义相交融的跨界叙述。这一叙事的演变,也就是新时期文学在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逐步走向自觉的过程。对这一演变的清理,自然就呈现出新时期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对新时期(1976—1992)小说人物形象做一次整体性美学理解。新时期小说人物形象的美学素质,经历了形象的真实化时期(1976—1985)、形象的哲理化时期(1985—1988)和形象的原始化时期(1988—1992)等三次重大的美学植变,这三次美学植变在客观上完成了一个艺术升华的小循环,形成了一种美学极致。九十年代的小说乃至整个文学将会因艺术小循环的形成而出现艺术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4.
文学正在走向自身,其审美品格正在日益为人们所注重。随着审美意识的觉醒和高扬,作为新时期文学的一种重要素质,文化意识也在觉醒之中,它大大拓展了作家们的艺术思维空间,成为一种值得重视的艺术追求。文化意识包含了作家们大都具有的政治意识,然而又更为开阔和博大,大凡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非理论形态的生活方式、风俗习尚以及其它种种上层建筑,都在它的涵盖之内。文化意识的觉醒,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审美意识的观照下,有可能把文学引向一个新的层次。文学创作透过现  相似文献   

5.
小说语言是一种人类心灵的存在方式暨显现方式 ,从这一点上看 ,它具有相当突出的哲学意味。而新时期小说无论是在作家的自觉哲学意识上 ,还是作品语言的哲学内蕴上 ,都是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学所少见的 ,它是中国和中国人走向现代的一种必然结果。新时期小说语言的哲学基础其来源有两大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浸润 ,另一个来源是西方现、当代哲学基本观念。而对一些哲学思潮必须批判地看待  相似文献   

6.
文学媒介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此过程中,传统的文学创作受媒介的影响变得更加功利,但是塑造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媒介文学。微博小说是伴随互联网微博应用迅速风靡的文学体裁,微博小说作为文学媒介化时代的代表性现象之一,在未来的媒介诗学的建构中极具研究价值。论文主要从微博小说的概念入手,分析微博小说在表征和内容上存在的特征,进而对微博小说的发展前景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7.
小说的诗化倾向是古今中外的世界性文学现象,我国新时期小说在继承以往小说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和借鉴当代新文学思潮的特质,构成了自身诗化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既显示出长处,也表现出局限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文学已走过了整整十年,这是由复苏走向兴盛的十年,是发展变革的十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的出现,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心态小说、心理小说、感觉小说的出现,一层比一层深入地冲击着传统的文学观念,又一次比一次坚定地打下了新的文学观念的基础。无论作品的主题、创作方法和结构,还是审美趣味,都显示出与传统文学迥异的艺术风貌。本文试图联系新时期小说创作,对我国文学观念的变革作一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巫风浸润下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抒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术思维是一种情感性思维,它激发了作家丰富的想象力。沈从文、迟子建等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巫术思维的启示下,注重表现带有原始遗风色彩的风俗画面,形成了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追求小说的诗化,使小说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相似文献   

10.
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向人们展现了走向哲学的小说的新的景象.作家以其富于智性和灵性的语言为小说走向哲学铺平了道路,因而小说语言所显示的意义就不再限于其文本本身,而是为我们的文学如何与哲学进一步融合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1.
《路得记》是一篇抒情韵致的文学典范,字里行间流动着诗情,透露了关于历史和生命的抽象命题。它的田园牧歌情调,构就了一种“诗化小说”的文体特征。《路得记》就文体展现的浪漫诗意而言,是一篇出色的“诗化小说”;而从内容涵盖的丰富意绪来讲,它又称得上一曲动人牧歌。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是一代国学大师,也是近代悲观主义者著名代表之一。王国维的诗词中弥漫着一种末世情怀,是把悲苦与孤寂生命诗化的载体,同时王国维又将其悲苦与孤寂生命的知性化、哲理化,为其悲情化的人生寻求了学理的支撑,最终将其悲苦与孤寂生命极端化。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是一代国学大师,也是近代悲观主义者著名代表之一.王国维的诗词中弥漫着一种末世情怀,是把悲苦与孤寂生命诗化的载体,同时王国维又将其悲苦与孤寂生命的知性化、哲理化,为其悲情化的人生寻求了学理的支撑,最终将其悲苦与孤寂生命极端化.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文学中,小说对"世界"的描述经历了从经验的写实到超验的舞蹈的变革,"世界"的内涵相对于传统的文学创作已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世界"既是外部的社会现实也是内部的心灵真实,"世界"既是有逻辑可循的又是混乱无序的,小说的意义正在于如实地反映这个世界,并提供新的文学想象空间.认识小说与"世界"的关系,成为探索小说艺术的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小说与世界的同构过程也是小说艺术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过程.在新时期二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作家的创作实绩在不断开拓小说表现领域的同时也预示了小说艺术发展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危险的增补性”意味着词这样的特点 ,即词总是不断地派生于与它临近的词 ,寄生于另一个词。这个特点不仅是对德里达的解构概念的生动描述 ,也是德里达读写方法的奥秘。其“危险”指说话和写作过程中离开了最初的愿望 ,离开了记忆的逻各斯 ,这样的解读超越了哲学的界限 ,倾向于一种哲理化了的文学。  相似文献   

16.
战时中国抗日小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四十年代的抗日小说是中国新文学走向战争化的结果。战时的抗日小说是循着新文学主潮的惯性经过战争这个时代发生器的审美过滤 ,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 ,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发展起来的 :一是在模仿中走向创造 ,二是在传统中进行转换 ,三是在原有主题上继续开拓。战时的抗日小说是特殊时空下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只有立足于这样的基点 ,才能够对它们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文学的空间在急邃地拓展,小说的创作已越来越成为人们付梓的话题,各种新思潮、新观念、新方法令人目不暇接,神情也为之一振。然而,就在我们为新时期文学从复苏走向兴盛而歌之咏之时,我又捡起了一个陈旧的话题。尽管大师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三要素是情节,但近年来的文学创作,情节在某种意义上是被冷落了。诗化、散文化,现代化,空灵美、意境美等等,的的确确给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小说的创作也因之而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发展,已经把文学的哲学意识问题推到理论面前来.这不仅是新时期文学前进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文学经验的正确总结。提到哲学,有人把它和文学对立起来.在现代主义浪潮中,就有一股非理性思潮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新时期文学千帆竞发的船队,力图左右它的方向。有人甚至断然声称“中国人的生命永远摆脱不了理性化和教条化的束缚,文学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任何理性因素的介入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损害文学的审美的纯洁性。“(孙晓波《危机!新时期文学面临危机》,《深圳青年报》1986年10月3日)这就不仅在对美学的认识上产生了分歧,在对新时期文学的评价上产生了分歧,而且这种看法也是对西化现代派文学的一种曲解.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有过引人注目的轰动,也有过艰难的求索,其精神走向是纷繁复杂的.它在"文革"后,恢复了"写真实"的精神品格,使新时期文学复归"五四"文学传统,由过去的"赞美歌颂"变为"批判的利器".在市场经济的浮躁与喧嚣中,现实主义文学由歌颂"理想"转向表现"世俗",展示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关怀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努力走近存在之本真,体现了一种新的精神走向.现实主义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学的主潮,也一直以宽容的心态,不断吸纳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营养,提升精神品格,使其视野开阔,艺术风格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文备众体”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文体观念新的审美意识。冰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理论家和小说理论家 ,她的小说文体理想主要体现于创作之中。诗化 ,散文化 ,作者在作品中的角色化 ,构成冰心小说“文备众体”的鲜明特征。既认同传统又立足超越是冰心的文学追求 ,其小说的“文备众体” ,包蕴着深刻的文化精神与试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